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用图中装置(固定装置未画出)测定含有杂质的镁带中镁单质的质量分数(杂质与酸接触不产生气体)。实验过程如下:

①取一段镁带样品,准确称得其质量为0.030 g;

②往量气管内装水至低于刻度“0”的位置,如图所示,(未装药品)装配好仪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在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稍倾斜试管,将用水湿润的镁带小心贴在试管壁上,塞紧橡皮塞;

⑤调整量气管液面,使两边的液面保持同一水平,记录量气管中液面位置;

⑥把试管底部略为抬高,使镁带与稀硫酸接触完全反应;

⑦待冷却至室温后,再次记录量气管中液面位置;

⑧算出量气管中增加的气体体积为23.96 mL;

已知: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混合后体积等于混合前各气体体积之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否用托盘天平称量0.030 g镁带样品________(不能”)。

(3)操作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⑦中再次记录量气管的液面位置时,试管中留有氢气,是否会影响实验最终结果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实际测得氢气的体积与理论值相比偏大,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Mg+H2SO4===MgSO4+H2↑  不能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因为残留的氢气体积等于从试管中排出的空气体积,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未冷却至室温就记录量气管中液面位置

【解析】(1)根据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解答;(2)根据托盘天平的精确度解答;(3)根据由气体生成和参加的反应必须检查装置气密性解答;(4)根据残留的氢气体积等于从试管中排出的空气体积解答;(5)根据实验操作步骤分析解答。(1)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H2SO4=MgSO4+H2↑;(2)因为托盘天平只能精确到0.1 g,所以不能称量0.030 g镁带样品;(3)涉及气体的实验体系,在装药品进行实验之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4)在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混合后体积等于混合前各气体体积之和,所以反应前试管内是空气,反应后是氢气,体积是相等的,所以不影响实验结果;(5)根据第⑦步中待冷却至室温后,再次记录量气管中液面位置,如果不冷却到室温,就会产生误差,因为镁与硫酸反应时会放出热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开发利用氢能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根据图示分析,回答问题:

①氢燃料电池汽车模型标示的各部件中,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涤纶靠垫 B.橡胶轮胎 C.铜质导线 D.铝合金轮毂

②氢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将氢气送到燃料电池中,经过催化剂的作用,通过质子交换膜,再与氧气反应,同时产生电流。请写出氢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③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

(2)工业上可通过下列工艺流程处理工厂排放的含二氧化硫的尾气并获得氢气。

主反应器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膜反应器中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该工艺流程中,能被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m的名称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是a→____________,验满方法是________

(3)实验室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氯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常温下A、C为无色液体,D、E、F、G、H是不同类别的物质,F广泛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俗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E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一个符合题意的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ABC析出晶体时均不含结晶水),根据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

2)若将M点处C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选择的方法是 (填序号)。

A.降低温度 B.增加溶质 C.蒸发溶剂

3t2时,将等质量的ABC的饱和溶液都升温到t3,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忽略水的挥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已知:Y形管体积(已去除胶塞占的体积)为a 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b mL。实验步骤:检查气密性:用酒精灯加热红磷至燃烧;反应结束并冷却后,读取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c mL。

(1)请写出红磷燃烧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

(2)实验中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偏小,可能的原因有哪些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3)根据实验数据,请写出计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计算式________(用含有a、b、c的式子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1)如图是空气中一些气体的用途:

其中属于氧气用途的是________(填图中字母序号,下同)。属于氮气用途的是________,说明氮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稀有气体的用途除了上图中的用途外还可以用作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利用物质沸点不同可以实现混合物的分离,根据下表数据判断。

物质

H2

N2

O2

NH3

沸点/

252.8

195.8

183.0

33.35

工业上制取氧气,控制温度在195.8<T<________℃时,可以将液态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分离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911年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 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时发现(示意图如下):

(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2)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3)有极少部分α粒子被弹了回来。

下列由该实验分析得出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 原子核不带电 B. 原子是实心的球体

C. 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D.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实验室里探究某些酸、碱、盐之间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查阅资料)硫酸钡(BaSO4)白色固体,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盐酸、硫酸和硝酸。

(实验与探究)

内容

现象

实验解析

结论

实验一

_____

化学方程式是: K2CO3+H2SO4=K2SO4+H2O+CO2

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有__或有沉淀生成时,复分解反应可以发生。

实验二

_____

溶液颜色由红色恰好变为无色

__

实验三

产生白色沉淀

该反应的实质是: Ba2++SO42-=BaSO4

实验三结束后,某同学出于好奇,把实验三试管里的上层清液a倒入另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向清液a中逐滴滴加K2CO3溶液。在滴加过程中,发现先产生气泡,然后又产生白色沉淀。根据上述现象,请你判断原清液a中的溶质是_____

(拓展与应用)将稀盐酸Ca(OH)2溶液NaCl溶液Na2CO3溶液任意两种溶液相混合,写出能发生反应且有沉淀生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