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高中2008―2009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 二 地 理

命题人:熊英平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某地地形简图”,M点位于,回答1―3题。

试题详情

1.图中P、Q两点之间的四条小路中起伏最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试题详情

2.图中P、M两点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100米                            B.290米

C.300米                      D.390米

试题详情

3.冬至日正午,M峰顶的影子的正好移至P点,在上题结论下,则P、M之间的水平距离大约是

A.300米                            B.400米                    C.500米                    D.600米

试题详情

4.下图能正确反映我国城郊农业变化大趋势的是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5.下列各项能体现农业生产地域性特征的是

   ①新疆地区的绿洲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②内蒙古高原退耕还牧,变种植业为畜牧业;③三江平原大力发展乳畜业;④南方低山丘陵重点发展林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试题详情

6.根椐右边农业分类三角示意图判断,代表种植园农业和乳畜业的序号分别是

试题详情

A.②③④,②⑤⑥                           B.②③⑤,①③⑤

C.②⑤⑥,②④⑤                            D.②③⑤,②⑤⑥

 

试题详情

7.青藏高原和东北平原在农业生产方面的限制因素分别是

A.光照          土壤                     B.热量        热量

C.热量          土壤                     D.水源        土壤

读下面材料,回答8―10题。

三色农业即绿色农业、白色农业和蓝色农业。“绿色农业”就是指传统的农业生产,如麦子、蔬菜、水果、牛羊等。也叫“露天农业”。“白色农业”即微生物农业,是以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为基础,以基因工程等高科技开发微生物资源的工程农业。“蓝色农业”是指海洋生物资源农业,即是以海洋水生生物和浮游生物为资源,进行利用加工的海洋农业。

“石油农业”是以美国农业为代表的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现代化模式,它大量地使用以石油产品为动力的农业机械,以石油制品为原料的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

“彩色农业”是农业随着基因工程等技术应用而呈现多彩的局面,如铁元素可使绵羊毛变成金黄色;河南正阳培育出红、白、黑三色花生,蓝、紫、黑等七色红薯,五色小麦等。

试题详情

8.有关三色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色农业是根椐农业生产对象而命名的

B.白色农业就是指在塑料大棚里进行蔬菜栽培

C.按照生产对象分类,蓝色农业属于畜牧业

D.绿色农业包括种植业和畜牧业

试题详情

9.下面有关石油农业的描述,正确的是

A.石油农业从性质上来说属于工业,不属于农业

B.石油农业是一和高度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

C.三江平原地区的商品谷物农业也可以看成石油农业

D.石油农业在我们国家还没有萌芽

试题详情

10.下面有关彩色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彩色农业属于绿色农业              B.彩色农业是种植业

C.彩色农业属于蓝色农业              D.彩色农业属于白色农业

 

试题详情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读图,回答11―14题。

 

 

 

 

 

 

 

试题详情

11.若图甲中M表示我国某县2006年农产品产值构成(其中a为表示花卉,b表示蔬菜水果,c表示粮食)。则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             B.土壤和水源            C.市场和交通            D.政策和劳动力

试题详情

12.该县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都市农业”,以下适合其“都市农业”发展的有

A.观光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房地产业               D.水稻种植业

试题详情

13.若图甲中M为该县目前农业用地的比重(a、b、c分别为花卉、蔬菜水果和粮食用地),图乙为该县“十一五”农业土地规划,据此判断,该县今后土地利用的发展方向是

   A.粮食种植用地面积增加             B.花卉种植用地比重上升

C.蔬菜水果种植用地面积增加         D.冻结城市建设用地

试题详情

14.若图甲中M表示影响该县工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其中a表示科技,b表示人口数量,c表示矿产),则最适合该县发展的产业部门是

A.电子装配企业               B.石油开采               C.航天工业               D.汽车工业

读“世界某地区图”,回答15―16题。

试题详情

15.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该地区某种农产品的主要产区,该农产品为

A.茶叶          B.玉米        C.稻米        D.天然橡胶

试题详情

16.下列产业部门中,目前最适宜由中国向图中甲国转的是

A.汽车制造   B.精钢锻造       C.软件开发       D.家具制造

 

读“某类工业净收入随距市中心距离的变化图”,回答17―19题。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17.仅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图中最适宜该类工业布局的区域范围是

A.E――H                   B.H――I                   C.I――G                   D.G――K

试题详情

18.仅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影响该类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成本和运费      B.原料成本和地租     C.运费和地租     D.工资和市场距离

试题详情

19.在K地附近适合发展的农业是

A.蔬菜、花卉                                         B.水果、奶牛厂

C.粮食、花卉                                          D.甘蔗、乳产品加工厂

工业部门的地域转移是和结构升级相联系的。据此并结合下图完成20―21题。

试题详情

20.如果图中三条曲线表示同一工业部门,则可能是

试题详情

A.石油化学工业                               B.航天工业

C.电视机制造业                               D.制糖工业

试题详情

21.2007年8月,关于“中国制造”问题再次引起全世界关注,“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全球的竞争力日益增强,主要原因是

