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46504  446512  446518  446522  446528  446530  446534  446540  446542  446548  446554  446558  446560  446564  446570  446572  446578  446582  446584  446588  446590  446594  446596  446598  446599  446600  446602  446603  446604  446606  446608  446612  446614  446618  446620  446624  446630  446632  446638  446642  446644  446648  446654  446660  446662  446668  446672  446674  446680  446684  446690  446698  447090 

1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革命统一战线的相同点是:                      (   )

①是由中共倡导建立 ②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  ③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④实现了所承担的历史任务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  A

试题详情

13.西安事变和皖南事变的相同点是                             (   )

A.都是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             B.都是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破坏

C.都是通过军事或强制手段实现政治目的       D.都得到和平解决

答案  C

试题详情

12.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中国国内阶级关系的重大变化表现在                (   )

①日本对国民党集团采取诱降政策  ②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  ③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④共产党开始采取“抗日反蒋”政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

答案  B

试题详情

11.抗日战争期间,蒋介石集团与汪精卫集团的矛盾实质上是                  (   )

A.抗战派与投降派的矛盾             B.英美与日本争夺中国的矛盾

C.国民党集团内部争夺权利的矛盾         D.爱国者与卖国者之间的矛盾

答案  B

试题详情

10.中国共产党巩固抗日根据地的政策和措施有                         (   )

①实行“三三制” ②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③实行精兵简政  ④开展大生产运动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B

试题详情

9.汪伪政权与伪满洲国政权的相同之处是                            (   )

①日本控制的卖国政权  ②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政策的产物  ③主要成员是国民党内的亲日派  ④帮助日本侵

略者奴役中国同胞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A

试题详情

8.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最主要的目的是                          (   )

A.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              B.总结初期抗战的经验

C.指明抗战的正确道路              D.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答案  C

试题详情

7.陕北民歌《移民歌》唱道:“山川秀,天地平,毛主席领导陕甘宁。迎接移民开山林,咱们边区满地红。”该民歌所反映的内容最早可能发生于                               (   )

A.国共十年内战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

答案  B

试题详情

6.1940年,周恩来在重庆与当时的棋王谢侠逊对弈时一语双关地说:“明人重炮,清人重马,我们应该重兵卒。”周恩来的话实质上反映了                                (   )

A.周恩来深谙历史知识              B.放弃炮马,亦和亦战,能扭转中国战局

C.要依靠政府军队士兵              D.中共依靠群众,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答案  D

试题详情

5.“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改建突出“人性”,从尊重生命的角度揭示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下列对“南京大屠杀”的看法符合史实的是                                 (   )

A.其背景是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计划破产

B.其目的是尽快结束中国战争、集中全力应对太平洋战场的压力

C.其结果是与华北日军汇流,进逼中国华中地区

D.其影响是导致国民政府内外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答案  A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