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2-1-2中所示为一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已知此时质点A正向上运动,

如图中箭头所示,由此可判定此横波(    )

12-1-2

A.向右传播,且此时质点B正向上运动

B.向右传播,且此时质点C正向下运动

C.向左传播,且此时质点D正向上运动

D.向左传播,且此时质点E正向下运动

解析:考查波的传播方向和质点振动方向的关系.

先根据A点向上运动可判定波向左传播,后一质点总是落后于前一质点的振动,然后依同一原则可判定D点向上运动.

答案: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如图中游标卡尺读数为
52.35
52.35
mm,螺旋测微器读数为
4.686-4.689
4.686-4.689
mm.
(2)为了测量某电池的电动势 E(约为3V)和内阻 r,可供选择的器材如下:
A.电流表G1(2mA  100Ω)     B.电流表G2(1mA  内阻未知)
C.电阻箱R1(0~999.9Ω)            D.电阻箱R2(0~9999Ω)
E.滑动变阻器R3(0~10Ω  1A)       F.滑动变阻器R4(0~1000Ω  10mA)
G.定值电阻R0(800Ω  0.1A)          H.待测电池
I.导线、电键若干
①采用如图12(甲)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流表G2的内阻,得到电流表G1的示数I1、电流表G2的示数I2如下表所示:
I1(mA) 0.40 0.81 1.20 1.59 2.00
I2(mA) 0.20 0.40 0.60 0.80 1.00
根据测量数据,请在图(乙)坐标中描点作出I1-I2图线.由图得到电流表G2的内阻等于
200
200
Ω.
②在现有器材的条件下,测量该电池电动势和内阻,采用如图12(丙)所示的电路.在给定的器材中,图中滑动变阻器①应该选用
R3
R3
,电阻箱②应该选用
R2
R2
(均填写器材后面的代号).
③根据图(丙)所示电路,请在图(丁)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实物电路的连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图(a)是“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示意图.重力加速度取g.
(1)为了平衡小车受到的阻力,应适当抬高木板的
端(填“左”或“右”).
(2)细砂和小桶的总质量为m,小车的质量为M,实验要求m
远小于
远小于
 M(填“远大于”或“远于”).该实验的原理是,在平衡小车受到的阻力后,认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是
mg
mg
,其值与真实值相比
偏小
偏小
(填“偏大”或“偏小”),小车受到合外力的真实值为
mMg
m+M
mMg
m+M

(3)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0.02s,一位同学按要求打出一条纸带如图12(b)所示,在纸带上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l、2间的距离S12=
1.60
1.60
cm,计数点4的速度v4=
0.31
0.31
 m/s,小车的加速度a=
0.60
0.60
 m/s2
(4)保持细砂和砂桶的质量不变,改变小车的质量M,分别得到小车的加速度a与其对应的质量M,处理数据的恰当方法是作
a-
1
M
a-
1
M
(填“a-M”或“a-
1
M
”)图象.
(5)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细砂的质量,甲、乙、丙三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分别作出了小车的加速度a随合外力F变化的图线如图(c)、(d),(e)所示.
图(c)中的图线上部出现了弯曲,偏离了原来的直线,其主要原因是
砂和砂桶的质量没有远小于车的质量.
砂和砂桶的质量没有远小于车的质量.

图(d)中的图线不通过原点,其主要原因是
木板的倾角过小.
木板的倾角过小.

图(e)中的图线不通过原点,其主要原因是
木板的倾角过大
木板的倾角过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Ⅰ.某同学要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并测弹簧的劲度系数k.做法是先将待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一侧,并使弹簧另一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当弹簧自然下垂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0,弹簧下端每增加一个50g的砝码时,指针示数分别记作L1、L2、…、L7
(1)下表记录的是该同学测出的8个值:
代表符号 L0 L1 L2 L3 L4 L5 L6 L7
刻度数值/cm 1.70 3.40 5.10 6.85 8.60 10.30 12.10 14.05
根据表中数据,用“逐差法”计算出每增加50g砝码时弹簧平均伸长量的数值为
 
 cm.
(2)根据以上数据,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
 
N/m.(g取9.8m/s2
Ⅱ.现要测量某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备有以下器材:
电源E(电动势小于3V,内阻小于1Ω,最大允许电流1A)
电压表V (量程3V的理想电压表)
电阻箱R(调节范围0-99.99Ω,)
定值电阻R0  (阻值等于2.00Ω)
导线若干,电键S个
(1)将图1所示的实物连接成实验电路.
(2)闭合开关,调节电阻箱的阻值R.读出电压表相应的示数U,如下图所示,为了比较
准确方便的得出实验结论,现用作图法处理数据,图线纵坐标表示电压表读数U,则图线的横坐标应选用
 

A.R       B.
1
R
       C.
U
R
       D.
R
U
R/Ω 40.00 20.00 12.00 8.00 6.00 5.00
U/V 1.90 1.78 1.66 1.57 1.43 1.35
(3)根据上表数据以及第二问中选取的横坐标,某同学选取合适的标度作出了图2中所示的图线(其中横轴的物理含义和标度未标出),则由图线可得:E=
 
V; r=
 
Ω.(保留两个有效数字)精英家教网
Ⅲ.如图a是研究小球在斜面上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每次将小球从弧型轨道同一位置静止释放,并逐渐改变斜面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θ,获得不同的射程x,最后作出了如图b所示的x-tanθ图象.则:精英家教网
(1)由图b可知,小球在斜面顶端水平抛出时的初速度为
 

(2)若最后得到的图象如图c所示,则可能的原因是(写出一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8?四川)Ⅰ.图1中为“双棱镜千涉”实验装置,其中s为单色光源,A为一个顶角略小于180°的等腰三角形棱镜,P为光屏.s位于棱镜对称轴上,屏与棱镜底边平行.调节光路,可在屏上观察到干涉条纹.这是由于光源s发出的光经棱镜作用后,相当于在没有棱镜时,两个分别位于图中 sl和s2相干波源所发出的光的叠加.(sl和s2的连线与棱镜底边平行.)
己知s1和s2的位置可由其它实验方法确定,类比“双缝干涉测波长”的实验,可以推测出若要利用“双棱镜千涉”测量光源s 出的单色光的波长时,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s1与s2间的距离
s1与s2间的距离
s1(或s2)与光屏间的距离
s1(或s2)与光屏间的距离
干涉条纹间距
干涉条纹间距

Ⅱ.图2中所示装置可以用来测量硬弹簧(即劲度系数较大的弹簧)的劲度系数k.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可忽略不计;滑动变阻器全长为l,重力加速度为g.为理想电压表.当木板上没有放重物时,滑动变阻器的触头位于图l 中a点,此时电压表示数为零.在木板上放置质量为m的重物,滑动变阻器的触头随木板一起下移.由电压表的示数U及其它给定条件,可计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

(1)写出m、U与k之间所满足的关系式.
(2)己知E=1.50V,l=12.0cm,g=9.80m/s2.测量结果如下表:
m(kg) 1.00 1.50 3.00 4.50 6.00 7.50
U(V) 0.108 0.154 0.290 0.446 0.608 0.740

①在图中给出的坐标纸上利用表中数据描出m-U直线.
②m-U 直线的斜率为
10.0
10.0
kg/V;
③弹黄的劲度系数k=
1.23×103
1.23×103
N/m(保留 3 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