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同学在实验室用以下装置制备氧气并探究氧气的性质。

(1)该同学制备氧气时选用的药品是____(限选:H2O2溶液、MnO2KMnO4),生成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

(2)夏天室温很高的时候,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合理方法是:将导管口放入水面下,然后_____,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3)添加药品,连接仪器,加热试管后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此时导管口还在集气瓶外面,接下来的操作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 立刻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

B 等到气泡连续且均匀时,再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

C 立即熄灭酒精灯,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后再点燃酒精灯

(4)该同学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加热到发红后,伸进一瓶氧气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进一步证明木炭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方法是_____

【答案】KMnO4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用酒精灯给试管微热 B 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向集气瓶中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发生了化学反应

【解析】

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木炭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碳。

(1)发生装置适用于加热固体制取氧气,选择的药品是高锰酸钾(KMnO4),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由于夏天室温很高,用手捂住试管效果不明显,故正确的操作是:将导管口放入水面下,然后用酒精灯给试管微热,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3) A、立刻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导管中含有空气,会导致收集的气体不纯,故A不正确;

B、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要等到气泡连续且均匀冒出时再进行收集,防止收集的气体不纯,故B正确;

C、先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故C不正确。故选B

(4) 木炭加热到发红后,伸进一瓶氧气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进一步证明木炭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方法是:向集气瓶中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发生了化学反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气压传感器可用于检测密闭体系内的气压变化,并以数字、曲线等多种形式形象地显示出来。图1为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连接好实验装置,将气压传感器接入电脑并打开,点燃燃烧匙内的足量红磷并塞入集气瓶。集气瓶内气压一时间关系如图2所示。

1)图1实验需要足量的白磷,请写出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

2)图2BC段气压变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t3时刻DE段气压又显著增加,因为进行了一个实验操作,即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过滤B.滴加液体C.倾倒液体D.熄灭酒精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合金的种类很多,用途非常广泛,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它可以用来制造机器和电器的零件等,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测定实验室中某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不考虑黄铜中的其他杂质),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

称量10g粉末状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量取45mL稀盐酸分三次加到其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定生成氢气的质量,实验数据如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加入稀盐酸的体积(ml)

15

15

15

生成氢气的质量(g)

0.04

m

0.02

试求:

(1)m的数值

(2)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9分)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芳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二氧化锰、氧化铜外,氧化铁也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实验:并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实验编号

实验药品

分解温度(℃)

氯酸钾

580

氯酸钾、二氧化锰(质量比1:1)

350

氯酸钾、氧化铜(质量比l:1)

370

氯酸钾、氧化铁(质量比1:1)

390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由实验____________与实验④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2)实验所用的三种金属氧化物,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1)若要证明氧化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__________不变;

(2)同种催化剂,颗粒大小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种催化剂,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你再探究 (探究一种因素即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下图四个实验。实验I、Ⅳ中小花变红,实验Ⅱ、Ⅲ中小花不变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Ⅰ、Ⅱ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

B. 实验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

C. 实验Ⅱ、Ⅲ、Ⅳ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D. 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分组进行探究CO2的性质实验,他们分别发挥自己的智慧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分组实验)甲组:如图1,向一个收集满CO2气体的软质塑料瓶中倒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拧紧瓶盖,振荡,观察到_____,从而得出二氧化碳溶于水的结论。随后又向反应后的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变为红色,从而又得出_____的结论。再将水换成浓NaOH溶液重复实验,发现瓶子变得更瘪,对比之后可得出结论: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乙组:如图2甲所示,用注射器将水压入装满CO2气体并连接有压强传感器的集气瓶中,通过测定瓶内压强变化探究CO2的性质;再将水换成浓NaOH溶液重复实验。两次实验中的压强变化如图2乙所示。

作图2甲实验时,小明先堵住导管,向外拉注射器活塞,松开后活塞回到原位,其目的是:_____

(交流讨论)乙组同学通过实验得出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你对以下走势做出合理说明。

1AB段:_____

2BC段:_____

3)乙组同学通过分析加水前后压强几乎不变,于是得出CO2难溶于水的结论。你同意吗?并说明理由:_____

4)乙组同学用浓NaOH溶液进行实验时,也证明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但实验时压强没有下降到零,原因可能是_____

5)甲、乙两组同学都证实了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证明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结合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及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1)图中x的数值为_____

2)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

3)从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这两种元素排在同一周期的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一是某金属元素形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问题:

1)图一所示微粒的符号为________;下图中与该金属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利用图二所示实验装置制取氧气,能够用图二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若选择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写出高锰酸钾的化学式并标出锰元素化合价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