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09?闵行区一模)一个静止的质点,在0~4s时间内受到力F的作用,力的方向始终在同一直线上,力F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则质点在第2s末位移
不变
不变
方向(填不变,改变),第4s末运动速度为
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加速度的方向以及加速度大小的变化,通过物体的运动规律得出第4s末的速度.
解答:解:物体在0-1s内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加速运动,在1-2s内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2-3s内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减速运动,3-4s内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运动,0-2s内一直做加速运动,2-4s内一直做减速运动,速度方向一直不变,由对称可知,4s末速度为零,则质点在第2s末的位移方向不变.
故答案为:不变,零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力的方向相同,会根据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判断物体的运动规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9?闵行区一模)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如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9?闵行区一模)汽车在行驶途中,车与车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从驾驶员看见某一情况到采取制动动作的时间里,汽车仍然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反应距离);而从采取制动动作到车完全停止的时间里,汽车又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制动距离).下表给出了汽车在不同速度下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等部分数据.
  速度(km/h) 反应距离(m) 制动距离(m) 停车距离(m)
      45      9      14       23
      75      15      38       X
      90      Y       Z       73
      105      21      75       96
某同学分析这些数据,算出了表格中未给出的数据X、Y和Z,该同学计算正确的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9?闵行区一模)据报道,一儿童玩耍时不慎从36米高的阳台上无初速掉下,在他刚掉下时恰被楼下社区管理人员发现,该人员迅速由静止冲向儿童下落处的正下方楼底,准备接住儿童.已知管理人员到楼底的距离为18米,为确保能稳妥安全接住儿童,管理人员将尽力节约时间,但又必须保证接儿童时没有水平方向的冲击(即水平速度为零).设儿童下落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约为儿童本身重力的0.2倍,将儿童和管理人员都看作质点,g取10m/s2
(1)管理人员至少用多大的平均速度跑到楼底?
(2)若管理人员在奔跑过程中做匀加速或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且最大速度不超过9m/s,求管理人员奔跑时加速度的大小需满足什么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9?闵行区一模)在“探索影响感应电动势大小的有关因素实验”中,装置如图所示:
(1)请你说明如何用如图装置测出有关物理量?
(2)实验过程中,某同学设计了用控制变量方法进行探索,填空完成下列步骤:
①让小车以
不同
不同
的速度靠近螺线管,得到在不同
△t
△t
内的感应电动势平均值E.(感应电动势平均值近似于最大值)
②实验中因磁铁相对螺线管变化的位置
相同
相同
,各次实验螺线管中
磁通量的变化量△Φ
磁通量的变化量△Φ
都相同.
③改用
不同
不同
匝数的线圈(线圈直径不变),使磁铁用相同速度靠近线圈.
(3)数据分析及实验结果:

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E(V) 0.087 0.107 0.1271 0.143 0.168
△t(s) 0.128 0.1052 0.0885 0.0793 0.0702
1
△t
7.814 9.504 11.306 12.604 14.246
①重复上述步骤可得一组△t和E值,点击软件界面上E-1/△t,屏幕出现图所示图线.可见感应电动势E和1/△t成
比关系.
②感应电动势E和匝数成
比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9?闵行区一模)某同学利用DIS实验系统研究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在实验后计算机屏幕显示了如下的p---T图象(实线部分),已知在A状态气体体积为V0.试求实验过程中,当气体温度保持T0的情况下,气体体积在什么范围内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