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28化学平衡

1.复习重点

1.       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

2.       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

3.       常识性介绍化学平衡常数.

2.难点聚焦

在化学研究和化工生产中,只考虑化学反应的速率是不够的.

例如:

这是一个可逆反应!(正反应的生成物,是逆反应的反应物。)

特点:(二同)同一条件下;同时进行。

显然,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即:反应物不能全部转化为生成物。)

因此,对任一可逆反应来说,都有一个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问题。

这就牵涉到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主要是研究可逆反应规律的。

如: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以及各种条件对反应进行的程度的影响等。

(一)   化学平衡的建立:

当我们把蔗糖不断的溶入水中,直至蔗糖不能继续溶解。

此时,所得溶液为蔗糖的饱和溶液。

在此溶液中,继续加入蔗糖,蔗糖不再减少.(温度等其它条件不变时.)

蔗糖真的不能继续溶解了吗?

我们做一个小实验:用一块中间有凹痕的蔗糖,放入蔗糖的饱和溶液中。过一段时间,我们会看到,凹痕不见了。取出蔗糖,小心称量,质量未变!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蔗糖的饱和溶液中,蔗糖并非不再溶解,而是蔗糖溶解的同时,已溶解的蔗糖分子又回到晶体表面。而且,溶解的速率和结晶的速率相同。

所以,在蔗糖的饱和溶液中,加入蔗糖晶体。晶体的质量不会减少,但凹痕却不见了。

这种状态,叫溶解-结晶平衡状态。简称:溶解平衡状态。

显然,溶解平衡状态是动态平衡状态

 

可逆反应的情形又是怎样呢?

实验证明:

在一氧化碳和水蒸汽的反应中:

如果温度不变,反应无论进行多长时间,容器里混合气体中各种气体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正反应,逆反应都在继续进行!

只是:

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

这种状态,称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

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反应和逆反应都仍在继续进行.只是由于在同一瞬间,正反应生成的CO2和H2,的分子数,和逆反应所消耗的CO2和H2,的分子数相等!

即: 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

反应混合物中,各组份的浓度不变!

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二)   化学平衡常数:

参见表2-1

分析数据可知:

1.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最后都能达到化学平衡.

2.       达到化学平衡后,反应物的浓度之积,比上生成物的浓度之积,是一个常数.---化学平衡常数.

注意:

1.对同一个化学反应来说,温度不变,化学平衡常数不变!(但不一定是1)

2.化学计量数为浓度的指数.

3.K值越大,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也越大.反之亦然.

 

 

3.例题精讲

例1: H2(g)+ I2(g) 2HI(g)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①c(H2)=c(I2)=c(HI)时

②c(H2):c(I2):c(HI)=1:1:2时

③c(H2)、c(I2)、c(HI)不再随时间而改变

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H2的同时生成2nmolHI

⑤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H2的同时生成nmolI2

⑥反应速率v(H2)=v(I2)=v(HI)

⑦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

⑧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⑨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⑩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⑾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解析]

①浓度相等,不能说明已达到平衡状态;

②浓度之比与平衡状态无必然联系;

③浓度不变,说明已达平衡。注意不要把浓度不变与①、②两种情况混淆;

④“生成nmolH2”指逆反应,“生成2nmolHI”指正反应,且v=v,正确;

⑤“生成nmolH2”、“生成nmolI2”都指逆反应,不能判断;

⑥无论是vv,用不同物质表示时,一定和化学计量数成正比,与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无关。

⑦从微观角度表示v=v,正确;

⑧由于Δν(g) = 0,压强始终不改变;

⑨颜色不变,说明I2(g)浓度不变,可以判断;

⑩由于Δν(g) = 0,体积始终不变,且反应混合物总质量始终不变,密度不变,不能判断是否达到平衡。

⑾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质量均不变,所以平均分子量始终不变,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解答:③④⑦⑨

[点评] 此题从多个角度分析平衡态或不平衡态各种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有助于加深对平衡特点的理解。

[变式] 若反应为:2NO2(g)2N2O4(g)呢?

 

[ 方法提示]

1.  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式可抓住以下标志:

 

          ①

⑴直接标志  ②各组分的m、n不变(单一量)

    

  ③通过浓度(或百分含量):各组分的浓度(或百分含量)不变

 

 

 

①通过总量:对Δn(g) 0的反应,n(或恒温恒压下的V,恒温恒容下的P)不变;

⑵间接标志   ②通过复合量:()、ρ(),需具体分析关系式中上下两项的变化。

③其它:如平衡体系颜色等(实际上是有色物质浓度)

 

例2   把6molA气体和5molB气体混合放入4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3A(气)+B(气)  2C(气)+(气)经达到平衡,此时生成C为,测定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x = 2                         B. B的转化率为20%

C. 平衡时A的浓度为0.8mol/L    D. 恒温达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85%

[解析]

本题是一道有关化学平衡的基础计算题,解题的关键是弄清各量的含义。

,所以

 

 

3A(气)+B(气) 2C(气)+2D(气)

起始量(mol)  6         5          0         0

变化量(mol)  3         1          2         2

平衡量(mol)  3         4          2         2

B的转化率为:

