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时,向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滴加指示剂,甲同学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到酚酞溶液不变色。

请写出该中和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甲同学: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

猜想二:乙同学:反应后氢氧化钠过量,溶液呈碱性

猜想三:丙同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丙两位同学经过讨论后觉得乙同学的猜想不正确,两位同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并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甲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pH________(填“>”“=”或“<”)7

猜想一不成立

请你设计另一个实验(与甲同学方案不同)方案,验证丙同学的猜想,并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3)拓展探究:你还能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来验证丙同学的猜想吗?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答案】NaOH+HCl=NaCl+H2O 猜想三:两种物质反应后稀盐酸过量,溶液显酸性 理由是:若氢氧化钠有剩余,则反应后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就不会出现无色的现象,而溶液会变红才对. 从烧杯中取出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用胶头滴管滴加1-2滴紫色石蕊溶液,振荡 溶液变红 猜想三成立 从烧杯中取出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用胶头滴管滴加碳酸钠溶液 有气泡产生 猜想三成立

【解析】

反应物是氢氧化钠和盐酸,生成物是氯化钠和水,所以方程式是:NaOH+HCl=NaCl+H2O

1)在猜想时要考虑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物过量问题,氢氧化钠过量或盐酸过量,所以猜想三是:两种物质反应后稀盐酸过量,溶液显酸性;由于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没有变色,碱过量时溶液应该变为红色,所以猜想二错误;

2)①猜想一不正确,说明不是恰好反应,只能是盐酸过量,显酸性,PH值<7

②证明溶液显酸性,可以取待测液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如果变为红色,说明显酸性,盐酸过量,所以从烧杯中取出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用胶头滴管滴加1-2滴紫色石蕊溶液,振荡,变为红色即可;

3)由于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所以从烧杯中取出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用胶头滴管滴加碳酸钠溶液,有气泡产生,说明盐酸过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同学对铁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混合后,体系中各反应的先后顺序进行研究。

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以下实验中所用硫酸都是过量的。

实验1:将铁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与60mL10%稀硫酸混合,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

铁粉/g

氧化铜/g

实验现象

1-1

0.56

1.6

立即出现红色固体,无气泡产生,充分反应后溶液呈蓝色

1-2

1.12

1.6

立即出现红色固体,无气泡产生,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

1-3

1.68

1.6

立即出现红色固体,待红色固体不再增加后产生大量气泡,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

实验2:将1.12g铁粉和1.6g氧化铜的混合物与30mL不同浓度的硫酸混合,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

硫酸浓度/%

实验现象

2-1

20

立即出现红色固体,无气泡产生,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

2-2

30

立即出现红色固体,瞬间产生大量气泡,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浅蓝色

2-3

50

立即出现红色固体,瞬间产生大量气泡,反应过程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同时持续产生细小气泡,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浅蓝色

(解释与结论)

1)浅绿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H2SO4____

2)实验中出现红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依据实验1推测,在稀硫酸浓度为10%,且硫酸足量的条件下,铁粉、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

4)对比分析实验1-21-3,解释实验1-2没有产生气泡的原因______

5)在实验1-3中,产生氢气的质量最多为____ g

6)根据实验2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 硫酸浓度为20%CuO先于Fe与硫酸反应

B 硫酸浓度为40%Fe将先于CuO与硫酸反应

C 硫酸浓度为50%FeCuSO4反应的同时也与硫酸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圆底烧瓶中充满CO2,通过注射器向瓶中分别加入同体积水和NaOH溶液。利用传感器得到的气压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800s时,曲线①表示的溶液显酸性

B. 曲线②NaOHCO2发生的反应

C. 刚开始压强增大是因为加入液体后气体被压缩

D. 同体积水和NaOH溶液,吸收的CO2一样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今年内,吉林德惠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发生特大火灾,引发“液氨罐”爆炸,造成多人伤亡.液氨也是氨气加压降温液化而成的,氨气(NH3)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请根据如图所示回答:

(1)写出所标仪器的名称:      

(2)A、B两装置均可供实验室制取氧气,与A装置相比较,用B装置的优点是   .写出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若用D装置来干燥氧气,则D内应装的干燥剂是   (选填“固体氢氧化钠”或浓硫酸).

(3)在不做改动的情况下,C装置   (选填“能”或“不能”)用来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4)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写装置对应的字母).

(5)若用D装置来收集氨气,则气体应从   (选填“a”或“b”)通入.

(6)若选用KClO3和MnO2加热制取氧气,要从反应后的残余物中回收MnO2,以下的操作步骤,你认为正确的顺序是   

洗涤 烘干 过滤 溶解

A.④③①② B④③②① C①②④③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t1时,A的饱和溶液65g中含有溶剂50g

B. 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 t2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D. 要从B溶液中得到B,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中和73g的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请计算

(1)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______g与一定质量的水混合,可配制10%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

(2)当a为80g时,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以菱锌矿(主要成分是ZnCO3,杂质为Fe2O3FeOCuO)为原料制备七水硫酸锌(ZnSO47H2O),同时得到铁红副产品,其工艺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堆浸前将菱锌矿粉粹成细颗粒,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实验室用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配制200g25%的硫酸,需要98%的硫酸质量为_____g(列出算式即可),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胶头滴管、玻璃棒、烧杯和________,此处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

3)物质X___________,除铜时发生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氧化中加入H2O2的目的是在硫酸的作用下将溶液中的FeSO4转化成Fe2(SO4)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5)流程中获得七水硫酸锌前省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和低温烘干;

6)除铁过程中,反应温度、溶液pH对除铁效果均有影响,为探究除铁的最佳效果,某同学做了以下的实验并记录了相关数据,请回答问题:

编号

反应温度/

溶液pH

除铁率/%

a

30

2

91.5

b

30

2.5

93.3

c

40

2.5

95.1

d

40

3.1

Y

e

50

3.1

99.5

①实验____和实验_____对比,得到的结论为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应温度增大,除铁率提高;

②实验a和实验b对比,得到结论是____________

③表中Y的值可能为_____________(填编号)

A 93.4 B 94.1 C 97.8 D 99.6

④最佳的除铁条件为反应温度______℃,溶液pH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都是30

B. t1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相等

C. 温度从t2降至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

D. 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同学在实验室的试剂柜中发现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可能是硫酸、 硝酸铁、氯化钠、氢氧化钡中的其中一种。为了确定该无色溶液并预测其化学性质, 进行下列实验:

1)根据上述信息判断,该溶液一定不是________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下同)

2)取样,用 pH 试纸测定该溶液呈碱性,该溶液一定是________________溶液。

3)请预测其化学性质,说出预测依据,并设计实验验证。 限用试剂:酚酞溶液、铁、盐酸、氧化铜、硫酸钾溶液、硝酸镁溶液、硝酸铜溶液。

预测

预测的依据

检验预测的实验操作与预测现象

1)能与含有 的盐反应

氢氧化钡溶液能解离

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滴入________________溶液,如果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则预测成立。

2)能与_______________(填物质类别)反应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 如果观察到 _________ _ 则预测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