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7044  217052  217058  217062  217068  217070  217074  217080  217082  217088  217094  217098  217100  217104  217110  217112  217118  217122  217124  217128  217130  217134  217136  217138  217139  217140  217142  217143  217144  217146  217148  217152  217154  217158  217160  217164  217170  217172  217178  217182  217184  217188  217194  217200  217202  217208  217212  217214  217220  217224  217230  217238  447348 

1.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试题详情

读“中国2000年(灰色)和2050年(白色)的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图,完成13-14题:

13.图中可以看出                                                            (   )

    A.男女性别结构不合理加大

    B.2050年孤寡老人男性比女性多

    C.人口数量变化最大的是中年年龄段

    D.2050年的新生人口多于2000年

14.直接可以从图中作出的正确推断是                                             (   )

    A.2050年劳动力缺乏

    B.2050年劳动力过剩

    C.需要赡养的人口数增加

    D.社会经济高度发展

[答案]13.A  14.C

试题详情

    假设某地域内每个居民的重量都相等,则在该地域全部空间平面上力矩达到平衡的点就是人口重心。每当人口分布状况发生变化,人口重心就会有相应的移动。从一个时期人口分布重心的移动轨迹中,可以看出全地域人口分布变化的总趋势。读“我国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迁移示意图”,完成8-9题。

8.下列关于我国人口重心迁移趋势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①表示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迁移,②表示汉族人口重心迁移

    B.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迁移西迁明显

    C.相对于少数民族,汉族人口重心向南迁移趋势明显

    D.人口重心的迁移与经济重心的迁移没有关系

9.我国少数民族分布人口重心大致位于                                            (   )

    A.江南丘陵        B.青藏高原        C.四川盆地        D.东北平原

[答案]8.C  9.C

试题详情

    下图表示台湾省1951年、1991年和2031年(预测)的人口金字塔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依次表示                                                        (   )

    A.1951年、1991年、2031年          B.1991年、2031年、1951年

    C.2031年、1991年、1951年           D.2031年、1951年、1991年

2.从1951年到1991年的人口变化过程能够明显反映台湾省                            (   )

    A.人口出生率下降               B.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

    C.人口死亡率不断上升             D.平均寿命缩短,女性长于男性

[答案]1.B  2.A

试题详情

    下图是某地区人口统计图。完成1-2题。

   

1.1996年该地区人口增长模式是                                                 (   )

    A.“高-高-低”模式                 B.“高-低-高”模式

    C.“低-高-低”模式                  D.“低-低-低”模式

2.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                                                        (   )

    A.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B.中国东部

    C.拉丁美洲                      D.亚洲中部

[高考考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解析]从图表中可以读出,1996年该地出生率越为1.2%(低于1.5%),死亡率约为0.7%,自然增长率约为0.4%,属于“低-低-低”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

[答案]1.D

[解析]中国东部,如浙江等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已基本步入“低-低-低”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而其他三地经济相对落后,还未步入“低-低-低”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

[答案]2.B

试题详情

图1、图2分别是某市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金字塔示意图。  该市的平均期望寿命已提高到78岁。完成1-2题。

1.图1反映的该城市人口增长模式是                                              (   )

    A.“高-高-低”模式             B.“高-低-高”模式

    C.“高-高-高”模式             D.“低-低-低”模式

2.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相比                                                    (   )

    A.劳动力数量较少              B.劳动力比重较大

    C.性别构成较合理              D.年龄构成较轻

[答案]1.D  2.C

试题详情

    图10为“200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迁移示意图”。人口净迁入区是指迁入人口数大于迁出人口数的区域;反之,为人口净迁出区。读图回答23-24题。

23.关于我国不同地区人口迁移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西南地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B.西北地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C.东南沿海地区为人口主要迁入区        D.东北地区为人口主要迁出区

24.主要因资源开发而引起人口净迁入的省级行政区有                                (   )

    A.山西          B.江苏         C.新疆         D.黑龙江

[高考考点]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举例说明)。

[答案]23.AC

[解析]本题提供“200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迁移示意图”,考查:人口迁移--中国的人口迁移。图中给出我国2000年各省区人口迁入人口数和迁出人口数,可得出是各省属净迁入还是净迁出。

