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4677  214685  214691  214695  214701  214703  214707  214713  214715  214721  214727  214731  214733  214737  214743  214745  214751  214755  214757  214761  214763  214767  214769  214771  214772  214773  214775  214776  214777  214779  214781  214785  214787  214791  214793  214797  214803  214805  214811  214815  214817  214821  214827  214833  214835  214841  214845  214847  214853  214857  214863  214871  447348 

2、(2005年,上海)读印度洋周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在①②③④海区中,海水盐度最低的是_______(填写数码),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然带E面积广大,并一直延伸到大陆西岸,其成因主要是_______(多项选择)

A.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B.受东北信风影响

C.地势平缓        D.西岸有寒流流经

(3)自然带A→B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带的_______地带性分异规律;自然带C→D的更替主要由于自然环境中________条件的变化而引起。

(4)在自然带A、B、C、D中,名称相同的是_______(填写字母),它们都具有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

(5)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底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次地震震中位置大致在______(F或G)处。当时,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______时针方向流动。

[新题解读]

[例1]  下图为中国部分近海表层等盐度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图的虚线方框内离上海最近的等盐度线的值若一条为29‰,另一条为31‰,图中相邻等盐度线的值相差1‰,请在两图中的虚线方框内分别填上适当的数值

(2)甲、乙两图中表示中国近海8月表层盐度分布图的是_________,判断的根据可从两图中虚线方框中的等盐度线中推出:①________;②________。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海水盐度的知识,重点是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判断该虚线框内的等盐度线的变化。甲乙两图的虚线框内的地理位置确定是根据纬度和上海所在的地理位置来判断。该地应位于长江的入海口处,此区海域的盐度变化受河流径流量的大小而变,甲图中等值线距长江中较近,而乙图等值线则向外凸。说明甲图河流量小,正值枯水期,乙图河流径流量大,等值线向外凸出,盐度总平均值比甲图小,等值线的向外凸出的变化更加明显。说明的影响该区的盐度分布因素主要河流的入海径流。

[答案]  (1)甲图框内离上海等盐度的值为31‰  乙图为29‰.(2)乙  ①乙图盐度总平均值比甲图小  ②等盐度线向东突出更为明显

 [例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Ⅰ-Ⅳ中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分别是:

Ⅰ______洲,Ⅱ______洋,Ⅲ______海峡,Ⅳ_______河。

(2)图中大陆东岸的洋流性质为______,西岸的洋流流向为________,其洋流名_______。

(3)图中A、B、C、D四点处,海水盐度最高的是______,水温最低的是_______。

(4)图中①、②、③三支洋流,_______洋流沿岸有荒漠景观,_______洋流附近有大渔场。

(5)若在C点处有一艘油轮发生石油泄漏,B、E两点处受污染较严重的是________。

[解析]  本题难度不大,但考查的知识点较多。考查了海陆的分布、河流、洋流的性质、流向、分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海水的温度、盐度知识等。要求对各大洲(陆地)轮廓比较熟悉----图中为南美洲;能够根据海水等温线到读洋流的流向和性质,并掌握洋流的分布规律,副热带海区盐度大(C、D处盐度大于A、B处)。同纬度海区,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低(D处大于C处);掌握海水温度的水平分布规律-----低纬地区大于高纬地。同纬度地区暖流高于寒流(水温C处高于D处);掌握洋流时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秘鲁渔场的形成。由于秘鲁寒流自南向北流,故C处的石油污染会随洋流向B海区。

[答案]  (1)南美洲 太平洋 德雷克 亚马孙  (2)暖流 自南向北 秘鲁寒流   (3)D  C (4)③ ③ (5)B

[能力锤炼]

试题详情

1、(2005年 全国)下图是长江口外域叶绿素含量、水温和盐度垂直分布的某次监测数据合成图。叶绿素含量在水深10到20米之间先升后降。据此回答(1)-(3)题。

(1)图中①、②、③曲线依次代表(  )

A.盐度、温度、叶绿素含量

B. 盐度、叶绿素含量、温度

C.叶绿素含量、盐度、温度

D. 叶绿素含量、温度、盐度

(2) 从图中可以看出(  )

A.水深超过10米后,盐度随深度增加持续升高

B.水深超过10米后,水温随深度增加持续降低

C.水深15米处,叶绿素含量、温度、盐度值均达到最高

D.水深超过20米后,叶绿素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升高

(3) 此次监测所处的季节(  )

A.长城内外-----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江淮平原-----草长莺飞二月天

C.燕赵大地-----赤日炎炎似火烧      D.太行群山-----霜叶红于二月花

试题详情

2、复习洋流的形成与分布可以运用图解法帮助整理,绘制风带图和洋流加以对比,因    为洋流形成与风带的关系密切。如下图:

综合上图运用比较法:分析其大洋环流的形成及特点。

环流类型
反气旋型
气旋型
西风漂流
季风洋流
分布位置
中、低纬海区
北半球中高纬
南纬40º-60º海区
北印度洋海区
主要动力
信风、西风
西风、极地东风
西风
南亚季风
环流方向
北顺南逆
逆时针
自西向东
冬逆夏顺
洋流性质
冬寒西暖
东暖西寒
寒流
多为暖流
环流数量
5个  北2
   南3
2个
1个
1个

洋流作为地理环境的一个组成要素,对地理环境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对气候的影响;海洋生物分布的影响;对海洋污染的影响;对航海事业的影响;进而影响到生产和生活。因此对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要用综合思维。探究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其思维要点紧紧落实在区域上。只有从局部区域入手,才能准确把握各地区的洋流影响情况,因此思维的综合性应体现在区域分布上。

