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41  249  255  259  265  267  271  277  279  285  291  295  297  301  307  309  315  319  321  325  327  331  333  335  336  337  339  340  341  343  345  349  351  355  357  361  367  369  375  379  381  385  391  397  399  405  409  411  417  421  427  435  447090 

 

 

 

 

 

 

 

 

 

 

 

 

 

 

 

试题详情

15.(15分) 如图所示,L为竖直、固定的光滑绝缘杆,杆上O点套有一质量 为m、带电量为-q的小环,在杆的左侧固定一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杆上ab两点到+Q的距离相等,Oa之间距离为h1ab之间距离为h2,使小环从图示位置的O点由静止释放后,通过测量小环到达a的速率与h1的关系为.甲同学认为由上述信息能够判断O点电势小于a点的电势,而乙同学认为无法确定.(1)请问你支持谁的观点,并说明理由.(2)请求出小环到达b点时的速度的大小.

 

试题详情

14.(15分)载人航天飞行已成为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手段。由于地球在不断的自转,因而在发射宇宙飞船或卫星时,可以利用地球的自转以尽量减少发射人造飞船或卫星时火箭所需的燃料,为此,国际社会目前正准备在最理想的地点建立一个联合发射中心.

 (1)这个发射中心应建在何处(供选地点:两极、赤道、纬度45°处)?简述选择理由.

 (2)运载火箭应最终朝什么方向发送(供选方向:东、西、南、北)?简述选择理由.

 (3)今要在该中心发射一颗质量为m的同步卫星,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的质量为M.若要求出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除了以上已知量外还要根据常识知道地球的什么物理量,并用这些量求出该高度.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13.(12分) 将来人类离开地球到宇宙中生活,可以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宇宙村,它是一个圆形的密封建筑,人们生活在圆环的边上.为了使人们在其中生活不至于有失重感,可以让它旋转.设这个建筑物的直径为200m,那么,当它绕其中心轴转动的转速为多少转每秒时,人类感觉到像生活在地球上一样承受10m/s2的加速度? (π=10)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12.(12分)(1)李明与张华采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实验前两人首先用干电池对两极板充电,并保持两极板电量不变,然后将极板A接地,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B与一个灵敏的静电计相接.第一次两人保持极板间距离不变,仅将A极板向上移动,发现静电计指针偏角变大,说明两极板间的正对面积的变化影响了电容C的大小,由此两人得出结论为                                  ;第二次两人保持极板间正对面积不变,仅将A极板向左移动,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时,发现静电计指针偏角也变大,说明两极板间的距离变化影响了电容C的大小,由此两人得出结论为                                ;第三次两人保持极板间正对面积不变,极板间距离也不变,在两板间插入一玻璃片,发现静电计指针偏角变小,说明两极板间的绝缘介质的变化影响了电容C的大小,由此两人得出结论为                     

(2) 李明与张华两人利用上述探究的结论,对实验进行了改动,如图b所示.将一金属棒用绝缘皮包住后与导电液体构成一个电容器,将金属棒和导电液体分别与直流电源的两极相连接,从电容C或导电液与金属棒间的电压U的变化就能反映液面的升降情况。电源接通,若此后电容C减小,反映h         ;电源接通再断开,若此后电压U减小,反映h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3)丙同学采用如图(3)所示实验装置,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平抛运动的部分轨迹,在轨迹曲线上取A、B、C三个点,测量得到A、B、C三点间竖直距离h1=10.20cm,h2=20.20cm,三点间水平距离x1=x2=12.40cm,g取l0m/s2.则物体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              m/s.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