平衡时A的浓度:

,所以

[答案]C、D

例3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A2(g) + B2(g)  2 C(g)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平衡浓度为:

c(A2)= 0.5mol/L;c(B2)= 0.1mol/L; c(C)= 1.6mol/L。若用a、b、c分别表示A2、B2、C的初始浓度(mol/L),则:

(1)a、b应满足的关系是                   

(2)a的取值范围是                         

 [解析] (1)设转化过程中,A2(g)转化浓度为xmol/L,则B2(g)转化浓度也为xmol/L。平衡浓度: a?x = 0.5   b?x = 0.1 则有:a = b +0.4

   (2)考虑两种极端情况:①A2、B2为起始物质;②A2、C为起始物质。

                          A2(g) +   B2(g)      2 C(g)

物质的平衡浓度(mol/L)   0.5          0.1           1.6

    ①A2、B2为起始物质    0.5+0.8      0.1+0.8       0

    ②A2、C为起始物质    0.5-0.1       0            1.6+0.2

故a的取值范围为0.4≤ b ≤1.3。

[答案] (1)a = b +0.4  (2) 0.4≤ b ≤1.3

 [点评]

本题重点考查可逆反应的特点,由此可得B2的取值范围为:0<b≤0.9,C的取值范围为: 0< C ≤1.8。

 

 [ 方法提示]

有关化学平衡的基本计算:

  可逆反应mA+nBpC+qD达到平衡时:

①     用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即:vA.∶vB.∶vC.∶vD.=m∶n∶p∶q

  ②各物质的变化量(变化浓度)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化学计量数之比

  ③反应物的平衡量(或浓度)=起始量(或浓度)-消耗量(或浓度)

  生成物的平衡量(或浓度)=起始量(或浓度)+增加量(或浓度)

  

  

  

  ⑤阿伏加德罗定律的两个重要推论

  

  ⑥混合气体平均式量的计算(由A、B、C三种气体混合)

  其中M(A)、M(B)、M(C)分别表示A、B、C的相对分子质量;a%、b%、c%分别表示这3种气体的体积(或质量)分数.

   

例4:某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放入一定量的A和B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V,此时气体C的体积占4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1V 

B. 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0.9V

C. 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A消耗了0.2V

D. 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B消耗了0.2V

 [解析] 本题可直接结合反应方程式和题中给出的条件计算,方程式的特征是反应掉的A的量就是总体积的减少量。可由C直接求出气体A消耗了0.2V,所以总体积为1.2V,气体B消耗了0.4V。

[答案] C

[点评] 本题可以改为考查某物质的转化率、体积分数的计算等等。

 

4.实战演练

 

一、选择题

1.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

A.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氧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        

B.合成氨工厂通常采用20MPa~50MPa压强,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C.在实验室里,可用碳酸钙粉末和稀硫酸制得二氧化碳气体;

D.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试题详情

2.在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平衡:  H2(g) + I2(g)  2HI(g)

试题详情

       已知H2和I2的起始浓度均为0.10 mol/L时,达平衡时HI的浓度为0.16 mol/L。若H2和I2的起始浓度均变为0.20 mol/L,则平衡时H2的浓度(mol/L)是          (    )

试题详情

       A.0.02                 B.0.04                    C.0.08                    D.0.16

试题详情

3.一定条件下,向一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1molO2,发生下列反应:

试题详情

2SO2(g)+O2(g) 2SO3(g)达到平衡后改变下述条件,SO3气体平衡浓度不改变的是(    )

       A.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molSO2(g)                  

B.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molAr(g)

试题详情

       D.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molSO3(g)

试题详情

4.右图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X(g)+Y(g) Z(g) +M(g)+N(s)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升高温度                                           B.加催化剂           

C.增大体积                                           D.加大X的投入量

试题详情

5.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2M(g)+ N(g) 2G(g)若开始时只充入2molG(g),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比起始时增加20%,若开始时只充入2molM和1molN的混合气体,达平衡时M的转化率为                     (    )

A.20%                 B.40%                   C.60%          D. 80%

试题详情

6.反应aX(g)+bY(g) cZ(g);∆H<0(放热反应),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P2)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z)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T1<T2,P1<P2,a+b<c         

       B.T1<T2,P1>P2, a+b<c

       C.T1>T2,P1>P2, a+b>c       

       D.T1>T2,P1<P2 ,a+b>c

试题详情

7.在一定温度下,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

       A.C的生成速率与B的反应速率相等  B.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A,同时生成3n molB

       C.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D.A、B、C的浓度之比为1:3:2

试题详情

8.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 A(g)+3B(g) 2C(g)  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下列关系图: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                                    (    )

试题详情

        

       A.图Ⅱ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

     B.图Ⅲ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甲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C.图I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D.图I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乙的压强较高.

