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7072  217080  217086  217090  217096  217098  217102  217108  217110  217116  217122  217126  217128  217132  217138  217140  217146  217150  217152  217156  217158  217162  217164  217166  217167  217168  217170  217171  217172  217174  217176  217180  217182  217186  217188  217192  217198  217200  217206  217210  217212  217216  217222  217228  217230  217236  217240  217242  217248  217252  217258  217266  447348 

解析:(1)河流在上、中游一般以流水侵蚀为主,地貌上多形成V型河谷;而在下游多以流水沉积和侧蚀为主,地貌上多表现为河道较宽、且河床较浅;据此可判断上、中、下游。(2)图中B河段南岸较陡,题中信息提示该河自西向东流,说明河流侵蚀右岸,是受地转偏向力右偏的结果。(3)建坝要考虑地基、水能多少。C处为背斜构造,无断层出现,地基较坚固;同时处在河流的中游地带,一般地势落

差较大,且水量较丰富,是理想的建坝位置。(4)河流上游一般地势较陡峭,森林主要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若森林被破坏,一般会出现水土流失,从而河流含沙量增加;同时涵养水源功能下降,会使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而河流含沙量增大会淤积河床,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会使洪峰更高,这样必然增加洪涝几率和损失程度。

答案:(1)上 下 中

(2)北 河流的南岸(右岸)侵蚀较深,北岸(左岸)以堆积为主,地转偏向力向右偏

(3)C 背斜构造,大坝地基坚固;位于山区向平原的地形过渡处,河流落差与流量都较大

(4)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地下水补给量减少,河流含沙量增加;水土流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

试题详情

7.解析:乙图中T岸为侵蚀岸,P岸为沉积岸;甲图中,凹岸为侵蚀岸,凸岸为堆积岸;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答案:C

8-10解析:由图中等高线状况分析,此地貌分布在山前,地势较平坦,是由多条季节性河流冲出山口后流速下降,河流所携带的砾石、泥沙等沉积形成的冲积扇。依据海拔高度及季节性河流分布分析,图示地貌只可能分布在四个选项中的塔里木盆地。由于是季节性河流携带砾石、泥沙冲积而形成,所以在冲积扇地貌区如果河流径流量突增,常常会发生泥石流灾害。

答案:8.B 9.C 10.D

11-13:解析:第11题,图中所示怒江河段为上游河段,多峡谷。第12、13题,高原地区聚落大多分布在深切河谷的河漫滩平原上,其原因是地势低,气候温暖,且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答案:11.A 12.B 13.A

试题详情

6.解析:图中河流边滩是由于流水沉积而成,河床中较陡的河岸主要是由于流水的侵蚀而成。

答案:A

试题详情

3.解析:河口三角洲地区聚落沿河发展,形成沿河聚落带。

答案:D

4-5:解析:②处以上流经山区,河床是“V”型。②处可能形成冲积扇,最有可能形成较大的聚落。

答案:4.D 5.B

试题详情

2.解析:华北平原是冲积平原,是河流的堆积地貌;而黄土高原的沟壑、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是流水侵蚀的结果。台湾岛是大陆岛。

答案:C

试题详情

1.解析:河口三角洲是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携带的泥沙堆积在河口前方而形成。

答案:C

试题详情

14.(2010·苏州调研)下图中的三幅小图为某自西向东流的河流上、中、下游三个不同河段处的河床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内容。

(1)判断三处河床剖面所处的位置:

A位于    游;B位于    游;C位于    游。、

(2)该河位于  半球,判断理由          

(3)若在该河干流建一水电站,位置比较合理的坝址应选在A、B、C三处的  处。理由               

(4)简述上游森林资源的重要环境功能,分析该地森林过度采伐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

第四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答案

试题详情

 2008年10月26日开始,西藏山南地区出现罕见的持续暴雪天气,截至31日下午,5地19县的暴雪灾害,已造成10人死亡,3 000多人、14万余头牲畜被困。读图,回答11-13题。

11.图中所示的怒江河段,常见的河流地貌是                      ( )

A.峡谷      B.三角洲      C.河漫滩平原        D.沙丘

12.西藏山南地区聚落主要分布在                           ( )

A.半山腰      B.狭窄河漫滩平原    C.三角洲平原       D.高山顶部

13.西藏山南地区聚落分布的成因                           ( )

A.河谷地势低,气候温暖       B.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

C.半山腰降水丰富         D.便捷的内河航运及海上运输

试题详情

 读图,完成8-10题。

8.图中所示的地貌类型属于      

A.三角洲平原

B.冲积扇平原

C.山麓沙丘

D.河流沿岸冲积平原

9.图示的地貌可能分布在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东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青藏高原

10.该地貌类型最易引发的地质灾害是                        ( )

A.地震      B.水土流失      C.滑坡        D.泥石流

试题详情

 (2010·江苏启东中学检测)下图为河流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图示河流地貌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河流的                       ( )

A.侵蚀作用      B.搬运作用     C.溶蚀作用      D.风化作用

7.乙图所示地形剖面对应甲图中的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④①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