A.环境不断发展                B.国内市场不断发展

C.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D.生产成本不断降低

试题详情

2006年我国城镇人口已达5.77亿,占全国总人口比重为43.9%。城市化水平比2002年提高4.8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读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变化表”,分析完成22―23题。

时间(年)

城市人口比重(%)

时间(年)

城市人口比重(%)

1955

试题详情

14.1

1989

试题详情

25.7

1964

试题详情

18.2

1994

28

1969

试题详情

17.6

2000

试题详情

36.1

1984

22

2006

试题详情

43.9

试题详情

22.有关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改革开放以前,城市化的进程较为缓慢

B.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的进程呈加速趋势

C.1995年以来,我国城市人口的比重一直在增加

D.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呈正相关

试题详情

23.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为:①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能力提出挑战;②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城市化问题更加突出;③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的难度有所降低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试题详情

24.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今后我国城市化的方向应该是

A.大城市的人口向西部转移                    B.大城市的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

C.农村人口向大城市转移                        D.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

试题详情

25.我国城市和乡村人口数量的情况存在明显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城乡人口出生率不同               B.城乡人口死亡率不同

C.城乡之间的人口迁移               D.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

环境污染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据此回答26―28题。

试题详情

26.室内污染在严重地威胁着我们的健康,新装修过的房屋、油漆、木料、涂料会不同程度地释放有害气体,其中对人体最为有害的是

试题详情

   A.                        B.甲醛                      C.                        D.

试题详情

27.对用过的旧电池重新回收,其主要原因是

A.电池中的石墨电极可以重新利用          B.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对水源和土壤造成污染

C.防止电池液腐蚀其他物品                     D.电池为易爆物品

试题详情

28.下列行为与生态保护不相冲突的是

A.修建水库                 B.填海造陆               C.围湖造田               D.生态退耕

试题详情

29.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叙述正确的是

A.可持续发展应遵循公平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B.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可在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C.共同性原则指全球各国黄同发展

D.公平性原则指人类的发展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公平

试题详情

30.关于环境问题及其防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问题完全是由发达国家造成的

B.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不可能产生环境问题

C.在环境问题的防治方面,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D.发达国家没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环保资金和技术转让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试题详情

二、综合题(共40分)

31.下图为“纬线圈和经线,其中,纬线上由向西到为夜半球,同时,经线上只有CD段处于夜半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试题详情

 

 

 

 

(1)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为了使地点的太阳能热水器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光能,这一天应将上图中太阳能热水器底板与楼顶面之间的夹角调整为______   度。

试题详情

(3)图中A地位于C地__________方向。此刻,北京时间为________。纬线圈上既位于夜半球又位东半球的范围是__________                                

   (4)若该日一架飞机在B地日出时起飞,飞往A地降落,途中飞行员始终看到“旭日东升”的景象,则飞机的飞行时间是___________小时,飞行员始终看到太阳位于飞机的__________方向。

试题详情

32.分析有关武汉城市圈的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2007年12月14日,以武汉为核心、以100千米为半径的武汉城市圈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为改革实验区。(14分)

 

试题详情

 

 

 

 

 

 

 

 

 

武汉城市圈部分城市产业结构与主要工业部门(2006年)表

城市

主要工业部门

武汉

试题详情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重

4.9:45.5:49.6

冶金、机械、化工、建材、食品、纺织

鄂州

试题详情

16.2:47.3:36.5

冶金、服装、食品

黄石

试题详情

8.9:51.3:39.8

冶金、机械、建材、化工、纺织、医药

黄冈

试题详情

33.2:33.9:32.9

建材、纺织、机械

咸宁

试题详情

26.3:38.5:35.2

纺织、机械、建材、运输

仙桃

试题详情

23.5:42.2:34.3

纺织、轻工、食品、医药、化工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33.下图为“1951―200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受沙尘暴影响强度比例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我国北部受沙尘暴影响强度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                 

(2)北京市受沙尘暴影响的强度总体上为_______   度。我国北部的沙尘暴多发生在_________季,主要因为该季节我国北部地区气候________  _,植被稀少________  ,且常有_________天气系统活动,风力强劲。

(3)为贯彻“绿色奥运”理念,你认为进一步改善北京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应采取哪些措施?

 

 

 

 

 

 

 

 

 

 

 

 

 

 

 

 

 

 

 

 

 

 

 

 

 

 

 

 

 

 

 

 

 

 

 

 

 

 

 

 

 

 

试题详情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B

C

B

D

B

B

D

C

A

C

A

B

A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B

C

A

C

C

D

A

D

C

B

B

D

B

C

 

二、综合题

31.(1)      

      (2)轻;春;干燥(少雨);冷锋

   (3)改善能源结构;控制废气排放;植树造林;加强风沙源地区的生态建设。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