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36294  436302  436308  436312  436318  436320  436324  436330  436332  436338  436344  436348  436350  436354  436360  436362  436368  436372  436374  436378  436380  436384  436386  436388  436389  436390  436392  436393  436394  436396  436398  436402  436404  436408  436410  436414  436420  436422  436428  436432  436434  436438  436444  436450  436452  436458  436462  436464  436470  436474  436480  436488  447090 

18.下图横向箭头显示的是一种宏观经济的收缩过程,纵向箭头显示的是针对过程中各环节相应的调控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采用的手段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试题详情

17.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36000元,奖金8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15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000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   (   )

A.44000元26000元        B.36000元19000元

C.49000元21000元       D.44000元11000元

试题详情

16.如果甲国年利率为1%,乙国年利率为3%,乙国货币对甲国货币呈贬值趋势,预期一年后贬值2%,那么,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从投资的角度看( )

A.更多的资金将会流向甲国    B.更多的资金将会流向乙国

C.甲乙两国资金出现等量流动   D.甲乙两国之间停止资金流动

试题详情

15.为抑制商品房价格过快上涨,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措施,如增加价格明显低于商品房的经济适用房、供低收入者租用的廉租房等。政府出台这些措施是因为( )

①增加经济适用房可以减少商品房购买需求

②增加廉租房就能抑制商品房有效需求

③经济适用房与廉租房互为替代品

④增加保障性住房能缓解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炒作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试题详情

14.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优惠利率政策促进农业发展。该政策效应的传导路径是( )

①贷款利率下降   ②农业投资增加   ③农业产出水平提高   ④农业贷款增加

A.①→④→②→③         B.①→②→④→③

C.②→①→④→③        D.②→③→①→④

试题详情

13.生产相同产品的甲乙两企业2009年的主要经济指标,

企业名称
产量(万件)
职工人数(名)
总产值(万元)
总成本(万元)

5
100
100
45

4
100
80
60

由表可知( )

A.甲的利润低于乙         B.甲的劳动生产率低于乙

C.甲的经济效益高于乙      D.甲的个别劳动时间多于乙

试题详情

12.下列违背价值规律的是( )

A.钻石的稀缺程度比水高,因而钻石比水贵

B.古代少数民族用毛皮与汉族交换等价值的大米

C.甲用一块砖头充当秦代文物,换走乙一块黄金

D.制造火箭的成本比汽车高,因而火箭比汽车贵

试题详情

11.

不考虑其他因素,图中汇率变化产生的影响是( )

①2002至2004年。中国出口到法国的纺织品更具竞争力了

②2002至2004年,德国出口到中国的机械设备变得便宜了

③2008至2009年,中国企业赴欧元区国家投资设厂更有利

④2008至2009年,法国学生来中国留学需要的费用减少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试题详情

10.某商品的价格P变化会引起其相关商品的需求量x变化,这种变化可表现为两种关系:①,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汽油价格变化和柴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①

B.汽油价格变化和原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②

C.煤炭价格变化和原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①

D.煤炭价格变化和天然气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②

试题详情

9.

按收入高低把总人口等分为高、中、低三组,如图所示为各组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的两种不同状态。下列做法有利于由状态a向状态b转变的是( )

①加大扶贫开发与救济力度   ②个人收入按超额累进税率缴税

③发挥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   ④降低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比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