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安中学2009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

化学试卷

时 量:90min         满分:108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l~35.5  C~12  N~14  O~16

                            I卷  选择题部分(总计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食品检验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下列哪些物质的含量是在食品中是严格控制的

①烧烤食品中苯并芘的含量       ②奶粉中三聚氰胺的含量

www.1010jiajiao.com

③亚硝酸盐的含量               ④苯甲酸钠的含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2.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www.1010jiajiao.com

试题详情

       A.CO2的电子式                    B. Cl的结构示意图         

试题详情

C.氢有三种同位素:H、H、H,故可形成三种分子        

D.氧气和臭氧、红磷和白磷、普通水和重水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试题详情

3.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www.1010jiajiao.com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当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时,为放热反应;当生成物的总能量比反应物的能量高时,则表现为吸热反应。

试题详情

C.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CO(g)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CO(g)+O2(g) =2CO2(g);ΔH=-566 kJ?mol-1

试题详情

D.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1,则1molH2SO4和1molBa(OH)2反应放出的热量为114.6kJ

试题详情

4.下列有关离子大量共存的说法正确的是

A. S2―、Na+、Fe3+、SO42―能大量共存

B.水电离产生c(H+)=1×10-12mol/L的溶液中,可能有Mg2+、Na+、Cl、HCO3大量共存

C.澄清透明的溶液中,可能有Ba2+、Cl、Al3+、SO42大量共存

试题详情

D.在K+、AlO2、Cl、SO42 溶液中加入过量Na2O2后仍能大量共存

试题详情

5.在浓盐酸中H3AsO3与Sn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SnCl2+12Cl+2H3AsO3+6H=2As+3SnCl626M 

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组合是           

① 氧化剂是H3AsO3  ② 还原性:Cl>As;③ 每生成1molAs,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④ M为OH;⑤ SnCl62是氧化产物。

A.①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只有①③

试题详情

6.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性质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对热稳定性:Na2CO3 >NaHCO3              B.常温时水溶性:Na2CO3 >NaHCO3

C.与稀盐酸反应的快慢:Na2CO3 >NaHCOD.相对分子质量:Na2CO3>NaHCO3

 

试题详情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一定都是阳离子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

C.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D.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试题详情

8.在相同条件下,A容器中的O2和B容器中的NH3所含的原子总数相等,则两个容器的

体积比为

A.1:2             B.1:3             C.2:3             D.2:1

试题详情

9.R、Q为短周期中的两种元素,R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之差的绝     对值等于电子层数;Q元素的原子比R元素的原子多2个核外电子,则下列叙述中肯定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Q                                   B.R和Q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C.R和Q可形成共价化合物RQ2             D.R和Q可形成共价化合物RQ3

试题详情

10.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它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红热的铜丝在氯气里剧烈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

B.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烟

C.纯净的H2在Cl2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集气瓶口呈现白色烟雾。

D.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久置氯水最终变为稀盐酸?

试题详情

11.取相同体积的KI、Na2S、FeBr2溶液,分别通入足量的Cl2,当反应恰好完成时,消耗Cl2的体积相同(同温、同压条件下),则KI、Na2S、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A.1:1:2                           B.2:1:3       C.6:3:2               D.3:2:1

试题详情

12.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 热稳定性:H2O>HF>H2S          ② 原子半径:Na>Mg>O

③ 酸性:H3PO4>H2SO4>HClO4       ④ 结合质子能力:OH->CH3COO->Cl-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试题详情

13.用惰性电极实现电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稀硫酸溶液,实质上是电解水,故溶液pH不变

B.电解稀氢氧化钠溶液,要消耗OH-,故溶液pH减小

C.电解硫酸钠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电解氯化铜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试题详情

14.某白色固体可能由①NH4Cl②AlCl3③NaCl④AgNO3⑤KOH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此固体投入水中得到澄清溶液,该溶液可使酚酞呈红色。若向该溶液中加入稀硝酸至过量,有白色沉淀生成。对原固体组成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可能存在②             B.至少有②⑤
C.无法确定是否有③           D.至少存在①④⑤

试题详情

15.某同学为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常见的四种无机离子,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检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由该实验能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试题详情

 

A.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离子          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离子

C.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离子                  D.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3+离子

 

试题详情

16.把一块镁铝合金投入到1mol/L HCl溶液里,待合金完全溶解后,往溶液里加入1mol/L 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变化的关系如下图A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试题详情

              

 

 

 

 

 

图A                  图B                     图C

试题详情

A.的取值范围为0≤a<50

试题详情

B.的最大值为2.5

试题详情

C.若将关系图改为B图时,则的取值范围为80<a<90

试题详情

D.若将关系图改为C图时,则的取值范围为75<a<90

第II卷 非选择题部分(总计60分)

试题详情

17.(12分)A、B、C、D、E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A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它的核外电子总数相同,A与C、B与D分别为同主族,B和C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E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A与E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AE,其分子中含18个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和B两元素也可以形成18电子的化合物M,则M的电子式为             

 

(2)由C和E所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是            ,该化合物属于

 

                 晶体(填晶体类型)。

 