    第23题:分析不同地区人口的迁移情况。A、关键要知道西南地区位于云、贵、川、渝三省一市,广义的大西南还包括西藏自治区。对应图中的省份,A正确。B、同样道理,要知道西北地区包含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陕西5个省区,注意;西部大开发,新疆迁入人口较多,综合判断B说法错误。C、东南沿海地区为人口净迁入区,看图一目了然。D、东北地区包含黑、吉、辽,读图分析为净迁入区。该小题只要细心读出柱的“高矮”。

[答案]24.AC

[解析]设问有两层意思,一必须是人口净迁入的省级行政区,黑龙江净迁出,排除D选项。二是依托资源的开发。江苏因经济发达,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但资源短缺,排除B选项。山西与新疆分别是在煤炭和油气资源的开发,而吸引人口的迁入的。

试题详情

表1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6-7题。

6.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   )

    A.从发展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7.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   )

    A.更高的社会地位                    B.更多的休闲时间  

    C.更高的收入                        D.更优的自然环境

[高考考点]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举例说明)。

[答案]6.A

[解析]从表中看出迁出国都是发展中国家,迁入国都是发达国家;迁入国南北半球、东西半球都有,迁入国和迁出国都是沿海国家。

[答案]7.C

[解析]目前的移民外迁主要是劳务输出,主要动因是寻求更高的收入。

试题详情

    右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读右表完成3-4题。

3.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0年                                                   (   )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

    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

    C.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

    D.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

4.该城市是                                                                 (   )

    A.南京         B.深圳         C.西安       D.沈阳

[高考考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分析)。

[答案]3.D

[解析]人口增长率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自然增长高低取决于出生率-死亡率。本题中出生率看0-14岁人口比率,死亡率看65岁以上人口比率,人口机械增长看人口迁移(迁入-迁出)。A1982-200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在下降,到2000年8.5-1.11=7.39%,虽然也较高,但不算很高的,所以A错;B人口出生率(0-14岁人口比率)不断下降(35.27%→8.5%),B也错;C人口出生率(0-14岁人口比率)大幅度降低,是对的,但后半句“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是错的,因为表中65岁以上人口比率(6.37→1.11)也是在下降。D 人口增长率看总人口的增长(35万→701万)确实很高,从前面分析人口自然增长不高,那么就是机械增长高,所以D对。

[答案]4.B

[解析]从上一题知道人口增长主要是由人口迁入造成,表中还反映一个问题就是人口在80年代后尤其是90年代人口增长速度很快,说明是一个因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化城市,所以深圳这个就是因改革开放而迅速发展的城市才符合,南京和西安都是早发展起来的城市,很早就超过百万,沈阳作为重工业城市,是个稳步发展的城市。

试题详情

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图8)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图9),回答17-18题。

17.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   )

    A.总量呈下降态势                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

    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

18.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的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   )

    A.1990年以前                 B.1990-2000年之间

    C.2000-2004年之间               D.2004年以后

[高考考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分析)。

[答案]17.B

[解析]该题也是考查读图能力,具体说就是对地理曲线图和柱状图的判读和分析能力。考查的知识点是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

    人口的自然增长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由图8可知,该省的人口出生率逐渐下降,死亡保持在较低水平,但出生率一直比死亡率高,所以该省人口总量一直呈增长态势,增长多少还与人口基数有关。在1990年,该省人口出生率高(约24%0),死亡率低(约7%0),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模式是传统型。到2000年以后,该省人口增长出现了低出生率(约11%0),低死亡率(约7%0),低自然增长率(约4%0)的特点,属于现代型。

[答案]18.B

[解析]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可以获取进入老龄社会的标准有2条:≥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的人口达7%。结合图9可知,判断该省是否进入老龄社会应看第2条标准。在1990年该省≥65岁的人口达5.59%,尚未进入老龄化社会;而在2000年该省≥65岁的人口达7.47%,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那么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应在1990-2000年之间。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