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1)在干冰、金刚石、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_____

2)图1描述了稀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微观实质,C处应填入的符号为_____

3)在稀盐酸中加入适量镁条的实验中:

①宏观表征:可以观察到的主要现象为_____,固体逐渐溶解;

②微观表征:如图2表示反应前后溶液中的主要离子,写出所表示的微粒符号_____

③符号表征: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

4)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象叫价类图。如图3为铁的价类图,请分析该图后填写:

A点表示的物质类别是_____

B点表示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

③某化合物化学式为(NH42FeSO42,它代表的点是_____(填“ABCDE”)。

【答案】氯化钠 AgCl 产生气泡 Mg2+ 单质 FeO E

【解析】

1)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填:氯化钠;

2)由微粒的变化可知,稀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微观实质是银离子和氯离子结合产生了氯化银沉淀,故C处应填入的符号为氯化银的化学式,为:AgCl

3)①宏观表征:由于镁与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镁和氢气,可以观察到的主要现象为:产生气泡,固体逐渐溶解。

②微观表征:在盐酸中存在的离子有氢离子和氯离子,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镁离子和氯离子,图表示反应前后溶液中的主要离子,应为H+Cl应为镁离子;

③镁与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镁和氢气,符号表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①由铁的价类图可知,A点时铁元素的化合价为0,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故表示的物质类别是单质;

②由铁的价类图可知,B点时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表示的是氧化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氧元素通常为-2价,故化学式为:FeO

③在(NH4)2Fe(SO4)2中,铵根显+1价,硫酸根显-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20,则x+2价;

(NH4)2Fe(SO4)2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则它代表的点是E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高温下,铁与水蒸气能发生反应生成一种常见铁的氧化物和一种气体,某化学 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此反应甩感兴趣,在小组集体协作下设计了如下实验,以探究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后的产物,也邀请你一起来完成下列探究:

(1)A装置的作用是___

(2)探究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

猜想二: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氧气;

(实验探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C装置,球形管里装有碱石灰干燥剂,导管口蘸些肥皂水(或洗涤剂溶液),控制气体流速,吹出肥皂泡,当肥皂泡吹到一定大时,轻轻摆动导管,肥皂泡脱离管口后,气泡上升.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有爆鸣声.

(推断)生成的气体是___

(3)探究试管中剩余固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常见铁的氧化物

FeO

Fe2O3

Fe3O4

颜色、状态

黑色粉末

红棕色粉末

黑色晶体

能否被进磁铁吸引

能否与盐酸反应

(初步验证)试管中剩余固体为黑色,能全部被磁铁吸引.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剩余固体是FeFe3O4

猜想二:剩余固体是:___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____

_____

[实检结论]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反思与交流)该黑色固体不可能是FeOFe2O3,理由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后的固体含有木炭、氧化铜、铜,在实验室用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后的固体制取金属铜的流程如下:

1)步骤①灼烧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

2)固体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如下图所示的仪器和 KClO3MnO2、稀盐酸、过氧化氢溶液和石灰石等药品供选择,请回答下列与实验有关的问题。

1)仪器 A 的名称是_____

2)用现有的仪器和药品在实验室里可以制取 H2O2CO2 中的_____

3)在实验室里,常用块状的硫化亚铁(FeS)跟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硫化氢(H2S)气体,组装发生装置应选择上图所给仪器中的 F _____

4)某同学称取 10g 含杂质 20%的石灰石,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从理论上计算可制得 CO2 的质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草酸 H2C2O4,沸点约 150℃,分解温度约 190℃.隔绝空气加热,得到的混合物经充分冷却后,残余气体 MCOCO2 中的一种或两种)。为探究 M 的成分,设计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甲试管内溶液变浑浊,则M中一定含有CO2

B.若丙中固体变黑、丁试管内溶液变浑浊,则 M 中一定含CO

C.若装置甲、乙位置互换,则无法判断M中是否含有CO2

D.CO能把氧化铁中的铁元素置换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些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用 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图示反应关系的是

A. 2CO+O2 2CO2

B. N2+3H22NH3

C. C +O2CO2

D. 2Mg +O22Mg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废液(FeSO4MgSO4及一些不溶物)净化实验,步骤如下:

I .往沉降槽中加入适量明矾;

.往反应槽中缓慢加入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

.通过盛装有活性炭的水槽后,调节溶液的pH=7 ,存在指定容器中。

(1)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操作X可使固体与液体分离,操作X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反应槽中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同学做如下图所示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Ⅰ: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溶液变红色。由实验Ⅰ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Ⅱ(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溶液慢慢变红色;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Ⅲ(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KNO3NH4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RKNO3NH4Cl中的一种。关于下图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RNH4Cl

B. 烧杯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烧杯③

C. 若使烧杯③中的固体溶解,只能采用加水的方法

D. 烧杯①、②、③中,只有烧杯③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