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61929  161937  161943  161947  161953  161955  161959  161965  161967  161973  161979  161983  161985  161989  161995  161997  162003  162007  162009  162013  162015  162019  162021  162023  162024  162025  162027  162028  162029  162031  162033  162037  162039  162043  162045  162049  162055  162057  162063  162067  162069  162073  162079  162085  162087  162093  162097  162099  162105  162109  162115  162123  447090 

5.对下列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沁园春·长沙》:“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以设问结尾,表现主宰民族命运的壮志豪情,艺术地回答了上阕提出的“谁主沉浮”的问题。

   B.《我的四季》:“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一一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说明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C.《乡土情结》:开头引用王维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用问句表达对梅花的思念,与宋之问的“近乡情更怯”有异曲同工之妙。

   D.《我心归去》:“即使能活得好,我就那么在乎法国的面包和雷诺牌汽车?”。用借代和反问的手法表明自己并不那么看重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

试题详情

4.下列诗句朗读节奏错误的一项是

   A.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C.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D.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试题详情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一只早年间日日提醒人们的大红公鸡,一条老死窝中的黑狗……是否也与一粒土一样归于__________。

   (2)倒不是我特别害怕_________,而是惦念亲人。

   (3)此后要许多年不可能在林间的甬道上__________了,不可能从这样的森林中遇见湖水了。

     (4)孩子,坦率地说,我无法__________对你的期望,我虽不致横蛮专制到干涉你对“志愿”的选择,但也实在希望你能考进大学。

     A.沉寂  孤寂  徜徉  抑制             B.孤寂  沉寂  徜徉  遏制

     C.沉寂  孤寂  徘徊  抑制              D.孤寂  沉寂  徘徊  遏制

试题详情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寥廓     戕害     搭讪     得失具亡     安土重迁

     B.惆怅     琐碎     点缀     血脉相承     安捺不住

     C.清澈     磕绊     商榷     谛听鸟鸣     漂泊天涯

     D.眩耀     懊恼     陶冶     炊烟袅袅     方兴未艾

试题详情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灰(jìn)      (gē)守      肴(zhuàn)       (qiú)劲有力

     B.迷(wǎng)     桑(zǐ)      悲(chuàng)      自怨自(yì)

     C.(zhēn)别     (qiáo)首     浩(miǎo)           熠(xī)生辉

    D.粗(kuàng)   饿(piǎo)      吞(shì)         风光(yi)旎

试题详情

24.请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对象,并以此为题写一篇议论文。(60分)

   与______________同行

   要求:自主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试题详情

23.从全文看,第⑦段写邻人笛声的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2.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两句话的含义。(4分)

   (1)断断续续的冗长的曲调在高远的天际苍凉的飘逸,就像夜晚山野间流动的一束萤火。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迷蒙的细雨濡润着漂泊的灵魂,我在意念中找寻牧人的歌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1.在歌如海潮的时代,高原的“花儿”有什么特点?请分条概括。(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