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7091  217099  217105  217109  217115  217117  217121  217127  217129  217135  217141  217145  217147  217151  217157  217159  217165  217169  217171  217175  217177  217181  217183  217185  217186  217187  217189  217190  217191  217193  217195  217199  217201  217205  217207  217211  217217  217219  217225  217229  217231  217235  217241  217247  217249  217255  217259  217261  217267  217271  217277  217285  447348 

17.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修建公路和铁路的最大限制坡度。

交通运输干线类型
最大限制坡度
公路
7%-9%
铁路
3%

材料2:交通线示意图。

(1)与平原比较,山岳相对高度比较大,地形崎岖,对交通运输  的选择、交通运输  的分布和延伸方向影响比较大。

(2)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以  为主,原因是              

(3)若该地选择了山岳地区主要的交通线,那么从交通线示意图看,在a、b两处弯曲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a处  ,理由                            

b处  ,理由                           

(4)该交通线绕道经过甲、乙两地,原因是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 答案

试题详情

1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处地貌是  地貌,它是由 

作用形成的;这种地形在  地区常常见到。

(2)甲、乙、丙三处易出现涌泉的是  

(3)试在下图中绘出丙处地下岩层和地貌的形成演变过程并加以说明。

试题详情

15.在山区,一般优先发展公路而不是铁路,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铁路运输量少        B.公路运输装卸方便

C.公路运输成本低       D.修建公路成本低,难度小

试题详情

 宁西铁路东起南京,西至西安,途经五个省,总长1 075千米,是我国跨世纪铁路建设中一条横贯东西的铁路干线。下图为宁西铁路经某地形区的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铁路选择在图中地形区通过,主要原因是                ( )

A.该部位为山脊,地势较高      B.该部位为山谷,工程量较小

C.该部位为鞍部,地势较低      D.该部位岩层松软,易于开挖

14.为防止图中切坡处滑坡、崩塌,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

A.砌石护坡     B.植树造林      C.种花植草       D.修建梯田

试题详情

 (2010·淄博一模)读下图,完成10-12题。

10.按照发生的顺序,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②①③

11.图中所示的地理现象,可能位于                    ( )

A.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张裂地带     B.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地带

C.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的碰撞地带     D.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的张裂地带

12.图中所示的地理现象,可能是                     ( )

①裂谷 ②海岭 ③山系 ④海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试题详情

 下图中,①②③④表示岩层的新老关系是由老到新。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P处属于                                         ( )

A.断层   B.海岭    C.背斜      D.向斜

9.图中,M处属于                                       ( )

A.冲积平原      B.冲积扇     C.“U”形谷      D.谷地

试题详情

 下图是某地岩层水平分布图。据图回答6-7题。

6.下列四幅剖面图中与沿中间剖面线的剖面图一致的是           ( )

7.图中甲处地形与地质构造的组合正确的是                ( )

A.山谷--背斜     B.山脊--向斜   C.山谷--向斜    D.山脊--背斜

试题详情

 下图为某地沉积岩层剖面图,读图回答4-5题。

4.下列关于该地岩层结构形成过程的描述中,最合理的是           ( )

A.沉积-褶皱-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

B.沉积-断裂-褶皱-沉积-侵蚀-下沉-沉积

C.褶皱-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

D.褶皱-断裂-侵蚀-沉积

5.关于①、②、③、④四地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

B.②处构造是由于外力作用形成的

C.④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

D.如果要修建隧道①处最为理想

试题详情

 (2010·海淀模拟)读下面的地质剖面图,回答1-3题。

1.图中①处河谷的成因是                                ( )

A.向斜构造向下弯曲形成           B.背斜构造顶部遭侵蚀形成

C.陡坡地带流水侵蚀力较强形成        D.断层地带岩层破碎易遭侵蚀形成

2.图中③处的岩石最有可能是                      ( )

A.花岗岩    B.大理岩      C.砂岩        D.砾岩

3.图示地段发生过的地质作用不能确定的是                         ( )

A.水平拉伸作用      B.岩浆活动     C.变质作用      D.沉积作用

试题详情

16.解析:本题考查青藏高原的地质作用及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提取、分析与探究问题的能力。青藏高原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喜马拉雅山是一座典型的 褶皱山。由于位于两板块的交界地带,因此这里地壳活动频繁,地热资源丰富。

答案:(1)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还在继续,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引起的挤压力使青藏高原移动。

(2)在地质上受地壳的弯曲隆起、断裂、上升或下沉、造山运动等多方面影响,对于生活更为直接的影响则是地震活动的增加,形成较为丰富的地热资源等。

(3)地壳厚的地方地势高,地壳薄的地方地势低 青藏高原上的山脉海拔虽然很高,但相对于青藏高原面的高度较低。

(4)冰川侵蚀

(5)流水侵蚀作用 水能、地热能、太阳能、生物资源等

(6)沉积岩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