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60119  360127  360133  360137  360143  360145  360149  360155  360157  360163  360169  360173  360175  360179  360185  360187  360193  360197  360199  360203  360205  360209  360211  360213  360214  360215  360217  360218  360219  360221  360223  360227  360229  360233  360235  360239  360245  360247  360253  360257  360259  360263  360269  360275  360277  360283  360287  360289  360295  360299  360305  360313  447090 

23、奥迪A6是“长春一汽”制造的,该企业最早建成投产是在

A、国民党统治时期                B、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C、“一五”计划期间               D、“文革”时期

试题详情

22、在苏联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领导人的政策产生了不同的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列宁直接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B、斯大林领导了苏联的经济建设,使苏联的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二

  C、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是重工业领域,缩短了苏联和美国的经济差距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试题详情

21、苏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二战后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三者的相似之处是:

A、集中全国财力、物力发展经济         B、利用国家政权力量干预经济

C、采用多种形式的国有化政策           D、尽力保持自由企业制度

试题详情

20、“经营者革命”是指

  A、企业经营者改造生产技术           B、企业经营者改革管理制度

C、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企业经营    D、企业所有权易手 

试题详情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8月30日表决通过就业促进法,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法律明确规定,国家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就业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要课题。“大萧条”时期美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实行的主要措施是

A、兴办公共工程     B、调整工业生产     C、调整农业生产  D、加紧殖民掠夺

试题详情

18、下列对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同当时苏联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B、使苏联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C、后来成为苏联国民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障碍

D、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结果

试题详情

17、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春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其主要依据是

A、1922 年苏俄农民无偿获得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  B、苏维埃政权免去农民的赋税

C、农民能够自由支配交给国家后剩余的产品    D、农民享有优先支配农产品的权利

试题详情

16、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祝寿,进贡一辆汽车。不料,太后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了。原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史实从本质上说明了

A、慈禧对汽车的好处了解不够          B、封建观念是近代化的强大阻力

C、中国开始接纳西方的物质文明         D、袁世凯送礼忽视了中国国情

试题详情

15、戊戌变法时期,社会上流传着一首打油诗:“大半旗妆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此诗主要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倡导婚姻自由     B、易服、废止缠足    C、全盘西化    D、反清革命

试题详情

14、下列属于中西合璧的产物的是

  A、中山装        B、旗袍         C、里弄      D、四合院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