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请用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1)3个铝离子_____;(2)甲烷____;
(3)硫酸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________;(4)碘酒中溶剂的化学式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活动小组在一次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实 验:先向A中注入一定量氯化铁溶液,再注入一定量硫酸钠溶液,此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1) 。小组同学对无色溶液B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B中含的离子有什么?
【实验探究】
【评价交流】甲同学结论(2) (填“正确”或“错误”);乙同学的探究过程不正确,理由是(3) 。
【实验结论】结合上述实验最终确定B中含有(4) (填离子符号),不含(5) (填离子符号)。
【归纳总结】由甲、乙、丙同学实验对比得出,确定溶液中可能存在的不同离子是否存在的方法是:可根据待测离子与所加试剂反应(6)
确定出存在的离子,同时推测出与(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如表回答问题.
温度(℃) | 20 | 40 | 50 | 60 | 80 | |
溶解度 (g/100g水) | NaCl | 36.0 | 36.6 | 37.0 | 37.3 | 38.4 |
NH4Cl | 37.2 | 45.8 | 50.4 | 55.2 | 65.6 | |
KNO3 | 31.6 | 63.9 | 85.5 | 110 | 169 |
①20℃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
②5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NaCl g
③量筒的局部示意见图,量取水时应沿 视线(选填“a”或“b”)进行读数, 视线(选填“a”或“b”)对应的读数较大.
④A是80℃含有120g水的KNO3溶液,经过如下操作,得到102gKNO3固体.
I.A溶液为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II.对以上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选填编号)
a.A到B的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改变
b.B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69:100
c.开始析出KNO3固体的温度在60℃至80℃之间
d.A溶液的质量等于22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溶液由NaOH、HCl、H2SO4和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向该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HCl和H2SO4一定存在
B. NaOH、H2SO4和MgCl2一定不存在
C. HCl和MgCl2一定存在
D. HCl一定存在,NaOH、H2SO4一定不存在,MgCl2可能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盛有24.3g硫酸钠和氯化钠组成的固体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100g水使硫酸钠和氯化钠全部溶解。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钡溶液。生成沉淀的总质量与所滴入氯化钡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Z7-6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
(2)滴加到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
(3)当滴加氯化钡溶液至图中A点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娟同学发现,上次做化学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塞。为确定该溶液是否变质,小娟和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该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及变质的程度?
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猜 想:①该溶液没有变质;②该溶液全部变质;③该溶液部分变质。
进行实验:小娟和同学按如图G5-7所示方案进行了实验。
问题讨论:
(1)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
(2)写出产生白色沉淀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由此现象可得出:猜想_____(填序号)错误。
(3)结合操作Ⅰ和Ⅱ,若“现象X”是溶液不变色,则猜想_____(填序号)正确;若“现象X”是_____,则猜想③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A~H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且c能产生温室效应;B为红棕色,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F是紫红色金属;H是蓝色沉淀。根据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请回答:
(l)写出物质B的化学式:_________。
(2)写出序号对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3)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在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
B. 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C. 将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平均分为两份,分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金属Zn和Fe
D. 在一定量CuCl2和HCl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天平两端各放一只盛有200g18.25%的盐酸的烧杯,调节天平平衡。分别向烧杯中加入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的是( )
A.9gMg、9gAlB.20gCaO、20gCaCO3
C.10gAgNO3溶液、5gCu(OH)2D.4gMg(OH)2、8.4gMg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工厂为综合利用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CaSO4,与相邻的化肥厂联合设计了制备(NH4)2SO4的工艺流程。已知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的混合物。
(工艺流程及原理)
沉淀池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为:_____。
(讨论交流)
(1)操作a的名称是_____,若在实验室进行此操作,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2)经操作a后得到的固体物质在煅烧炉中高温分解生成X和Y两种物质,该工艺中,Y被作为原料之一循环利用。Y的化学式为_____。
(3)沉淀池中氨气、二氧化碳和水也可能反应生成少量NH4HC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硫酸铵化肥等级测定)
(1)判断(NH4)2SO4化肥中有无NH4HCO3:
取少量试样溶于水,滴加足量的_____,无气泡产生,则可判断该化肥中不存在NH4HCO3。
(2)化肥中氮元素含量的测定(已确定该化肥中不存在NH4HCO3杂质):
(查阅资料)①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为氨水。氨水呈_____性(填“酸、碱或中性),不稳定,易挥发。
②工业判断硫酸铵化肥等级指标如下:
指标 项目 | 优等品 | 合格品 |
氮(N)含量 | ≥21.0% | ≥20.5% |
(实验设计)按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实验过程中,往烧瓶中加入足量浓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使硫酸铵充分反应完全转化为NH3.
(2)烧杯中的试剂是为了吸收产生的氨气,下列最适宜的试剂是_____(填序号);
①水;②浓HCl;③稀H2SO4;④NaOH溶液
(交流讨论)
实验小组的同学认为,应在实验装置A、B之间增加一个装有_____(填“浓硫酸“或“碱石灰”)的干燥装置,否则实验测得的硫酸铵化肥含氮量可能偏高。
(实验测定)经讨论后,他们改进了实验装置,排除了可能产生误差的因素,重新进行实验。称量样品质量13.5g,通过计算得知该化肥中含硫酸铵质量为13.2g,请你判断出化肥的等级是_____(填“优等品“或“合格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