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36352  436360  436366  436370  436376  436378  436382  436388  436390  436396  436402  436406  436408  436412  436418  436420  436426  436430  436432  436436  436438  436442  436444  436446  436447  436448  436450  436451  436452  436454  436456  436460  436462  436466  436468  436472  436478  436480  436486  436490  436492  436496  436502  436508  436510  436516  436520  436522  436528  436532  436538  436546  447090 

19、某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据此推断该战事应是

A、百团大战   B、平型关战役   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

试题详情

18、《中共八七会议告全体党员书》指出:“我们的党公开承认并  纠正错误,不含混不隐瞒,这并不是示弱,而正是证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这里谈到的错误,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

A、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B、采取了“左”倾冒险主义方针

C、放弃了民族革命战线的领导权    D、排斥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试题详情

17、右图是民国45年台湾地区为纪念某一重大事件而发行的一枚30周年纪念封的局部。依据图中信息判断纪念的是哪一事件?

A、中国同盟会成立   B、北伐战争开始

C、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D、抗日战争胜利

试题详情

16、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③使中国由一国独霸向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过渡④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⑤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④⑤

试题详情

15、《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马尾海战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试题详情

14、中国近代史中经常提到“近代化”一词。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说,是指采用机器生产;从政治方面来说,是要求民主政治;从思想文化方面来说,是主张天赋人权,要求民主权利。下列哪一项历史运动没有推动中国的“近代化”

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

试题详情

13、秦12、据《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反映了古代统治者有在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据此判断,中秋节祭月的典礼可能起源于 

  A、先秦时期   B、秦汉时期   C、唐宋时期   D、明清时期

试题详情

12、按因果关系排列下列各项的先后顺序①铁器的使用和牛耕采用②私田数量急剧增加③贵族采用新的剥削方式④齐国“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

试题详情

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南退而移动。下图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

移到图示位置时:

A、长江三角洲地区都吹东北风

B、我国东南沿海可能有台风活动

C、台湾海峡受上升气流影响而多雨

D、黄河流域处于汛期

11、下列诗句描述的降水情景

可能出现在图示时期的是:

A、清明时节雨纷纷  

B、雨滴梧桐秋夜长

C、黄梅时节家家雨  

D、清风细雨湿梅花

试题详情

下面是我国四个地方的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图。四地均位于平原,且受东部雨带的影响。读图回答8~9题。

 

8、关于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四地夏季降雨均主要是由于地面强烈升温

B、四地夏季降雨均主要是与锋面活动密切相关

C、6月中、下旬我国东部雨带位于④所在地区

D、当①、②地为降雨月份时,③、④地正值伏旱时期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可能位于松嫩平原       B、②粮食作物是冬小麦

C、③地适宜种植小麦和油菜      D、④适合发展新颖的混合农业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