综观过几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本专题的海水的温度、盐度和洋流是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从命题趋势看,它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突出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2)注重与重大时事、史实地理相关知识的考查。如历史上的海洋之战、近年来重大的海洋石油污染事件等。(3)加强了综合考查。(4)通常高考中充分运用等值线图,洋流模式图,统计资料等进行命题。今后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及海洋的污染等知识点的考查分值比重将增大,因此在紧紧把握原有的基本知识与规律的基础上,涉及一些海洋热点问题。例如中国与其它国家的岛屿争端,世界海洋资源分布及变化,海洋污染加重等,要多加关注。

[体验高考]

试题详情

海洋环境

[专题指导]

本专题所讲述的重点主要是海水的温度和盐度及洋流;人类活动与海洋环境(即海洋的环境保护)。知识体系如下图:

分析海水的盐度的分布规律和洋流成因及分布时要求运用综合思维、立体思维、区域思维。

1、  复习海洋盐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时:①读图找规律。结合教材“海水表层盐度、

温度随纬度的变化图”,从中发现规律。首先应把构图要素所代表的地理含义搞清楚。如图中的横轴代表的地理纬度,纵轴分别代表温度、盐度的标尺,曲线代表盐度、温度随纬度变化情况。其次,观察曲线的变化特征,如对称性、波峰、波谷等。然后结合课文文字理解不同纬度范围曲线变化特点、原因,最后总结出规律。其盐度随纬度变化规律是: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低纬和高纬递减。②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有多种。例如蒸发量与降水量、地表径流、洋流等。分析影响因素用立体思维来强调其整体性。用区域思维分清不同海区盐度差异及其原因。如下图:

各因素对任一海域盐度的不同影响。分析这些因素时,一定要抓住关键点,理顺一个清晰的思路,涉及到盐度变化问题时,最能反映的是等温度线的弯曲。而等盐度线与等高线、等压线、等温线也符合“高低低高”的原则。即“低的向高的方向弯曲,低的向高的方向弯曲,”例如,在河流的入海口附近的等盐度线(盐度值偏低),向大洋方向弯曲(大洋盐度值高)。运用此思维技巧,可以解决大量的等值线问题,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试题详情

2.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

[解析]  任何地理事物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地图上,可以通过某地理事物与周围相关地理事物在方向、距离上的比较,确定它的区域位置,如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若能确定某高原东部为太行山,即可确定其为黄土高原。根据题中古文的意思,南望俯视太行山,北顾有沙漠和草场,该地应为内蒙古高原。在图中40°N和117° E,116°E的交点分别位于平原和丘陵地区。

[答案] 1.115°E,41°N内蒙古(张北、坝上亦可)  2.10℃等值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主要受纬度(太阳辐射)因素影响。该等值线西半段因受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太行山(黄土高原东缘)影响,呈东北一西南走向

试题详情

1.图中有6个经纬线交点,其中与游记作者登临之地相距最近的交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作者北顾的是_______高原的深秋景色。

试题详情

4.由材料和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该区域资源贫乏,但由于地处沿海,具有海运优势,故发展区域经济应该依托海洋,发展海滨、海岛旅游业,海水养殖、海洋渔业、出口加工型工业,同时注意保护海洋环境和防御台风等自然灾害。该小题可以联系海南岛区域经济开发来回答。

[答案]1.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海岸线漫长,人多地少等。2.水土保持林  亚热带经济作物  粮食作物和蔬菜  防护林3.B  C  D  F  4.该地区资源贫乏,但海运方便,应该依托海洋发展经济,发展海滨、海岛旅游业。发展海洋渔业、海水养殖,发展临港工业或进出口加工业,要注意保护海洋环境和防御台风等自然灾害。

[例4]读下面中外著名城市景观照片,完成表格:

[解析]  代表性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现代建筑物、文化现象等往往是定位的重要线索。如法国的艾菲尔铁塔、凯旋门,广州的五羊雕塑,洛阳的龙门石窟,云南西双版纳的竹楼、泼水节等。该题主要是根据河流在城市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设计的,给出两幅中外著名城市景观照片,完成表格。从照片中不难看出分别有艾菲尔铁塔、外滩建筑群和黄浦江。根据图中这些特殊的地理事物进行定位该题考查的知识点包括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城市等,我国的地形、气候、河流及水文特征、城市,以及河流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

巴黎
上海
塞纳河
大西洋(或英吉利海峡)
黄浦江
长江
巴黎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温带海洋性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河流在夏秋季节出现明显的汛期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
提供水源  便于航运   发展旅游业
 

[例5]  古人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大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据此和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试题详情

3.盐场离B处最近,故海水应从B处引入。海滨浴场应建在平坦广阔的海滩地区,故选择C处;深水港应选在等深线密集且为海湾的地区,故选在D处,F处靠近港口,交通便利,便于原料和产品运输,故建议发展工业。

试题详情

2.根据图中等高线特征,从土地利用方向上讲,北部200米以上坡地易发生水土流失,故发展水土保持;100-200米地海拔较低,但坡度稍大,以亚热带经济作物为宜;100米以下地形平坦,气候优越,应发展粮食作物和蔬菜,在沿海地区因易受台风、风暴潮等影响,应发展防护林.

试题详情

1.由题干和图提供的信息可知,北回归线穿过本区北部和图中南海,由此判断该区域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图中等高线的特征为北部等高线数值大,而且密集;中间数值小,而且稀疏;南部数值小,但比较密集。因此,该区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此外,海岸线比较长。根据比例尺和人口数据,该区人多地少,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