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09?威海模拟)质量为1.0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0. 对物体施加一个大小变化、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使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了3t0的时间.为使物体在3t0时间内发生的位移最大,力F随时间变化情况应该为下面四个图中的哪一个(  )
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由位移公式求出各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再确定哪种情况位移最大.
解答:解:
A、在0-1s内,F<μmg,物体静止不动.在1-2s内,加速度a1=
F-μmg
m
=1m/s2,位移x1=
1
2
a1
t
2
1
=0.5m,第2s末速度为v=a1t1=0.5m/s.在2-3s内,加速度a2=
F-μmg
m
=3m/s2,位移为x2=vt2+
1
2
a2
t
2
2
=2m.
C、在0-1s内,F<μmg,物体静止不动.在1-2s内,加速度a1=
F-μmg
m
=3m/s2,位移x1=
1
2
a1
t
2
1
=1.5m,第2s末速度为v=a1t1=1.5m/s.在2-3s内,加速度a2=
F-μmg
m
=1m/s2,位移为x2=vt2+
1
2
a2
t
2
2
=2m.
B、在0-1s内,加速度a1=
F-μmg
m
=3m/s2,第1s末速度为v1=a1t1=3m/s.在1-2s内,加速度a2=
F-μmg
m
=-0.5m/s2,位移x2=v1t2+
1
2
a2
t
2
2
=2.75m,第2s末速度为v2=v1+a2t2=2.5m/s.在2-3s内,加速度a3=
F-μmg
m
=1m/s2,位移为x3=v2t3+
1
2
a3
t
2
3
=3m.
D、在0-1s内,加速度a1=
F-μmg
m
=3m/s2,第1s末速度为v1=a1t1=3m/s.在1-2s内,加速度a2=
F-μmg
m
=1m/s2,位移x2=v1t2+
1
2
a2
t
2
2
=3.5m,第2s末速度为v2=v1+a2t2=3.5m/s.在2-3s内,加速度a2=
F-μmg
m
=-0.5m/s2,位移为x3=v2t3+
1
2
a2
t
2
2
=3.25m.
故选D
点评:本题也可以通过计算加速度和速度,作出速度-时间图象,根据“面积”表示位移,判断位移的大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9?威海模拟)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质量可忽略不计的定滑轮,绳的一端系一质量M=15kg的重物,重物静止于地面上,有一质量m=10kg的猴从绳子另一端沿绳向上爬,如图所示,不计滑轮摩擦,在重物不离开地面条件下,猴子向上爬的最大加速度为(g=10m/s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9?威海模拟)为了安全,汽车在行驶途中,车与车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是因为从驾驶员看见某一情况到采取制动动作的反应时间里,汽车仍然要通过一段距离,这个距离称为反应距离,而从采取制动动作到汽车停止运动通过的距离称为制动距离.表中是在不同速度下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的部分数据,根据分析计算,表中未给出的数据X、Y应是(  )
速度m/s 反应距离m 制动距离m
10 12 20
15 18 X
20 Y 80
25 30 1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9?威海模拟)在我国乒乓球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并有“国球”的美誉,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选手包揽了四个项目的全部冠军.现讨论乒乓球发球问题,已知球台长L、网高h,若球在球台边缘O点正上方某高度处,以一定的垂直球网的水平速度发出,如图所示,球恰好在最高点时刚好越过球网.假设乒乓球反弹前后水平分速度不变,竖直分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且不考虑乒乓球的旋转和空气阻力.则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求出(设重力加速度为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9?威海模拟)某同学和你一起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并测弹簧的劲度系数k.做法是先将待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一侧,并使弹簧另一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当弹簧自然下垂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0;弹簧下端挂一个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1;弹簧下端挂两个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2;…;挂七个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7
(1)下表记录的是该同学已测出的6个值,其中有两个数值在记录时有误,它们的代表符号分别是
L5
L5
L6
L6

代表符号 L0 L1 L2 L3 L4 L5 L6 L7
刻度数值/cm 1.70 3.40 5.10 8.60 10.3 12.1  
(2)实验中,L3和L7还没有测定,请你根据下图将这两个测量值填入上表中.

(3)为了充分利用测量数据,该同学将所测得的数值按如下方法逐一求差,分别计算出了三个差值:d1=L4-L0=6.90cm,d2=L5-L1=6.90cm,d3=L6-L2=7.00cm.
请你给出第四个差值:d4=
L7-L3
L7-L3
=
7.20
7.20
cm.
(4)根据以上差值,可以求出每增加50g砝码的弹簧平均伸长量△L.△L用d1、d2、d3、d4表示的式子为:△L=
d1+d2+d3+d4
16
d1+d2+d3+d4
16
,代入数据解得△L=
1.75
1.75
cm.
(5)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k=
28.0
28.0
N/m.(g取9.8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