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9311  19319  19325  19329  19335  19337  19341  19347  19349  19355  19361  19365  19367  19371  19377  19379  19385  19389  19391  19395  19397  19401  19403  19405  19406  19407  19409  19410  19411  19413  19415  19419  19421  19425  19427  19431  19437  19439  19445  19449  19451  19455  19461  19467  19469  19475  19479  19481  19487  19491  19497  19505  447348 

1、导致温室效应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A、用煤和石油作燃料       B、人类的呼吸

C、水源的污染          D、森林的乱砍滥伐

试题详情

2、“温室效应”问题

例2:近年来大气中CO2增多,引起“温室效应”,请回答有关问题:

(1)空气中CO2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2)自然界中消耗CO2的主要过程是哪些?

解析:本题引导学生要关注生活、关注环境问题,做到学以致用,这是新课程的重要精神。尽管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很多,但是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是产生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由于江、海的面积大,将溶解大量二氧化碳,光合作用也将消耗大量二氧化碳。

答案:(1)含碳燃料的大量燃烧。

(2)溶于江水、海水;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等。

变式题  有以下叙述:1、人类活动使大气中的CO2的含量增加,是造成温室效应的关键因素,而温室效应将对人类生活产生影响;2、CO2一般不属于大气污染物,但空气中CO2的含量超过6%可对人体产生致命的危险,据此回答:

试题详情

1、二氧化碳与碱的反应

例1:将足量CO2通入KOH和Ca(OH)2的混合稀溶液中,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和通入CO2体积(V)的关系正确的是

解析:CO2通入KOH和Ca(OH)2的混合稀溶液中,首先CO2和Ca(OH)2反应生成CaCO3沉淀,当Ca(OH)2完全反应完后,沉淀达到最大量,CO2与KOH溶液反应生成K2CO3,K2CO3再转化为KHCO3溶液,沉淀量保持不变,如果继续通入CO2,CO2与CaCO3反应沉淀溶解,直到沉淀完全溶解。且生成沉淀消耗的CO2和溶解沉淀消耗的CO2的量相等。

答案:A。

试题详情

4、无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间的转化

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用无机物氰酸铵合成出有机化合物--尿素,打破了无机物和有机物之间的界限。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对人的生活、生产来说意义重大。

课堂学案:

重难点突破:

试题详情

3、水垢的形成(主要成分为CaCO3):

① 有关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家庭中如何除去水壶中的水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木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成水煤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1、高炉炼铁

CO生成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原铁的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模拟溶洞的形成

①溶洞的形成原理

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慢慢变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Ca(HCO3)2]。

当受热或压强突然变小时,水中碳酸氢钙会分解,重新变成碳酸钙沉积下来。

在自然界里不断发生上述反应,石灰岩逐渐变成碳酸氢钙而溶解掉,形成溶洞;碳酸氢钙不断分解,生成的碳酸钙逐渐沉积,形成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石笋和石柱。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潮解:有些晶体能自发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它们的固体表面逐渐形成饱和溶液,这种现象叫做潮解。无水氯化钙、氯化镁和固体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很容易潮解。易潮解的物质常用作干燥剂。 潮解属于物理变化。

新课预习: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