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10594  410602  410608  410612  410618  410620  410624  410630  410632  410638  410644  410648  410650  410654  410660  410662  410668  410672  410674  410678  410680  410684  410686  410688  410689  410690  410692  410693  410694  410696  410698  410702  410704  410708  410710  410714  410720  410722  410728  410732  410734  410738  410744  410750  410752  410758  410762  410764  410770  410774  410780  410788  447348 

7.从文言句式看,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②而良人未之知也

    ③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             ④且西伯,伯也

    A.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也相同。    B.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不同。

    C.①句与②句不同,③句与④句相同。     D.①句与②句不同,③句与④句也不同。

试题详情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皆欲赴于王                  B.亦反其本矣       

    C.见狱吏则头地                 D.网罗天下放旧闻   

试题详情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王不王,是折枝类也。           B.吾老,以及人之

    C.独乐乐,与人乐,孰?           D.天油作云,沛下雨。

试题详情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             诸:兼词,相当于“之乎”。

    B.及在阱之中                  槛:栏杆

    C.勿为过                   幸:希望

    D.之而不见所畏焉                就:动词,接近,走近。

试题详情

3.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历代统治者如此垂青关羽,给他追加一个个尊贵的谥号,无非是希望自己的臣子能够见贤思齐,也像关羽效忠蜀汉一样效忠自己。

    B.虽然中消协“叫停”一次性餐具收费已半月有余,但“叫停令”并未立竿见影,不少餐饮商家仍在未明示的情况下仅提供收费餐具。

    C.什么样的记忆才不会被时间风化?肯定是那些在人生路上烙下深刻印记的经历,或者是民族发展中刻骨铭心的事件。

    D.在向高考冲刺的紧张阶段,备考复习缺乏通盘考虑,目无全牛,顾此失彼,这是许多高三同学复习收获不大的重要原因。

试题详情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久久为功        游刃有余            昙花一显          骄奢淫逸

    B.囊中羞涩         飞扬跋扈            学负五车          高山仰止

    C.庖丁解牛         拨乱反正            青面獠牙          洋洋洒洒

    D.一杯黄土        狂放不羁            欺世盗名          众目昭彰

试题详情

1.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锃亮/憎恶      创伤/悲怆          殉职/徇私舞弊     

    B.军饷/晌午       荠菜/觊觎          咯血/恪守不渝

    C.恸哭/恫吓       毗邻/睥睨          拮据/佶屈聱牙

    D.偌大/诺言      肄业/翌日          对峙/恃才傲物

试题详情

1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一个国家或民族要得到世界的广泛尊重,和谐的文化传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B.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和合”思想,“和合”并举,就是和谐、协调与合作。

    C.“和合”思想既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又把具有差异性的事物有机地结合成了一体。

    D.唐代“贞观之治”、清代“康乾盛世”、中国倡导的“和谐世界”理念,都受到了传统文化“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启示。

试题详情

10.下列说法,不属“和合思想”作用的一项是                           (   )

    A.“和合思想”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设定自己的价值原则,构建和谐、秩序的社会的理论基础。

    B.秦汉以后,“和合”思想普遍渗透于诸子百家的思想之中,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人文精神和核心价值观。

    C.正是由于“和合”思想的影响,中华文化才最终实现了与众多外来文化的和睦共处、和谐发展。

    D.“和合”思想必将会使中国更好地融入世界,会对推动全球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

试题详情

9.下列关于“和合”思想的论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礼之用,和为贵”, 孔子认为“和”是做人处事的重要标准, “和”即“和谐”。   

    B.“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认为要办成任何事情,和谐与合作最重要。

    C.荀子说:“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和”与 “礼”的本质是一致的。

    D.“和”是维持“礼”稳定的重要手段。“和”是一种政治手段,是先秦儒家重要的政治价值观。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