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Si28 S32 Cl35.5 Na23 Mg24 Al27 K39 Ca40 Fe56 

一、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1. 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www.1010jiajiao.com

试题详情

                       

A.吸收HCl防倒吸 B.制取少量蒸馏水  C.转移溶液    D.除去杂质气体CO2

试题详情

2. 下列物质与反应的分类正确的是www.1010jiajiao.com

试题详情

A.纯碱、醋酸钠分别属于碱和盐  B.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属于金属单质

C.氯水和氨水都属于弱电解质    D.铝与强酸、强碱的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试题详情

3. 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www.1010jiajiao.com

试题详情

A.标准状况下0.1 NA个水分子所占的体积约是2.24L

试题详情

B.11.2L CO2中含有11 NA个电子

C.NH3的摩尔质量等于NA个氨分子的分子量之和

D.101k Pa、4℃时,18mL水和202k Pa、27℃32g O2所含分子数均为1NA

试题详情

4. 体积为V mL、密度为ρ g?mL1的含有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某物质的溶液,其中溶质为m g,其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则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试题详情

A.c=    B.m=     C.W%=%     D.c=

试题详情

5. 下列有关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www.1010jiajiao.com

A.新制氯水可使无色酚酞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B.新制的氯水只含Cl2和H2O分子

C.氯水放置数天后,酸性增强          

D.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2

试题详情

6. 向含有NH4、Mg2、Fe2和Al3的溶液中加入足量Na2O2微热并搅拌后,再加入过量稀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离子是

A.NH4    B.Fe2    C.Mg2    D.Al3

试题详情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氯酸钙     B.氯化氢在空气中呈白雾

C.碘化钾水溶液能使淀粉变蓝     D.氟气通入氯化钠水溶液中可制取氧气

注意:选择题答案统一填在下面表格中,否则无效:

1

2

3

4

5

6

7

 

 

 

 

 

 

 

试题详情

二、填空题

8. 下出下列制备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

    ⑴由氯气制备漂粉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由石英制备水玻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通过铝热法制备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通过置换反应制备磁性氧化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制备氢氧化铁胶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由化合反应制备氢氧化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9.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⑴钠和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过氧化钠和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铝和烧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氯气和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氯化铁和硫氰化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铜和氯化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小苏打和足量的石灰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⑻明矾中加入氢氧化钡至硫酸根离子沉淀完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10.下列氧化还原反应均未配平,请先把化学方程式配平,并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回答相关问题:

    ⑴_____K2O2+_____H2O→_______KOH+_____O2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当转移4mole-时生成O2的体积为__________(SPT)。

    ⑵____HCl+____KMnO4→____KCl+____Cl2↑+_____MnCl2+______  _______

    反应中盐酸的作用是_________,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还原剂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

    ⑶    BiO3    Mn2    H    Bi3    MnO4    H2O

试题详情

11.将0.1mol的镁铝混合物溶于100mL 2 mol?L1的H2SO4中,然后再滴加1 mol?L1的NaOH溶液。请回答:

⑴若在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沉淀质量m随加入NaOH 

试题详情

溶液的体积V的变化如图所示。当V1=160mL时,则金属粉

末中,n(Mg)=_______mol,V2=_______mL。

⑵若在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欲使Mg2、Al3刚好沉淀 

完全,则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V (NaOH)=_______mL。

试题详情

⑶若混合物仍为0.1mol,其中Mg粉的物质的量的分数为a,用100mL 2 mol?L1

H2SO4溶解此混合物后,再加入450mL1 mol?L1的NaOH溶液,所得沉淀中无Al(OH)3

满足此条件的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12.一定量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所得混合物用100 mL 3.00 mol/L的NaOH溶液(密度为1.12 g/mL)恰好完全吸收,测得溶液中含有NaClO的物质的量为0.0500 mol。

⑴原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⑵所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        mol。

⑶所用氯气和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n(Cl2):n(H2)=             

试题详情

三、计算题

13.某铁的“氧化物”样品,用5mol/L盐酸140mL恰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还能吸收标准状况下0.56L氯气,使其中的Fe2+全部转化为Fe3+,试求该样品的化学式。

 

 

 

试题详情

14.把26g含有SiO2的CaCO3固体在高温下加热到质量不变为止,冷却后质量为17.2g

⑴生成的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多少?

⑵原混合物中含SiO2的质量为多少?

 

 

 

试题详情

15.向50mL0.5mol/L的硫酸铝溶液中加入1.5mol/L的KOH溶液多少毫升,可得到1.56gAl(OH)3白色沉淀?

 

 

 

试题详情

16.向300mL NaOH溶液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充分反应后,在减压低温下蒸发溶液,得到白色固体A。请回答下列问题:

试题详情

⑴由于CO2通入量不同,所得到的白色固体的组成也不同,试推断有几种可能的组成,并分别列出。

编  号

A物质的组成

 

 

 

 

试题详情

⑵若通入CO2气体为22.4L(标准状况下),得到95g的白色固体。请通过计算确定此白色固体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其质量各为多少?所用的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试题详情

1.B 2.D 3.D 4.B 5.C 6.AB 7.BD

8.9.略

10.(1)2 2 4 1   1:1  44.8L  (2)16 2 2 5 2 8H2O 还原剂 酸  10e-  2:1

(3)5 2 14 5 2 7

11.(1)0.06   440   (2)400  (3)1/2≤a<1

12.(1)10.7%  (2)0.25  (3)3:2

13.Fe5O7   

14.(14.48L   (26g

15.40mL或120mL

16.(1

编  号

A物质的组成

NaOH、Na2CO3

Na2CO3

Na2CO3、NaHCO3

NaHCO3

(2Na2CO353g  NaHCO342g   c(NaOH)=5mol/L

 

www.ks5u.com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