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有(  )
分析:正确解答本题需要掌握:理解“等效法”的具体应用;进行该实验的具体操作和注意事项;弹簧的示数以及夹角要大小适中,便于记录和作图即可.
解答:解:A、合力是我们根据平行四边形画出来的,不是计算出来的,故A错误.
B、为了使两次实验对橡皮筋产生的作用效果相同,故用两只弹簧秤拉时结点的位置必须与用一只弹簧秤拉时结点的位置重合,故B正确.
C、共点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是一定成立的,如果画出的差距太大,说明实验时出现错误.故C错误.
D、只有当F1和F2同向时,才会出现大小各增加1N,合力F大小也增加1N的情况.故D错误.
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ACD.
点评:明确实验目的和实验步骤是对实验的基本要求,同学们要在实际实验操作去理解实验目的和实验步骤,这样才能对实验有深刻的理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实验中,小车拖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从中确定六个记数点,每相邻两个记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1s,用米尺测量出的数据如图所示. 则小车在D点的速度VD=
0.71
0.71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2.0
2.0
m/s2

(2)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结果如图1,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结点的位置.图中
F
F
是F1与F2的合力的理论值;
F′
F′
是力F1与F2合力的实验值.通过把
F
F
F′
F′
进行比较,验证平行四边形法则.

(3)某组同学用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
①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过程中应保持
小车质量
小车质量
不变,用砝码和盘的重力作为小车所受外力,利用纸带算出小车的加速度,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进而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是采用
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

②实验过程中,难以直接得到小车受到的牵引力,所以将砝码和盘的重力近似看作小车的牵引力,那么,可以“将砝码和盘的重力近似看作小车的牵引力”
的条件是
砝码和盘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砝码和盘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③利用上装置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时:
甲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小车的加速度a和小车所受拉力F的图象为图3所示中的直线Ⅰ,乙同学画出的图象为图中的直线Ⅱ,直线Ⅰ、Ⅱ在纵轴或横轴上的截距较大.明显超出了误差范围,下面给出了关于形成这种情况原因的四种解释,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BC
BC
 
(A)实验前甲同学没有平衡摩擦力
(B)甲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末端抬得过高了
(C)实验前乙同学没有平衡摩擦力
(D)乙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末端抬得过高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其中的三个步骤是:
①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
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线的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记下O点和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和F2
②在纸上根据F1和F2的大小,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求出合力F
③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一起拉
时相同,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和细绳的方向.
(1)以上三个步骤中均有疏漏,请找出并更正
在①中
还应该记下两根细线的方向
还应该记下两根细线的方向

在②中
在纸上根据F1和F2的大小和方向
在纸上根据F1和F2的大小和方向

在③中
使橡皮条与细线的结点仍然到O点
使橡皮条与细线的结点仍然到O点
                                   
(2)如图所示为四位同学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所作的图示,F1和F2是两个弹簧秤同时拉橡皮条时的力的图示,F是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F1和F2的合力的图示,F′是一个弹簧秤单独拉橡皮条时的力的图示,其中错误的图是:
B
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做以下四个实验时,要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是
AD
AD

A.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B.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
C.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D.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2)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图为一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时间间隔均为t,测得位移SAC=L1,SBD=L2,则物体的加速度为
L2-L1
2t2
L2-L1
2t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
(1)如图甲所示,用M、N两个测力计通过细线拉橡皮条的结点,使其到达O点,此时α+β=90°,然后保持M的示数不变,而使α角减小,为保持结点位置不变,可采用的办法是:使测力计N的示数
减小
减小
,同时使β角
减小
减小
.(填“增大”或“减小”)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等效替代法
等效替代法
(填“理想实验法”或“等效替代法”)
(3)如图乙所示为四位同学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所作的图示,F1和F2是两个弹簧秤同时拉橡皮条时的力的图示,F'是一个弹簧秤单独拉橡皮条时的力的图示,F是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F1和F2的合力的图示,其中错误的一个图是
B
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Ⅰ)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
(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A的示数为
3.6
3.6
N.
(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
D
D
.(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
(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
(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3)该同学正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实验采取了下面哪种常用的研究方法
B
B

A、控制变量法       B、等效替代法     C、小量放大法       D、建立理想模型法
(Ⅱ)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接在50HZ的低压交变电源上.某同学在打出的纸带上每5点取一个计数点,共取了A、B、C、D、E、F六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四个点未画出).从每一个计数点处将纸带剪开分成五段(分别为a、b、c、d、e段),将这五段纸带由短到长紧靠但不重叠地粘在xoy坐标系中,如图(2)所示,由此可以得到一条表示v-t关系的图线,从而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1)从第一个计数点开始计时,为求出0.15s时刻的瞬时速度,需要测出哪一段纸带的长度?答:
b
b

(2)若测得a段纸带的长度为2.0cm,e段纸带的长度为10.0cm,则可求出加速度的大小为
2.0
2.0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请你在xoy坐标系中用最简洁的方法作出能表示v-t关系的图线(作答在答题卷图上),并指出哪个轴相当于v轴?答:
y轴相当于v轴
y轴相当于v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