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对酸碱中和反应进行了如下研究。

(实验过程1)对于没有明显实验现象的中和反应,如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要证明它们之间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可通过如图所示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请根据上图所示实验步骤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试管中加入1~2ml稀氢氧化钠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

NaOHHCl发生了中和反应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溶液为无色再向步骤的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再向步骤的试管中慢慢滴入稀盐酸,振荡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解析】

根据无色的酚酞试液在酸碱性溶液中的不同颜色来分析

氢氧化钠是无色的溶液。要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可向试管中加入1~2ml稀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再向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振荡,会发现溶液由无色变成了红色;再向试管中逐滴滴加稀盐酸,并振荡,若发现溶液由红色变成了无色,则证明了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所以该实验报告可填写如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试管中加入1~2ml稀氢氧化钠溶液

溶液为无色

NaOHHCl发生了中和反应

②再向步骤①的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③再向步骤②的试管中慢慢滴入稀盐酸,振荡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留心观察,化学就在身边:

(1)某班同学给学校食堂提出的下列建议中不合理的是_______(填字母,下同)

A.多提供油炸食品 B.常提供水果 C.提供一次性餐具 D.常供应粗粮

(2)加油站、面粉加工厂应张贴下列标志中的_______;

(3)测量体温时,体温计汞柱上升的微观原因是________;

(4)小明同学刚做完CO2的性质实验后,用烧杯罩住两支点燃的、高矮不同的蜡烛(如图),竟看到了高蜡烛先熄灭的现象,请你帮他解释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来做家庭小实验,其乐无穷!小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a、d为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湿润棉花,b、c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浸过的干燥棉花。垂直固定装璃管的装置末画出)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通过推压性注射器活塞,可以控制进入饮料瓶内液体的量

B. 利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注射器内的液体可为稀硫酸

C. 利用该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及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D. 该装置的左半部也可用于制取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且均为30g

B. 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 a1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7

D. a2150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有20g固体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417日,张掖市畜牧局发布消息称,张掖市检出H7N9病毒,但人畜均未感染。已知: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是治疗H7N9亚型禽流感的有效药物之一,帕拉米韦的化学式为C15H28N4O4.试计算:

(1)帕拉米韦中H、O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

(2)328g的帕拉米韦中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3)125g10%的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稀释成5%的稀溶液需要加水__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钾元素_______2个氮原子_________2个水分子______④铵根离子________

⑤标出“MgO”中镁元素的化合价_____

(2)写出“3CH4“4”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__;高锰酸钾中阴离子的符号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碳酸钠样品混有氯化钠,为测量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小林进行了如下实验。向3个烧杯中分别加入3份质量不同的样品,然后分别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100g,充分反应后,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稀盐酸质量/g

100

100

100

反应前固体样品质量/g

5

10

15

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质量/g

m

107.8

112.3

(1)表中的m值为________

(2)计算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作用,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要在试管塞一团棉花,目的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4)收集氧气时不宜用D装置,其原因是________

(5)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优点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兴趣小组欲探究Fe、Cu、Ag、R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R为未知金属),进行了如下实验:

1所示,将金属丝同时插入烧杯中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表面产生

反应一段时间后,烧杯中丝替换为R继续实验,如图2所示若甲中出现气泡,乙中无明显现象,则此时烧杯乙中的溶质 ,可得出Fe、Cu、Ag、R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

根据整个实验观察得到的现象,可以推测烧杯中X溶液可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