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下面分别为细胞内遗传信息传递的部分图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1和2分别表示脱氧核糖和核糖(填物质名称).
(2)若该图表示以甲链为模板合成乙链,则该过程称为转录,催化该
过程的酶是RNA聚合酶;若该图表示的是以乙链为模板合成甲链,则必需有逆转录酶.
(3)若图中显示的甲乙两条链共含有200个碱基,且A:T:G:C=2:1:3:3,则含有碱基U20个.

分析 图示是细胞内进行遗传信息传递的部分图解,其中甲链中含有碱基T,为DNA链;乙链中含有碱基U,为RNA链.因此,图示可表示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转录过程.所以1为脱氧核糖 2为核糖,据此答题.

解答 解:(1)由分析可知: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DNA和RNA,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甲为DNA的一条链,所以1表示(物质)脱氧核糖核糖,乙为RNA,2表示核糖.  
(2)图中表示的以甲链DNA为模板合成乙链mRNA,则该过程称为转录,催化该过程的酶是 RNA聚合酶.图中表示的以乙链mRNA为模板合成甲链DNA,则该过程称为逆转录,催化该过程的酶是逆转录酶.
(3)若两条链共含有200个碱基,且A:T:G:C=2:1:3:3,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这两条链中A=T+U,则A:T:U:G:C=2:1:1:3:3,含碱基U=200×$\frac{1}{10}$=20个.
DNA中含有的A=T,所以甲链中有A=20,所以DNA分子中A=40,含有甲链的基因复制3次,形成的新DNA共有23-1=7,所需原料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40×7=280.
故答案为:
(1)脱氧核糖和核糖
(2)转录     RNA聚合酶    逆转录
(3)20

点评 本题结合图表,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准确判断图示过程及结构的名称,再结合图中信息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下图为科学家在某一生态系统中开展了轻度、中度、重度入侵区的群落植物多样性调查(结果如图1). 同时对轻度入侵区的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2).
(1)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其随入侵物种的入侵程度的增加而减小.重度入侵区植物物种数变化较小的原因是已形成以入侵物种为优势的稳定群落(该群落中入侵物种占绝对优势).弃耕地群落的形成是次生演替的结果,调查说明外来物种的入侵能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2)入侵物种与本地植物之间构成竞争关系.该入侵物种能分泌化学物抑制其它植物,同时能引起昆虫和动物拒食.可见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3)研究发现,经济植物黑麦草能抑制该入侵物种的生长.为了解其抑制机制,进行如下实验:
①用完全营养液培养黑麦草幼苗;
②取一定量培养过黑麦草的营养液加入用于培养该入侵物种幼苗的完全营养液中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加入等量的该入侵物种幼苗的完全营养液.
③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并比较两组入侵物种幼苗的长势.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黑麦草根部是否分泌抑制该入侵物种生长的物质
(4)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标志重捕法方法调查初级消费者田鼠种群密度. 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是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示某动物细胞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途径,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用含18O标记的氨基酸培养液培养B图细胞,发现在合成分泌蛋白的过程中产生了H218O,则H218O的生成部位是②核糖体,该细胞中出现18O的部位依次为②③④⑤ (填图中标号).
(2)在细胞中起交通枢纽作用的细胞器高尔基体.
(3)若该细胞是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则该细胞没有的结构是大液泡和  叶绿体.假如A图为动物细胞,不应有的结构是1、3、9(填标号),应添加的结构是中心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将具有1对遗传因子的杂合子逐代自交3次,在F3中,显性纯合子、隐性个体及杂合子的比例依次是(  )
A.$\frac{7}{16}$,$\frac{7}{16}$,$\frac{1}{8}$B.$\frac{7}{16}$,$\frac{7}{8}$,$\frac{1}{16}$C.$\frac{7}{8}$,$\frac{7}{16}$,$\frac{1}{8}$D.$\frac{7}{8}$,$\frac{7}{8}$,$\frac{7}{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是我国常见的一种生态农业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农作物、苍蝇分别属于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分解者,沼气池中微生物的异化作用类型主要是异养厌氧型.
(2)该生态系统建立的意义在于人为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多级利用,其最大生态效益是通过多层次分级利用有机废弃物中的物质,既充分利用了有机物中的能量,又环境污染.
(3)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或受损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期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某科研小组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情况,设计了由透明的玻璃罩构成的小室(如图A所示).

(1)将该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B所示曲线,那么影响小室内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温度;装置刻度管中液滴移到最右点是在一天中的18(或g)点.
(2)在实验过程中某段光照时间内,记录液滴的移动,获得以下数据:
每隔20分钟记录一次刻度数据
24293234
该组实验数据是在B曲线的ae或fg段获得的.
(3)图B中e与f相比,e点时刻C3的合成速率慢,与b相比,a点形成的原因可能是a时刻温度较低.为测定该植物真正光合作用的速率,设置了对照组,对照组置于遮光条件下,其他条件与实验组相同.测的单位时间内,实验组读数为M,对照组读数为N,该植物真正光合作用的速率是M-N.
(4)图C表示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不考虑光照对温度的影响,图C植物的d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环境吸收2个单位的CO2
(5)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测定A、B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结果如图D所示.当光照强度为a时,比较A、B植物的有机物积累速率MA、MB和有机物合成速率NA、NB的大小,结果应分别为MA=MB、NA>NB(填>、<或=).此时A植物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从叶绿体基质移动到囊状结构薄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AS综合征是一种由于患儿脑细胞中UBE3A蛋白含量缺乏导致的神经系统发育性疾病,UBE3A蛋白由位于15号染色体上的UBE3A基因控制合成,该基因在人脑细胞中的表达与其来源有关:来自母方的UBE3A基因可正常表达,来自父方的UBE3A基因由于邻近的SNRPN基因产生的反义RNA干扰而无法表达(如图1所示).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UBE3A蛋白是泛素-蛋白酶体的核心组分之一,后者可特异性“标记”P53蛋白并使其降解.由此可知AS综合征患儿脑细胞中P53蛋白积累量较多(高).细胞内蛋白质降解的另一途径是通过溶酶体(细胞器)来完成的.
(2)由于UBE3A基因和SNRPN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它们的遗传关系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对绝大多数AS综合征患儿和正常人的UBE3A基因进行测序,相应部分碱基序列如图2所示.由此判断绝大多数AS综合征的致病机理是:来自母方的UBE3A基因发生碱基(对)的替换,从而导致基因突变发生.
(3)研究表明,人体非神经组织中的来自母方或父方的UBE3A基因都可以正常表达,只有在神经组织中才会发生UBE3A基因被抑制的现象,说明该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
(4)动物体细胞中某对同源染色体多出一条的个体称为“三体”.现产前诊断出一个15号染色体为“三体”的受精卵是由正常卵细胞与异常精子受精形成的,其UBE3A基因全部正常.该受精卵可随机丢失一条15号染色体而完成胚胎发育,则发育成AS综合征患者的几率是$\frac{1}{3}$(不考虑基因突变,请用分数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海南省高二上期中理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15秋•文昌校级期中)如图是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字母A~E表示信息分子,数字表示相关生理变化.请据图回答:

(1)请写出相关信息分子的名称:B ,E

(2)图中②表示增殖分化产生

(3)由图可知, 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若如图表示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细胞接受A物质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

(4)则图中a段表示 电位,由 外流造成.

(5)c点时神经纤维的膜电位表现为 .如果处在低Na+的环境条件下,神经纤维兴奋时的电位峰值与图示c点相比: (高、低、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