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依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1中,天平的示数将__________(变大、变小或不变)。

2)实验2打开K1,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

3)用实验3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至液面不再变化时,上升到不足“1”处,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4)实验3可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

【答案】变小 蜡烛燃烧的更旺 蜡烛过高,未能将瓶口处氧气消耗完 与氧气接触

【解析】

1)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均以气体形式散发在空气中,实验1中,天平的示数将变小。

2)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实验2打开K1,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蜡烛燃烧的更旺。

3)用实验3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至液面不再变化时,上升到不足“1”处,可能的原因是蜡烛过高,未能将瓶口处氧气消耗完。

4)实验3中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原因是瓶内氧气耗尽,可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与氧气接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某校食堂周二午餐食谱的部分内容。

主食

米饭

副食

清蒸排骨、西红柿炒鸡蛋、咸味花生米

人体所需热量的60%70%来自糖类,该食谱中富含糖类的食物是_____

2)走进厨房,你会发现煤气罐被管道天然气代替了,天然气属于_____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其主要成分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使用铁强化酱油可预防贫血,铁属于人体所需的_____(选填“常量”或“微量”)元素;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以及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图,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x=_____


4)加了洗涤剂的水洗涤油腻的碗筷既快捷又干净,这是由于洗涤剂具有_____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小英同学从水库中取出浑浊水样进行实验。

①将水样静置,用如图装置进行过滤,其操作规范的是_____(填标号)

a.用玻璃棒引流

b.滤纸边缘高出漏斗

c.漏斗末端颈尖未紧靠烧杯内壁

d.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内壁

e.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

②向过滤后所得水样中加入一定量活性炭,利用活性炭的___性除去杂质和臭味。

③在处理后的水样中加入一定量肥皂水,振荡,观察到泡沫较少,浮渣较多,说明该水样属于___(硬水软水”)

④生活中常用___(煮沸”“静置沉淀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并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⑤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必须爱惜水。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填标号)

A 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B 提倡使用节水器具

C 工业上冷却水重复利用 D 园林浇灌用滴灌、喷灌

(2)①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硝酸铵,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会____(升高”“降低不变”)

②用加了洗涤剂的水能洗掉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利用了洗涤剂的____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5℃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B. 35℃时,30g甲加入50g水中,得到80g甲溶液

C. 从乙溶液中获得乙晶体,常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D. 降低温度,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盐城盛产海盐。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市场购到粗盐,带回实验室进行提纯。

①在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中,均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填仪器名称)。

②配制50g质量分數为6%的NaC1溶液,需称量NaCl固体_____g,若用粗盐配制上述解液,则所配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会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探究活动:以NaCl为原料可以制取金属钠。兴趣小组同学认为Na是活泼金属,能与CuSO4等盐溶液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单质。

(提出问题)Na与CuSO4溶液反应,是否有Cu生成?

(设计实验)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右图装置进行实验。

I.向大试管中加入一定体积煤油。

II.用小刀切一小块钠,放入大试管,塞上橡皮塞。

III.打开活塞,通过长颈漏斗向试管中加入CuSO4溶液。使煤油的液面升至胶塞,关闭活塞,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1)Na在煤油与溶液交界处上下来回振动。表面产生气泡,逐渐变小直至消失。

(2)溶液颜色逐渐变淡,有蓝色絮状沉淀和少量黑色固体生成。

(3)打开活塞,用燃着的木条放在尖嘴管口处,气体被点燃。

(查阅资料)①Na通常存放在煤油中;②煤油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③2Na+2H2O=2NaOH+H2↑;④Cu(OH)2 CuO+H2O。

(实验分析)

①根据上述信息,可获知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是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实验中长颈漏斗的作用__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便于添加CuSO4溶液 ②收集气体 ③防止压强过大冲开活塞

(3)对于产生的气体,有些同学猜想是H2,有些同学猜想是SO2。小组同学经过讨论,排除了SO2,理由是________。经过进一步实验,确认气体是H2.

(4)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向滤渣滴加足量稀硫酸,滤渣完全溶解。写出滤渣与稀硫酸反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实验结论)Na与CuSO4溶液反应,无Cu生成。

(实验反思)Na与CuSO4溶液无Cu生成,原因可能是_______

(定量分析)另取一定量上述CuSO4溶液。完成下列实验。利用数据,计算无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滴入的酚酞溶液质量忽略不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B.探究二氧化碳与水是否发生反应

C.探究铁、镁金属活动性强弱

D.探究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大小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烧杯中的水均为100g,表是KC1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20℃

40℃

KC1

34.0g

40.0g

KNO3

31.6g

63.9g

①~④所得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燃烧后生成CO和CO2,且测得反应后所得CO、CO2、N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反应后氮气的质量分数可能为

A. 70% B. 50% C. 30% D. 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探究氢氧化钠的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观察到试管A中出现了白色沉淀,试管B中溶液变红色,可是过一会儿红色却消失。小组同学重新进行实验,但现象相同。为此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参与:

探究一:探究A试管现象产生的原因

[提出问题]A试管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猜想二:可能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较大。

[设计实验]

操作

现象

结论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猜想一不正确,猜想二正确

写出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探究B试管中溶液褪色的原因

[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

[猜想]甲同学:可能与O2有关;乙同学;可能与______________大小有关。

[设计实验]两位同学分别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1)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目的

现象

结论

NaOH溶液加热煮沸

__________

溶液先变红,后又变成无色

自己的猜想不正确

向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并滴一些植物油在其上方

__________

2)乙同学使用了色度传感器测溶液的颜色:他在abc三个比色皿中分别加入等量5%10%20%NaOH溶液然后各滴加2滴酚酞试液。溶液颜色的变化曲线如图[说明:溶液无色时色度值(透过率)100%]。乙同学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