(3)由A、B、C、D四种元素所形成的两种化合物相互之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B、C、E三种元素形成一种盐,此盐中三种原子个数比为1∶1∶1,将该盐溶液

在空气中露置一段时间后(充分光照,不考虑水分的挥发),溶液的pH近似为7,

则该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试题详情

18.(15分)已知A、B、C是三种常见的固体化合物,焰色反应均显黄色,其中A与C按任意比例混合,溶于足量的水中,得到的溶质也只含有一种,并有无色、无味的气体D放出。另A、B、C、D之间含有如下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未写出)

试题详情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A               、  B               、  C              

(2)写出A、B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1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溶质E与足量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试题详情

19.(14分)下图Ⅰ、Ⅱ、Ⅲ是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IV、V、VI是气体收集装置,根据要求回求答下列问题:

试题详情

  

(1)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若用CaCO3与盐酸反应制CO2,则可选择         ;(填序号)

     若用NH4Cl和Ca(OH)2反应制NH3,则可选择              ;(填序号)

     若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应选用装置           ,(填序号)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是                                   

(2)收集装置的选择:若选用V为氯气收集装置,则氯气应从          口通入。用化学方法检验氯气收集满的方法是                                          

试题详情

(3)气体的吸收:若经试验发现,现1体积的水已吸收336体积的HCl,且得到的溶液的密度为1.08g/cm3,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试题详情

20.(12分)奶粉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往往采用“凯氏定氮法”,其原理是:食品与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然后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再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即为蛋白质含量。

试题详情

操作步骤:

试题详情

(1)样品处理:准确称取一定量的固体样品奶粉,移入干燥的凯氏烧瓶中,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待冷却后移入一定体积的容量瓶中。

试题详情

(2)NH3的蒸馏和吸收:把制得的溶液(取一定量),通过定氮装置,经过一系列的反应,使氨变成硫酸氨,再经过再经过碱化蒸馏后,氨即成为游离状态,游离氨经硼酸吸收。

试题详情

(3)氨的滴定: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所生成的硼酸铵,从消耗的盐酸标准液计算出总氮量,再折算为粗蛋白含量。

试题详情

试回答下列问题:

试题详情

(1)在样品的处理过程中使用到了容量瓶,怎样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 (2)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哪项操作可能使配制的溶液的浓度偏大(       )

试题详情

     A、凯氏烧瓶中溶液转移移到容量瓶中时,未洗涤凯氏烧瓶

试题详情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试题详情

     C、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试题详情

     D、移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试题详情

(3)若称取样品的质量为1.5g,共配制100毫升的溶液,取其中的20mL,经过一系列处理后,使N转变为硼酸铵然后用0.1mol/L盐酸滴定,共用去盐酸的体积为23.0mL,则该样品中N的含量为                  

试题详情

已知:滴定过程中涉及到的反应方程式:(NH4)2 B4O7 + 2HCl + 5H2O =  2NH4Cl + 4H3BO3

试题详情

(4)一些不法奶农利用“凯氏定氮法”只检测氮元素的含量而得出蛋白质的含量这个检测法的缺点,以便牛奶检测时蛋白质的含量达标,往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C3N6H6)。则三聚氰胺中氮的含量为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21、有一硝酸盐晶体,分子式为M(NO3x?nH2O,经测定其摩尔质量 242g/mol。取1.21g此晶体溶于水,配制成100mL溶液。将其置于电解池中用惰性材料为电极进行电解。经测定,当有0.01mol电子通过电极时,溶液中全部金属离子即在阴极上析出,电极增重0.32g

试题详情

   (1)x值是多少?

试题详情

   (2)求M的相对原子质量和n值。

试题详情

   (3)如电解过程中溶液体积不变,计算电解结束后溶液的PH。

 

 

 

 

选择题答案:

1-5 D/B/B/D/A      6-10 C/C/D/B/C      11-16 C/B/D/B/B/C

试题详情

17、(12分)

    (1)H2O2的电子式 (3分)             (2)离子键(1分) 离子晶体(2分)

    (3)HSO3 + H+ = SO2  +   H2O(3分)

    (4)2NaClO = 2NaCl + O2 (3分)

试题详情

18、(共15分,每空3分)

    (1)A、NaOH     B、NaHCO3     C、Na2O2

    (2)NaOH + NaHCO3 = Na2CO3 + H2O

    (3)CO32- + CO2 + H2O =2HCO3

试题详情

19、(共14分,每空2分)

 

   (1)III  II  I   MnO2 + 4H+ = Mn2+ + Cl2 + 2H2O

   (2)A 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靠近B口,试纸变为蓝色,证明氯气已集满 (2分)  。

试题详情

   (3)10.5

试题详情

20、(共12分,每空3分)

    (1)往容量瓶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塞紧瓶塞,倒转过来,观察是否漏水,然后再正放,旋转瓶塞1800,又倒转过来,观察是否漏水,若都不漏水,则说明该容量瓶不漏水。

    (2)B

试题详情

    (3)10.73%

试题详情

     (4)66.7%

试题详情

21、(共7分)

(1)x=2   (2分)

   (2)64 (1分)   n=3   (1分)

   (3)pH=1    (3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