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61681  161689  161695  161699  161705  161707  161711  161717  161719  161725  161731  161735  161737  161741  161747  161749  161755  161759  161761  161765  161767  161771  161773  161775  161776  161777  161779  161780  161781  161783  161785  161789  161791  161795  161797  161801  161807  161809  161815  161819  161821  161825  161831  161837  161839  161845  161849  161851  161857  161861  161867  161875  447090 

13.据媒体报道,2008年5月8日9点18分,奥运祥云火炬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冲顶过程中,一朵白云始终停留在珠峰上空。火炬点燃不久,一道彩虹在珠峰上空出现。有人以此为内容,展开想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做了一副对联,请写出下联。(3分)

珠峰白云含情迎圣火吉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12.下面是一封求职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三处用词不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3分)

日前惠顾贵社网站,得知招聘编辑的消息,我决定应聘。我是广天学院新闻专业2008届本科毕业生,学习成绩优秀,身体健康,表达能力强。现寄上我的相关资料,如有意向,可尽快与我洽谈。

(1)将     改为      ;(2)将      改为      

(3)将     改为     

试题详情

10.某中学校刊的一个栏目选定了以下四篇文章,请你为该栏目拟一个恰当的话题。要求:参照下列任一题目的结构进行概括,不超过15字。(3分)

20080925
 
    ①《诚信为你带来幸运》          ②《善良是你快乐的源头》

    ③《节俭使你安稳无忧》          ④《宽容让你成大器》

答:                                   

试题详情

(二)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4.下列不全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 )

    ①虽有槁暴            ②君子生非异也      ③声非加疾也

    ④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⑤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⑥赢粮而景从

    ⑦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④⑤⑥⑦      D.⑤⑥⑦

5.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非能也(游水)          其圣人也远矣(低于)

    B.而闻者(清楚)          士大夫之(类)

    C.而学于师(以……为耻)      而江河(横渡)

    D.吾尝而望矣(提起脚后跟)     今之众人(许多人)

6.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巫医乐师百工人              欲人无惑也难矣

    B.非能水也,绝江河             小学大遗

    C.授之书而习句读者            今智乃反不能及

    D.其身也,则耻师焉             而耻学

7.下列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8.下列分析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韩愈在批判士大夫之族不肯从师学习时,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不齿相师作对比,无意中流露出了对底层劳动者的轻视。

    B.韩愈认为“句读之师”与“传道解惑之师”是有区别的,从师而学则前者“小”而后者“大”。

    C.《劝学》选段中用喻证法论证了要学习更要思考的道理,而《师说》选文中用了对比法论证“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现象和原因。

    D.荀子认为学习者要“善假于物”,韩愈强调要“从师而学”,从某种意义上讲,“从师而学”也是一种“善假于物”。

9.翻译下列文言句子。(8分)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译文:                                   

(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译文:                                   

试题详情

(一)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知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试题详情

3.选出对下列一首现代诗分析错误的一项(3分)                         ( )

也  许

葬歌

闻一多

也许你真是哭得太累, 也许,也许你要睡一睡, 

那么叫夜鹰不要咳嗽。 蛙不要号,蝙蝠不要飞,

不许阳光拨你的眼帘, 不许清风刷上你的眉, 

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 撑一伞松荫庇护你睡,

也许你听这蚯蚓翻泥, 听这小草的根须吸水, 

也许你听这般的音乐 比那咒骂的人声更美; 

那么你先把眼皮闭紧, 我就让你睡,我让你睡, 

我把黄土轻轻盖着你, 我叫纸钱儿缓缓的飞。

    A.闻一多提出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新格律诗理论主张,但“三美”在《也许》一诗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B.“也许”含有假设、不肯定的意思,由于作者深爱女儿,不愿意承认她真的死了,因此诗人以“也许”为题,并多次重复“也许”一词,用来安慰自己,以寄托哀伤之情。 

    C.人们是听不见蚯蚓翻泥,草根吸水的声音的,而诗人想象女儿听得见,而这些大自然的声音是比“咒骂的人声”更美的音乐。这句诗表达诗人对当时黑暗腐败的社会的愤慨。

    D.在第二节中,诗人进一步以深挚的爱心,为不幸的女儿呼唤着宁静的环境。 虽然全诗没有悲伤的字眼,但作者努力抑制住悲痛的心情,用间接抒情的方法把悲痛升华为对女儿虽死犹生,呵护备至的感情表现出来。

试题详情

2.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3分)                ( )

    A.东吴屡次讨要荆州未果,遂采用鲁肃之计,设下鸿门宴,邀关羽来吴国赴宴。关羽轻驾小舟,只带领十几个随从赴宴。席间关羽借与鲁肃多年未见而叙旧为由,拉着鲁肃不放手,实则以鲁肃为人质。埋伏的刀斧手见鲁肃被困,不敢轻易下手,关羽因此安全脱身。(《三国演义》)

    B.觉新与表妹钱梅芬青梅竹马,但梅的母亲和觉新的继母周氏在牌桌上有了意见,就拿拒婚来报复。觉新屈从于父亲的意志与瑞珏结婚。不久,梅出嫁,不到一年便守寡回到娘家。军阀开战,梅跟着张太太和琴来高公馆避难,与觉新重逢,两人都不能忘情。在矛盾痛苦中,钱梅芬不久抑郁成疾,吐血而死。这个爱情悲剧真是令人扼腕。(《家》)

    C.宝玉挨打,被抬回怡红院。宝玉恍惚听到悲泣之声,看是宝钗,又心疼她暑天跑来看他。而宝钗万般言语无从说出,只一句“你从此可都改了罢”,表达了无限感情。

(《红楼梦》)

    D.克罗德曾是一个虔诚的教士,一度恪守禁欲主义教规,但爱斯美拉达的出现在他死寂的心灵中引燃起熊熊的爱欲之火,他开始不停地跟踪艾斯美拉达,指使卡西莫多劫持她,并刺伤与之幽会的弗比斯,使爱斯美拉达因而被捕和判罪。他气急败坏,一再重复“谁也别想得她”,并最终使爱斯美拉达遇害。但事后不久他也跳楼而死了。(《巴黎圣母院》)

    E.老葛朗台不管作为守财奴,还是作为精明狡猾的商人,都显得特别没有人性。他在家庭生活中锱铢必较,平日连多用一块糖,多点一根蜡烛也不许可。因为害怕财产的流失,女儿到了23岁他也没想要给她相亲,而当公证人克罗旭一家和银行家台格拉桑一家为娶欧也妮暗相争斗时,葛朗台却将计就计,利用女儿作诱饵,从两边捞到好处。(《欧也妮·葛朗台》)

试题详情

1.选出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正确的一项(3分)                           ( )

    A.脊髓(suǐ)     澄(chéng)澈     耸(sǒng)惧       差(chā)强人意

    B.勉强(qiáng)   炮(páo)烙       谄(chǎn)媚       汗流浃(jiá)背

    C.啮(niè)啃     嗜(shì)好       墙垣 (yuán)     重蹈覆辙(zhé) 

     D.脚踝(huái)    绰(chuò)约      晕炫(xuàn)      天衣无缝(fèng)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