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如图(单位:m),等腰三角形ABC以2米/秒的速度沿直线L向正方形移动,直到AB与CD重合。设x秒时,三角形与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

(1)写出y与x的关系式;

(2)当x=2,3.5时,y分别是多少?

(3)当重叠部分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一半时,三角形移动了多长时间?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AOB的顶点O在坐标原点,点A在x轴正半轴上,点B在第一象限.一动点P沿x轴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A匀速运动,当点P到达点A时停止运动,设点P运动的时间是t秒.将线段BP的中点绕点P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点C,点C随点P的运动而运动,连接CP、CA,过点P作PD⊥OB于点D.
(1)填空:PD的长为
3
2
t
3
2
t
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2)求点C的坐标(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3)在点P从O向A运动的过程中,△PCA能否成为直角三角形?若能,求t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4)填空:在点P从O向A运动的过程中,点C运动路线的长为
2
3
2
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2012•义乌市模拟)如图,边长为4的等边△AOB的顶点O在坐标原点,点A在x轴正半轴上,点B在第一象限.一动点P沿x轴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由点O向点A匀速运动,当点P到达点A时停止运动,设点P运动的时间是t秒.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线段BP的中点为点E,将线段PE绕点P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PC. 
(1)当点P运动到线段OA的中点时,点C的坐标为
7
2
3
2
7
2
3
2

(2)在点P从点O到点A的运动过程中,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点C的坐标;
(3)在点P从点O到点A的运动过程中,求出点C所经过的路径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①所示,圆形转盘被等分成三个扇形,并分别标有数字-1,2,3.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如图②),现做如下实验:自由转到转盘两次,指针指向的数字分别作为点P的坐标(第一次指向的数字为横坐标,第二次指向的数字为纵坐标).
(1)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表示点P坐标的所有可能情况;
(2)求P点落在正方形ABCD面上(含正方形内和边界)的概率;
(3)将正方形ABCD平移整数个单位,使点P落在正方形ABCD面上的概率为
23
?若存在,指出其中的一种平移方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AOB的顶点O在坐标原点,点A在x轴正半轴上,点B在第一象限.一动点P沿x轴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A匀速运动,当点P到达点A时停止运动,设点P运动的时间是t秒.将线段BP的中点绕点P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点C,点C随点P的运动而运动,连接CP、CA,过点P作PD⊥OB于点D.

(1)填空:PD的长为               (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2)求点C的坐标(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3)在点P从O向A运动的过程中,△PCA能否成为直角三角形?若能,求t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4)填空:在点P从O向A运动的过程中,点C运动路线的长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翠苑中学九年级下学期3月考数学卷(带解析) 题型:解答题

  如图,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AOB的顶点O在坐标原点,点A在x轴正半轴上,点B在第一象限.一动点P沿x轴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A匀速运动,当点P到达点A时停止运动,设点P运动的时间是t秒.将线段BP的中点绕点P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点C,点C随点P的运动而运动,连接CP、CA,过点P作PD⊥OB于点D.

(1)填空:PD的长为               (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2)求点C的坐标(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3)在点P从O向A运动的过程中,△PCA能否成为直角三角形?若能,求t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4)填空:在点P从O向A运动的过程中,点C运动路线的长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