试题详情

9.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都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2和O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2+O22SO3,并达到平衡。在这过程中,甲容器保持压强不变,乙容器保持体积不变,若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P%,则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                  (    )

A.等于P%        B.小于P%           C.大于P%             D.无法判断

 

试题详情

10.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

试题详情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N

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 

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

 

试题详情

11.压强变化不会使下列化学反应的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    )

试题详情

       A.H2(g)+I2(g) 2HI(g)                     B.3H2(g)+N2(g) 2NH3(s)

试题详情

       C.2SO2(g)+O2(g) 2SO3(g)                D.C(s)+CO2(g) 2CO(g)

试题详情

12.在两个恒容容器中有平衡体系:A(g) 2B(g)和2A(g) B(g),X1和X2分别是A转化率。在温度不变情况下,均增加A的物质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X1降低,X2增大                          B.X1、X2均降低

C.X1增大,X2降低                               D.X1、X2均增大

试题详情

13.在一定条件下,向5L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A气体和1 molB气体,发生可逆反应:2A(g)+B(g) 2C(g),达到平衡时容器内B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则A的转化率为                                          (    )

       A.67%                B.50%                   C.90%                   D.10%

试题详情

14.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2B(g)xC(g)+2D(g),在2L密闭容器中,把4molA和2 molB混合,2min后达到平衡时生成1.6molC,又测得反应速率VD=0.2mol/(L?mi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试题详情

       A.B的转化率是20%                           B.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为2.8mol

       C.平衡时容器内气体压强比原来减小     D.x = 4

试题详情

15.在下列平衡2CrO42-(黄色)+ 2H+Cr2O72-(橙红色)+ H2O中,溶液介于黄和橙红色之间,今欲增加溶液的橙红色,则要在溶液中加入                                                     (    )

A.H+                   B.OH-                    C.K+                      D.H2O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试题详情

二、填空题(共24分。把正确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6. I. 合成氨工业对化学的国防工业具有重要意义。写出氨的两种重要用途           

                                                                         

II. 实验室制备氨气,下列方法中适宜选用的是                      

① 固态氯化铵加热分解                          ② 固体氢氧化钠中滴加浓氨水

③ 氯化铵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         ④ 固态氯化铵与氢氧化钙混合加热

III. 为了在实验室利用工业原料制备少量氨气,有人设计了如下装置(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试题详情

[实验操作]

①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后,关闭弹簧夹a、b、c、d、e。在A中加入锌粒,向长颈漏斗注入一定量稀硫酸。打开弹簧夹c、d、e,则A中有氢气发生。在F出口处收集氢气并检验其纯度。② 关闭弹簧夹c,放下截去底部的细口瓶C,打开弹簧夹a,将氢气经导管B验纯后点燃,然后立即罩上无底细口瓶C,塞紧瓶塞,如图所示。氢气继续在瓶内燃烧,几分钟后火焰熄灭。③ 用酒精灯加热反应管E,继续通氢气,待无底细口瓶C内水位下降到液面保持不变时,打开弹簧夹b,无底细口瓶C内气体经D进入反应管E,片刻后F中的溶液变红。

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氢气纯度的目的是                                                

(2)C瓶内水位下降到液面保持不变时,A装置内发生的现象是              ,防止了实验装置中压强过大。此时再打开弹簧夹b的原因是                                ,C瓶内气体的成份是                      

       (3)在步骤③中,先加热铁触媒的原因是                                       。反应管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试题详情

17.反应A(g)+B(g)C(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H<0(放热反应)。若存在三种情况:①200℃,无催化剂;②500℃无催化剂;③500℃有催化剂;情况①是曲线   ,情况②是曲线    ,情况③是曲线   。三、计算题(10分)

18.在固定容器的密闭容器中,有可逆反应nA(g)+mB(g)pC(g)处于平衡状态(已知n+m>p,△H>0既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时c(B)/c(C)的比值     ,混合气体的密度       ;降温时,混合气体的平均式量        ;加入催化剂,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充入C,则A、B的物质的量         

试题详情

19.恒温下,将a mol N2与b mol H2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N2 (g) + 3 H2(g)  2NH3(g)

      (1)某时刻t时,nt (N2) = 13mol,nt (NH3) = 6mol,计算a的值。

试题详情

      (2)若已知反应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体积为716.8L(标况下),其中NH3的含量(体积分数)为25%。计算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

      (3)原混合气体与平衡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之比(写出最简整数比,下同),n(始)∶n(平) =             

      (4)原混合气体中,a∶b =             

      (5)达到平衡时,N2和H2的转化率之比,α(N2)∶α (H2)=                      

      (6)平衡混合气体中,n(N2)∶n(H2)∶n(NH3) =                       

 

 

 

 

试题详情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B

C

C

C

C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A

B

D

A

 

二、填空题:

16. I. 制化肥、制硝酸 II. ②④III.(1)排尽空气,避免爆炸,保证安全。(2)锌粒与酸脱离   尽量增大氢气的浓度以提高氮气的转化率   N2  H2(3)铁触媒在较高温度时活性增大,加快氨合成的反应速率N2+3H217. ①a;②c;③b。

三、计算题:

18. 减小 , 不变; 减小 ; 不变 ;增加。 

19. ⑴a=16 ⑵ n(NH3) =8mol ⑶5∶4   ⑷2∶3    ⑸1∶2    ⑹ 3∶3∶2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