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常温下A、C为无色液体,D、E、F、G、H是不同类别的物质,F广泛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俗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E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一个符合题意的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酒精 用作燃料 罝换反应 Ca(OH)2 + Na2CO3 = CaCO3↓+2NaOH

【解析】本题是推断题。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常温下A、C为无色液体,AB在点燃时生成CD,乙醇与氧气在点燃时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A可能是乙醇,B可能是氧气,C可能是水,D可能是二氧化碳;F广泛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F是碳酸钠;CE能相互转化,水电解生成氢气,氢气在点燃时生成水,E可能是氢气;G能转化为氢气,活泼金属与酸(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G可能是盐酸(或稀硫酸);D、E、F、G、H是不同类别的物质,H能与酸溶液反应,C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H可能是碱(如氢氧化钙)将假设代入框图,假设成立。所以A是乙醇,B是氧气,C是水,D是二氧化碳,E是氢气,F是碳酸钠,G是盐酸或稀硫酸,H是氢氧化钙。

(1)A是乙醇,俗称是酒精;

(2) E是氢气,可用燃料或冶炼金属;

(3)③的反应是活泼金属与酸(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该类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4)反应④是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 + Na2CO3 = CaCO3↓+2NaOH。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一份氧元素质量分数为 89.5%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 MnO2 充分反应后得到液体的 质量为 90g(不考虑操作过程中液体的损失),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g(精确到小 数点后 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符合规范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纯净物X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B. X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C. 该反应的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D. X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氢化钙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氢化钙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探究斯小组的同学把一定量的加入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经检验滤渣的成分是碳酸钙。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一:NaOH猜想二:NaOH、

猜想三:NaOH、猜想四:NaOH、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合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______

(实验验证)

实验

现象

结论

取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入少量碳酸钠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 ______ 不成立

另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______

猜想三成立

(反思与拓展)

写出氢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若向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有氢气和______

登山运动员携带作为能源提供剂与携带氢气相比,其优点是______写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是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金属制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湿法炼铜的化学原理可以表示为:Fe+CuSO4=FeSO4+Cu

B. 电解氯化镁可以制备金属镁,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 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制备铁,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 金矿中的金是以单质形式存在,用物理方法可以制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用图中装置(固定装置未画出)测定含有杂质的镁带中镁单质的质量分数(杂质与酸接触不产生气体)。实验过程如下:

①取一段镁带样品,准确称得其质量为0.030 g;

②往量气管内装水至低于刻度“0”的位置,如图所示,(未装药品)装配好仪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在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稍倾斜试管,将用水湿润的镁带小心贴在试管壁上,塞紧橡皮塞;

⑤调整量气管液面,使两边的液面保持同一水平,记录量气管中液面位置;

⑥把试管底部略为抬高,使镁带与稀硫酸接触完全反应;

⑦待冷却至室温后,再次记录量气管中液面位置;

⑧算出量气管中增加的气体体积为23.96 mL;

已知: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混合后体积等于混合前各气体体积之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否用托盘天平称量0.030 g镁带样品________(不能”)。

(3)操作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⑦中再次记录量气管的液面位置时,试管中留有氢气,是否会影响实验最终结果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实际测得氢气的体积与理论值相比偏大,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同学们在研究氧气性质时,进行了如图1的实验:取一段打磨好的螺旋状铁丝,在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充满氧气且放有少量水的集气瓶中.观察到如下现象:

银白色的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物质,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说明铁丝能够在氧气中燃烧,氧气具有助燃性。

小明在阅读相关资料时发现二氧化氮也具有助燃性,他决定利用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二氧化氮是否具有助燃性?

(查阅资料)

①蓝色的硝酸铜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铜、二氧化氮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NO3)2CuO+2NO2↑+O2

CuO是一种黑色固体;通常状况下,NO2是一种红棕色气体,相同状况下,其密度大于氧气密度,在低于室温时变成液态.

③相同状况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即系数)之比。

(实验过程)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试管内蓝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有红棕色气体生成,____________

二氧化氮具有助燃性.

(反思与评价)

小刚认为小明的实验不能证明NO2具有助燃性,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刚认为利用补充如下实验可以证明NO2具有助燃性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I:在图2的试管和集气瓶之间连上图3所示的装置,重新进行加热硝酸铜的实验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硝酸铜分解产物中有________

步骤II:取出图3U型管,恢复至室温,待U型管内充满红棕色气体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U型管中。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NO2具有助燃性

小红认为即使不进行小刚的实验,依据资料和小明的实验现象也能推出NO2具有助燃性,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比法”是实验探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分析以下铁钉生锈实验的设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对比①②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B对比②③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水参加

C对比①③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水参加

D对比①②③可以说明铁生锈必须水和氧气同时参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