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62019  262027  262033  262037  262043  262045  262049  262055  262057  262063  262069  262073  262075  262079  262085  262087  262093  262097  262099  262103  262105  262109  262111  262113  262114  262115  262117  262118  262119  262121  262123  262127  262129  262133  262135  262139  262145  262147  262153  262157  262159  262163  262169  262175  262177  262183  262187  262189  262195  262199  262205  262213  447090 

6. 现测得一本书从第51页到第250页的厚度是5.8mm,则这本书每张纸的厚度为   cm。

试题详情

5.(2003·河南)用皮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如果测量用力拉皮尺,会出现的结果是(   )

A. 测量结果将偏小        B. 测量结果将偏大  

C. 测量结果是正确的       D. 测量结果是错误的

试题详情

4. 用最小刻度是0.1mm的刻度尺去测量一根钢丝的直径,下面对结果记录正确的是(   )

A. 0.63mm   B. 0.063mm   C. 0.630mm   D. 0.063m

试题详情

3. 用如图所示的较厚的刻度尺测木块的长度,其中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试题详情

2. 在测量学生用课桌高度时,下列各种刻度尺中应该优先选择的是(   )

A. 3m长的厘米皮卷尺    B. 20cm长的毫米直尺

C. 1m长的毫米钢卷尺    D. 10cm长的0.1mm的游标卡尺

试题详情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要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有误差    B. 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可消除误差

C. 误差是由于没有遵守操作规则引起的  D. 测量时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试题详情

(三)思维能力拓展

物体受力分析、画示意图

[例5](05年河南省中考·课改卷)如图所示,一气象探测器随气球一起加速上升,请你画出这时探测器的受力示意图。(空气阻力不计)

分析:探测器受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重力,一个是绳对它的拉力。

答案:见下图

拓展延伸:物体向上加速运动,则其受的向上的力大于向下的力。

跟踪巧练1: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的汽车,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出汽车的受力情况。

答案:小车受重力、地面的支持力、地面对小车的摩擦力、小车受的牵引力。如下图。

试题详情

(二)重点难点突破

重点1:力的作用效果

力作用在物体上,可以改变物体的   ,也可以改变物体的  

点拨:运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的变化和速度方向的变化,二者有一变化,都可判断为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如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

[例1] 踢足球时,球被踢飞,说明力能   ;双手拉橡皮筋,看见橡皮筋变长了,说明力能  

分析:球被踢飞,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橡皮筋变长了,是形状发生了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

答案: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

重点2:力的图

(1)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   ,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做力的示意图。

(2)作力的示意图时,在同一图中力越大,则线段应该越长。

拓展: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二者的不同之处是:力的图示要画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而力的示意图只标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

[例2] 如图所示,工人用200N的沿斜面向上的推力,将一个质量为30kg的木箱推上斜面,用力的示意图将木箱受到的重力和推力表示出来(g=10N/kg)

分析:表示出木箱受的推力和重力,作用点在木箱上,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推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

答案:如下图所示。

难点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相互作用力的大小   ,方向相反,作用在   物体上。

(2)一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

思考: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

我们可以用甲弹簧测力计拉乙弹簧测力计,看到的现象是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由此证明以上结论。

[例3] 关于力的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孩推墙时他也受到墙的推力

B. 只有在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C. 人坐在沙发上,沙发凹下去,这表明人对沙发的作用力大于沙发对人的作用力

D. 一个物体也可产生力的作用

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并且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答案:A

难点2:确定物体受力的个数

在作力的示意图时,往往遇到如下情况,“作出物体受力的示意图”,这就要求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出物体受的所有的力。

思考:怎样正确地找出物体的受力情况呢?一要明确被研究的物体,如:粉笔盒放在桌子上作出粉笔盒受力的示意图,被研究的物体是   而不是桌子。二要明确被研究物体受力的个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①地球表面上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②看谁与被研究物体接触,如果接触则看它们之间是否相推、拉、抵、压等作用;③看与接触的物体之间是否作了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若有则还存在摩擦力。

[例4] 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   个力的作用;足球队员将足球踢向空中,足球受到

   个力的作用(空气阻力不计)。

分析:斜面上的物体受重力作用,斜面与物体接触且斜面对物体有一个垂直物体表面向上的压力(支持力),物体相对斜面要向下运动,所以物体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在空中运动的足球,只受到重力的作用(阻力不计)。

答案:3;1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