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B.测量液体体积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D.加热液体

【答案】D

【解析】

A、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中。如果水倒进浓硫酸中,由于水的密度小,浮在硫酸的上面,硫酸溶解时放出的热量不易散失,使水暴沸,带着酸向四处飞溅,有可能发生意外,故A错。

B、测量液体体积,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故B错。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防止高温生成物炸裂集气瓶底部,需要在集气瓶底部,加水或细沙,故C错。

D、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是,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地方,夹试管时从底部往上套,套到距试管口三分之一处,试管与桌面呈45度角,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加热时先预热再固定加热,故D正确。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分组实验来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1)做B组实验的同学看到了明显的现象是_____

2)实验结束,同学们将废液(废渣除外)倒入同一只废液缸中,最后发现废液呈无色。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

[猜想与假设]通过分析上述实验,同学们猜想:废液中一定含有_____。废液中的溶质(忽略酚酞)的成分引发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下面是两位同学的发言:

小龙:氯化钠

小江:氯化钠、氯化氢

还可能是__________

[实验验证]小美同学对可能含有的溶质进行确定,取一定量的废液,向其中滴加几滴碳酸钠溶液,只看到_____的现象,小美确定小江猜想正确;

[反思与评价]小美同学由实验得出的结论_____(填写“正确”或“不正确”)。

[结论与应用]在得知小江同学猜想错误后,老师要求同学们从废液中回收氯化钠固体(利用已有的一种化学药品),你的具体操作方法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酸奶是以新鲜的牛奶为原料,经过杀菌后再向牛奶中添加有益菌,发酵后,再冷却灌装的一种牛奶制品。酸奶不但保留了牛奶的营养,而且某些方面更优于牛奶。

酸奶比牛奶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因为在发酵过程中,牛奶中约20%的糖、蛋白质被分解成为小分子,同时产生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发酵后产生的乳酸可有效提高钙、磷在人体中的吸收。

酸奶中含有大量乳酸菌,乳酸菌把乳糖转化成乳酸,使得牛奶的酸度升高。酸度可以影响酸奶的口感和营养。研究者选取某种市面常见的酸奶进行实验,数据如下图所示:

酸奶喝得过多会导致胃酸过多,影响胃黏膜及消化酶的分泌,对于健康的人来说,每天250克左右是比较合适的。而且最好不要在空腹时喝含有乳酸菌的酸奶,一般选择饭后喝效果比较好。

近年来,常温酸奶逐渐流行起来。常温酸奶和低温酸奶的加工工艺不同。低温酸奶仅在生牛乳状态时经过一道灭菌处理,乳酸菌可以存活其中,但保存条件苛刻,需低温存储,且保质期较短。而常温酸奶需要进行巴氏灭菌热处理,该处理方式会杀灭一切细菌,所以可以常温保存较长时间。

酸奶营养美味,建议在购买的时候,仔细看配料表,根据需求去选择。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新鲜牛奶制作酸奶的过程属于_________变化(物理化学”)。

(2)酸奶是补钙佳品,这里的指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钙元素 B.钙原子 C.钙单质

(3)酸奶中的蛋白质更易消化和吸收,原因是____________

(4)由图中数据可知,影响酸奶酸度的因素有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酸奶营养丰富,但要注意适量饮用

B.酸奶适宜在饭前饮用

C.常温酸奶中含有丰富乳酸菌

D.酸奶更有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有一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为测量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小明称取10.0g样品于烧杯中,将100g足量的稀盐酸慢慢加入到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质量为107.8g。(假设产生的气体完全逸出)。

(1) 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质量为:

(2) 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写成计算过程)。

(3) 变质的氢氧化钠占未变质时氢氧化钠总质量的质量分数 (精确度0.1%)。

(4) 现用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样品与稀盐酸反应,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与其变质的程度 (填有关系无关系),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到处可见。

1)当人体内缺钙时,可能患有的疾病是____________

A 食欲不振 B 骨质疏松 C 夜盲症 D 贫血病

2)下图所示常见用品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填字母)。根据图A推断金属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

A 铁锅 B 羊毛地毯 C 腈纶服装

3)细心的小红发现铝制门窗比较耐腐蚀,主要原因是______(用方程式表示)。小红还发现新买的家具带有异味,于是在室内放了几个活性炭包以达到除去异味的目的,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性。

4)除去粗盐中的泥沙,可用_________的操作方法。

a.从组成角度看:氯化钠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b.从微粒角度看:氯化钠是由______________构成(用微粒符号表示)。

5)科学家在积极寻找洁净的新能源过程中,发现了氨气燃烧能释放出大量的热且产物对环境没有污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请根据实验装置(部分固定装置已省略) 回答问题:

1)图中标识①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

2)实验室用 A 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从A~E中选),证明集气瓶已充满CO2的方法是_______

3)若用 F 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某气体,则该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 NH3 B H2 C O2 D CH4

4)工业上常需分离 COCO2 的混合气体,某同学采用装置 G 也能达到分离该混合气体的目的,操作步骤如下:

关闭活塞乙,打开活塞甲,通入混合气体,可从导管乙处收集到_______气体;写出G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②然后,关闭活塞甲,打开活塞乙,又可收集到另一种气体。

5)电导率传感器可辅助探究水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相同条件下,溶液中离子浓度越大,电导率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将含有酚酞的BaOH2溶液平均分成两份置于两个烧杯中并插入电导率传感器,往其中一份滴加稀硫酸,往另一份滴加硫酸钠溶液,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所示。

写出甲曲线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

分析曲线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 开始至完全反应过程中,电导率减小,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

B 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中Na+数目一直增大

C 电导率下降到最低点时仍然较大,表明溶液中还存在较多离子

N点时,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类比推理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尿素[CO(NH2)2]和碳酸氢铵都属于_____________肥,碳酸氢铵中阳离子符号是_____________,两者鉴别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三酸两碱中的两碱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能和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碘化银[AgI]进行人工降雨,具体地说,就是利用高炮,将碘化银炮弹发射到高空云团的零度层以上,利碘化银在高空中分解生成银单质和碘单质,经过一系列变化实现人工降雨。碘化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价,写出碘化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写出另外一种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名称_____________

(4)聚乙烯[ ―CH2 ―CH2― ]n和聚氯乙烯[ ―CH2 ―CHCl― ]n都属于塑料。其中可用于包装食品的是_____________。它们_____________有机高分子(不是”)。鉴别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了解到氢氧化钠有腐蚀性,欲配制 50 g 质量分数为 14%的氢氧化钠溶液制作叶脉书签,下列关于配制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称取氢氧化钠固体 7.0 g

②用托盘天平称氢氧化钠固体时,在两盘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

③选用 200 mL 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④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试剂瓶,

⑤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配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A.①③B.②③⑤C.③⑤D.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氧化镁在医药等后业应用泛。实验室以菱镁矿(主要成分为,含少量等)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镁的实验流程如下:

1)为了提高酸浸的效果,可采取的措施有:适当升高温度、______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氧化过程中,转化为,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

3沉淀时需严格控制NaOH溶液的用量,其目的是______

4滤液中的溶质主要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