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是跨栏运动员进行训练的图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员穿钉鞋,目的是为了增大与地面之间的压力

B.两脚腾空后仍能向前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C.起跳时用力蹬地,是运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栏架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栏架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广元市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不可以直接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实是( )

A.带挂钩的塑料吸盘能吸附在光滑的玻璃上

B.钢笔从墨水瓶中吸取墨水

C.用塑料管吸取饮料瓶中的饮料

D.河堤的下段比上段要造得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个物体受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此二力( )

A.一定是平衡力 B.一定不是平衡力

C.可能是平衡力 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省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意大利科学家 首先用水银做实验测定了大气压的值;若换用水做该实验,则应 玻璃管的长度(选填“减小”或“增大”);如图所示用吸盘搬运大型玻璃,吸盘能被压紧在玻璃上是 作用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省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下列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只拔掉a、c的孔塞时,观察到两孔均有水流出,说明水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B.只拔掉b、c的孔塞时,观察到两孔水的射程相同,说明同一深度,水的压强相等

C.只拔掉a、c的孔塞时,观察到c孔比a孔水的射程远,说明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D.只拔掉d的孔塞时,观察到有水流出,说明水对容器底有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九江市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一轻杆AO可绕固定转轴O转动,A端悬挂一盏电灯,当绳子AB使杆处于图中所示的位置时,AB长为4m,OB长为3m,绳子拉力为30N,求灯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九江市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是活动“使用滑轮组时拉力与物重的关系”时的情形,吊起动滑轮的绳子段数为 段,既省力又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改变用力方向.钩码总重为1N,若动滑轮重和摩擦不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九江市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辆大卡车在同一段水平路面上行驶,空车和满载时相比较,受到的摩擦力( )

A.空载时摩擦力较大

B.满载时摩擦力较大

C.两种情况摩擦力相同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为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距离的影响,小明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三次实验时必需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这是为了使小车在三种平面上开始运动时的 相同,这一操作体现出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法.

(2)实验中可以看出,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最大的是在 表面运动,这说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 有关.

(3)实验发现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它前进的距离就 (越长/越短),速度减小得 (越快/越慢).

(4)由此可以推断: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 运动.

(5)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一个问题,实验中要用同一小车,是不是说明小车在同一水平表面上滑行的距离还与小车的质量有关?为此,他设计了如图乙的装置及以下探究方案:

A.让一辆小车从光滑斜面上某位置由静止滑下,测出它在水平木板面上运动的距离s1;

B.给小车车厢里添加适当的钩码,并使小车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测出它在水平木板面运动的距离s2;

C.再继续增加钩码数量,重复步骤B;

D.比较各次水平运动距离s的大小,归纳出结论.

①对于上述探究方案中,给小车添加钩码的目的是:

②假设各次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均相同,根据你的生活经验推测:s2 s1(选填:“>”、“=”或“<”).

③小明的探究方案合理吗? .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