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5.如图所示的闭合电路中,R1、R2、R3是固定电阻,R4是半导体材料做出的光敏电阻,当开关S闭合后在没有光照射时,电容不带电,当用强光照射R4时,(  )
A.电容C上板带正电B.电容C下板带正电
C.R4的阻值变大,路端电压增大D.R4的阻值变小,电源总功率变小

分析 电容在电路稳定时可看作开路,故由图可知,R1、R2串联后与R3、R4并联,当有光照射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减小,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出电路中总电流的变化及路端电压的变化,再分析外电路即可得出C两端电势的变化,从而得出电容器极板带电情况;同理也可得出各电阻上电流的变化.

解答 解:A、当没有光照时,C不带电说明C所接两点电势相等,以电源正极为参考点,R1上的分压减小,而R3上的分压增大,故上极板所接处的电势低于下极板的电势,故下极板带正电;故A错误,B正确;
C、因有光照射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减小,故总电阻减小;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知,干路电路中电流增大,由E=U+Ir可知路端电压减小;故C错误;
D、干路电路中电流增大,由P=EI可知电源的总功率变大;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为含容电路结合电路的动态分析,解题时要明确电路稳定时电容器相当于开路,可不考虑;电容器正极板的电势高于负极板,故高电势的极板上一定带正电.
在分析电容带电问题上也可以以电源负极为参考点分析两点的电势高低.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所示,BC是半径为R的竖直面内的圆弧轨道,末端C在圆心O的正下方且与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质量也为m的小车上表面相切,∠BOC=60°,现将质量为m的小球,从与O等高的A点水平抛出,小球恰好从B点沿圆弧切线方向进入圆轨道,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小球在圆弧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经过C点滑上小车,小车与圆弧轨道无相互作用.已知小球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1)小球在A点水平抛出的速度v0和A、B两点间的距离S1
(2)小球在画弧轨道上运动时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和经过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F
(3)为了使小球不会滑离小车,小车的长度L至少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0.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10V,内阻r=1Ω,电阻R1=4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R2=4Ω,则在移动滑动片P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的最大值为多少?当变阻器的左段电阻Rx为多少时电流表示数最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所示,两块平行金属板A、B水平放置,板间距离为d,两金属板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接,在距离B板$\frac{d}{2}$处的O点有一个质量为m的带电液滴恰好保持静止状态,所带电荷量为q.
(1))求电源的电动势.
(2)若保持两金属板与电源的连接,将A极板向上移动,使两极板的距离增大到2d,液滴将会向哪个极板运动?A板上移后,液滴从O点由静止开始释放,经过多长时间能到达极板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板长和板距之比为3:2的两块带电平行板之间有相互垂直的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的粒子(重力不计),以速度v沿图示方向从中间进入.若撤掉电场,粒子恰好从极板边缘射出;若撤掉磁场,粒子也恰好从极板边缘射出;则磁感应强度和电场强度的大小之比B:E为(  )
A.9:10vB.9:5vC.9:10D.9: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某同学对某种抽水泵中的电磁泵模型进行了研究.如图电磁泵是一个长方体,ab边长为L1,左右两侧面是边长为L2的正方形,在泵头通入导电剂后液体的电阻率为ρ,泵体所在处有方向垂直向外的磁场B.工作时,泵体的上下两表面接在电压为U(内阻不计)的电源上,理想电流表示数为I,若电磁泵和水面高度差恒为h,不计水在流动中和管壁之间的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泵体上表面应接电源正极
B.电磁泵对液体产生的推力大小为BIL1
C.电源提供的电功率为$\frac{{{U^2}{L_2}}}{ρ}$
D.在t时间内抽取水的质量为m,这部分水离开泵时的动能为UIt-mgh-I2$\frac{ρ}{{L}_{1}}$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7.要测量一个电流表A的内电阻Rg(内阻约在1-2kΩ,之间,其量程为250μA),现提供的器材有:
电源E(4V,内阻0.6Ω)
电阻箱RA(0-999Ω)、
滑动变阻器(0-20Ω,1A)
滑动变阻器R2(0-250Ω,0.6A),
滑动变阻器R3(0-1000Ω,0.3A)
标准电流表A'(量程250μA),
开关S1、S2、S3及导线若干
今有甲、乙两同学,用不同的测量方法来测出内阻.
(i)甲同学利用图甲的电路图来测量内阻,其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电路图甲接好各元件,并使滑动触头P先置b端,断开开关S,调电阻箱阻值到零
②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触头P于某一位置,使A表达到满刻度Ig
③调节电阻箱电阻值,使A表电流为$\frac{I_g}{2}$,记下电阻箱数值R④待测电流表内阻Rg=R

(ii)乙同学利用图乙的电路图来测得内阻,其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电路图乙接好各元件,并使滑动触头P先置于b端,断开开关S1、S2、S3,调电阻箱阻值到零
②闭合开关S1、S2,调节滑动触头P于某一位置,使表A'达到满刻度Ig
③闭合开关S3,断开开关S2,调节电阻箱电阻值,使A'表电流仍为Ig,记下电阻箱数值R
④得待测电流表内阻Rg=R
(1)在不考虑操作过程中失误的前提下,仅就电路设计而言,你认为能更准确地测出电流表内阻值的是乙同学设计的方案
(2)请纠正你选择的方案在操作过程中的两处失误:
A.连接电路时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先置于a端
B.电阻箱的阻值在测量前应先置于2KΩ以上
(3)你认为测量精度较差的另一个设计方案中要使实验误尽可能小,该方案中滑动变阻器选择R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4.如图所示,在x轴上方有一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区域,电场强度大小为E=60V/m.x轴下方分布有多个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1T的条形匀强磁场区域,其宽度均为d1=3cm,相邻两磁场区域的间距为d2=4cm.现有一质量为m=6×10-13kg,电荷量为q=1×10-8C的带正电粒子(不计重力).
(1)将带电粒子从y轴上坐标为y1处以平行于x轴的某一初速度射入电场区域,带电粒子运动经过x轴上坐标值为x1的Q点时,速度方向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60°,且刚好不会穿出第一个匀强磁场区域,求y1和x1
(2)若粒子从y轴上坐标为(0,50cm)的点处由静止释放,求自释放到粒子第二次过x轴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5.某待测电阻Rx的阻值在80~100Ω之间,现要测量其阻值,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
A.电流表A1(量程30mA、内阻r1=10Ω)
B.电流表A2(量程l50mA、内阻r2约为30Ω)
C.电压表(量程l5V、内阻约为10kΩ)
D.定值电阻R0=20Ω
E.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为10Ω)
F.电源E(电动势4V)
G.开关S、导线若干
(1)要完成此实验,根据提供的器材,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甲、乙两种电路图,经讨论后,一致认为图乙设计的电路更合适,请写出原因乙.

(2)如果用图乙来测量Rx,已知电流表A1和A2的读数分别为I1和I2,则Rx=$\frac{{I}_{2}-{I}_{1}}{{I}_{1}}$R0-r1.(用题中所给物理量字母表示,不代入数据)
(3)如果不考虑电表读数产生的偶然误差,那么用图甲测得的Rx值小于真实值,用图乙测得的Rx值等于真实值.(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在图乙中,考虑到电表读数产生的偶然误差,可以通过控制滑动变阻器来改变两个电流表的读数I1和I2,作出如图丙所示图线,根据图丙,计算出待测电阻Rx=90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