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61715  261723  261729  261733  261739  261741  261745  261751  261753  261759  261765  261769  261771  261775  261781  261783  261789  261793  261795  261799  261801  261805  261807  261809  261810  261811  261813  261814  261815  261817  261819  261823  261825  261829  261831  261835  261841  261843  261849  261853  261855  261859  261865  261871  261873  261879  261883  261885  261891  261895  261901  261909  447090 

2.D  解析:由题意知,小石子、实谷粒和瘪谷及草屑在离开“风谷”机时具有相等的初速度,空气阻力可视为相差不大,但小石子和实谷粒的密度较大,空气阻力对密度较大的物体影响小,故小石子的速度变化最小,飞行得最远,瘪谷速度变化最大,飞得最近。

试题详情

1.ACD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瞬间性,A项正确;合外力一旦变小,加速度一定随之变小,但是速度不一定变小,物体的速度可能变小,也可能变大,所以C项正确,多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只改变其中一个力,合力要发生改变,加速度也变化。

试题详情

16.(14分)图示为仓库中常用的皮带传输装置示意图,它由两台皮带传送机组成,一台水平传送,A、B 两端相距3m ,另一台倾斜,传送带与地面的倾角θ= 37°, C、D 两端相距4.45m , B、C相距很近.水平部分AB 以5m/s的速率顺时针转动.将质量为10 kg 的一袋大米放在A 端,到达B 端后,速度大小不变地传到倾斜的CD 部分,米袋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试求:

  (1)若CD 部分传送带不运转,求米袋沿传送带所能上升的最大距离.

  (2)若要米袋能被送到D 端,求CD 部分顺时针运转的速度应满足的条件及米袋从C 端到D 端所用时间的取值范围.

20080801
 
参考答案

试题详情

15.(12分)如图所示,一质量M=50kg、长L=3m的平板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平板车上表面距地面的高度h=1.8m。一质量m=10kg可视为质点的滑块,以v0=7.5m/s的初速度从左端滑上平板车,滑块与平板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取g=10m/s2。

  (1)分别求出滑块在平板车上滑行时,滑块与平板车的加速度大小;

  (2)计算说明滑块能否从平板车的右端滑出。

试题详情

14.(12分)一汽车行驶时遇到紧急情况,驾驶员迅速正确地使用制动器在最短距离内将车停住,称为紧急制动,设此过程中使汽车减速的阻力与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成正比,其比例系数只与路面有关。已知该车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紧急制动距离为25m;若在相同的路面上,该车以相同的速率在坡度(斜坡的竖直高度和水平距离之比称为坡度)为1:10的斜坡上向下运动,则紧急制动距离将变为多少?(g=10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试题详情

13.(12分)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体重为50kg的我国运动员黄珊汕第一次参加蹦床项目的比赛即取得了第三名的优异成绩。假设表演时运动员仅在竖直方向运动,通过传感器将弹簧床面与运动员间的弹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在计算机上绘制出如图所示的曲线,在前内运动员静止于蹦床上,后开始运动。依据图象给出的信息(),求:

  (1)蹦床运动稳定后的运动周期;

  (2)运动过程中运动员离开弹簧床

上升的最大高度;

  (3)运动过程中运动员的最大加速度。

试题详情

12.(7分)像打点计时器一样,光电计时器也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见计时仪器,每个光电门都是由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组成。当有物体从光电门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现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设计一个“探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合外力、质量关系”的实验,图中NQ是水平桌面、PQ是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1、2是固定在木板上间距为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小车上固定着用于挡光的窄片K,让小车从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窄片K的挡光时间分别为t1和t2。

  (1)用游标卡尺测量窄片K的宽度(如图)d=     m(已知>>d),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t1=2.50×10-2s、t2=1.25×10-2s;

  (2)用米尺测量两光电门的间距为l,则小车的加速度表达式a=         (各量均用(1)(2)里的已知量的字母表示);

  (3)该实验中,为了把砂和砂桶拉车的力当作小车受的合外力,就必须平衡小车受到的摩擦力,正确的做法是________         ______;

  (4)某位同学通过测量,把砂和砂桶的重量当作小车的合外

力F,作出a-F图线。如图中的实线所示。试分析:图

线不通过坐标原点O的原因是            ;

曲线上部弯曲的原因是              .

试题详情

11.(5分)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时,小盘和砝码牵引小车,使小车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

  (1)此实验中可以不测量加速度的具体值,原因是:           .

  (2)通过改变          ,就可以改变小车所受到的合力。

  (3)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分别以     为纵坐标、     为横坐标作图象,这样就能直观地看出其关系。

试题详情

10.如图甲所示,一物块在时刻,以初速度从足够长的粗糙斜面底端向上滑行,物块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时刻物块到达最高点,时刻物块又返回底端。由此可以确定 ( )

A.物体冲上斜面的最大位移

   B.物块返回底端时的速度

   C.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

   D.斜面倾角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20080801
 
 

试题详情

9.如图所示,斜劈A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B恰好沿其斜面匀速下滑.在对B施加一个竖      直平面内的外力F后,A仍处于静止状态,B继续沿斜面下滑.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若外力F竖直向下,则B仍匀速下滑,地面对A无静摩擦力作用

   B.若外力F斜向左下方,则B加速下滑,地面对A有向右的静摩擦力作用

   C.若外力F斜向右下方,则B减速下滑,

地面对A有向左的静摩擦力作用

   D.无论F沿竖直平面内的任何方向,

地面对A均无静摩擦力作用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