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61718  261726  261732  261736  261742  261744  261748  261754  261756  261762  261768  261772  261774  261778  261784  261786  261792  261796  261798  261802  261804  261808  261810  261812  261813  261814  261816  261817  261818  261820  261822  261826  261828  261832  261834  261838  261844  261846  261852  261856  261858  261862  261868  261874  261876  261882  261886  261888  261894  261898  261904  261912  447090 

2.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CH3COOH    B.Cl2        C.NH4NO3   D.CO2

试题详情

1. 氨水中所含有的分子和离子有

①NH4+      ②H2O   ③NH3   ④NH3·H2O    ⑤H+   ⑥OH-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试题详情

15.(13分)北京时间9月27日16时34分,在发射升空43个小时后,神舟七号接到开舱指令,中国航天员开始了中国人第一次舱外活动。中国人的第一次太空行走共进行了19分35秒。期间,翟志刚与飞船一起飞过了9165公里。这意味着,翟志刚成为中国“飞得最高、走得最快”的人。地球半径R取6400Km。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试估算飞船离地面的高度。(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试估算飞船在轨道上运行时间的向心加速度。(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6(17分).如图7所示,一光滑斜面与竖直方向成α角,一小球有两种方式释放;第一种方式在A点以速度平抛落至B点;第二种方式是在A点松手后沿斜面自由下滑,求:(1)AB的长度多大?(2)两种方式到B点,平抛的运动时间为,下滑的时间为等于多少?(3)两种方式到B点的水平分速度之比和竖直分速度各是多少?

试题详情

13.(9分)某同学在物理学习中记录了一些与地球、月球有关的数据资料如下:

   地球质量

地球半径R=6400km,月球半径r=1740km,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0=9.80m/s2,

   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1.56m/s2,

   月球绕地球转动的线速度v=1000m/s,

   月球绕地球转动一周时间为T=27.3天,

   光速C=2.998×105km/s,

1969年8月1日第一次用激光器向位于天顶的月球表面发射出激光光束,经过约t=2.565s接收到从月球表面反射回来的激光信号。

该同学想利用上述数据估算出地球表面与月球表面之间的距离s,请你利用上述条件,帮该同学设计估算方法。不要求算出具体数据,只需要将最终答案用上述条件中的字母表示出来即可,至少提出两种方法。

14(9分).一人用一根长1m,只能承受46N的绳子,拴着一个质量为1kg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已知转轴O离地6m,如图6所示,要使小球到达最低点时绳断,求小球到达最低点的最小速率及此条件下小球落地点到O点的水平距离。

试题详情

12.图5是根据平抛运动的原理设计“测定弹射器弹丸出射时的初速度”的实验方案。已提供的实验器材为:弹射器(如图含弹丸),铁架台(有铁夹)。

  (1)安装弹射器时应注意           

  (2)还需要的实验器材:                 

  (3)实验中需测量的物理量:               

  (4)说出一种减小误差的方法:                  

试题详情

11.(5分)如图4所示,一个半径为R质量为M的半圆形光滑小碗,在它的边上1/4圆弧处让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自由滑下,碗下是一台秤,当滑块在运动时,台秤的最大读数是       。

试题详情

10.在水平面上有A、B两物体,通过一根跨过滑轮的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现A物体以vA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当绳被拉成与水平面夹角分别为α、β时(如图3所示),B物体的运动速度vB为(绳始终有拉力)       (   )

   A.vAsinα/sinβ      

   B.vAcosα/sinβ

   C.vAsinα/cosβ      

   D.vAcosα/cosβ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试题详情

9.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进人预定轨道绕地球自西向东作匀速圆周运动,运行轨道距地面343Km.绕行过程中,宇航员进行了一系列科学实验,实现了我国宇宙航行的首次太空行走.在返回过程中,9月28日17时30分返回舱主降落伞打开,17时38分安全着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飞船做圆周运动的圆心与地心重合

   B.载人飞船轨道高度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高度

   C.载人飞船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略大于第一宇宙速度7.9km/s

   D.在返回舱降落伞打开后至着地前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

试题详情

8.据报道,美国和俄罗斯的两颗卫星2009年2月10日在太空相撞,相撞地点位于西伯利亚上空约805km处。相撞卫星的碎片形成太空垃圾,并在卫星轨道附近绕地球运转,国际空间站的轨道在相撞事故地点下方434km处。若把两颗卫星和国际空间站的轨道均看作圆形轨道,上述报道的事故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这两颗相撞卫星相撞前是一前一后运行在同一轨道上

   B.两颗卫星相撞时加速度不同

   C.两相撞卫星的运行速度均大于国际空间站的速度

   D.两相撞卫星的运行周期均大于国际空间站的运行周期

试题详情

7.自1957年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后,迄今人类向太空发射的航天器已经超过4000枚.它们进入轨道后,有的因失去时效而报废,有的因出现故障而失灵,但都仍旧在太空漫游,形成了大量的太空垃圾.在太阳活动期,地球大气会受太阳风的影响而扩张而使一些在大气层外绕地球飞行的太空垃圾被大气包围,而开始向地面下落。大部分太空垃圾在落地前已经燃烧成灰烬,但体积较大的太空垃圾则会落到地面上,对人类造成危害。太空垃圾下落的原因是        (   )

   A.大气的扩张使垃圾受到的万有引力增大而导致下落

   B.太空垃圾在燃烧过程中质量不断减小,根据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向心加速度不断增大,由此导致下落

   C.太空垃圾在大气阻力作用下速度减小,做圆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将小于实际的万有引力,过大的万有引力将垃圾拉向了地面

   D.太空垃圾的上表面受到的大气压力大于其下表面受到的大气压力,这种压力差将它推向地面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