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大多进入老年后发病。AD 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位于 21 号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T/t)发生突变。某家族的 AD 遗传系谱图如图所示,其中,Ⅲ-7 是一名女性,目前表现型正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Ⅲ-7 已怀孕,她可能生出一个健康的孩子

B.若Ⅱ-5 为纯合子,Ⅲ-7 一定会携带 AD 致病基因

C.AD 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Ⅱ-5 的基因型是 TT Tt

D.用Ⅲ-7 与一名家族中无 AD 遗传的健康男性结婚,在备孕前不需要进行遗传咨询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类型,能依据遗传系谱图和题干信息判断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并进行遗传咨询,指导优生优育。由题意知,AD是2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引起,是常染色体遗传病,分析遗传系谱图,双亲患病,后代有不患病的个体,因此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Ⅰ-1、Ⅰ-2的基因型是Tt、Tt,Ⅱ-3和Ⅱ-6的基因型是tt,Ⅱ-4和Ⅱ-5的基因型可能是TT或Tt。

A、由于Ⅱ-5的基因型是TT或Tt,比例是1:2,Ⅱ-6的基因型是tt,因此Ⅲ-7的基因型可能是tt或T_,A正确;
B、若Ⅱ-5为纯合子,基因型是TT,Ⅲ-7基因型是Tt,携带AD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00%,B正确;
C、分析遗传系谱图,双亲患病,后代有不患病的个体,因此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5的基因型可能是TT或Tt,C正确;
D、Ⅲ-7的基因型可能是tt或T_与一名家族中无AD遗传的健康男性结婚,如果是T_则会患AD,因此要评估子代再发风险率,提出进行基因检测等预防措施,避免遗传病患儿的出生,D错误。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 如图12分别为DNA分子结构及复制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该模型认为:DNA分子中的____________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图1中由①②③构成的④称为____________

2)从图2可以看出,DNA复制有多个起点, 其意义在于____________;图中所示的A酶为____________酶, 作用于DNA结构中的氢键。DNA复制所需基本条件主要包括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项) 等。从图2还可以看出DNA复制时,一条子链是连续合成的,而另一条子链是____________,即先形成短链片段(冈崎片段)再通过____________酶相互连接。

3)若将某动物精原细胞的全部DNA分子用32P标记,置于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子细胞中含被标记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如图(一)所示,细胞呼吸如图(二)所示,请据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二),当氧气浓度为 0%时,请写出细胞内发生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影响图(一)中 a 曲线 P 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如果 P 点是在氧气充足条件下测得的, 则氧气浓度应大于_____%

3)若此植物为阴生植物,在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为生长状况相同的阳生植物,则图(一)a 曲线的 L点向_____方向移动。

4)图(二)中细胞呼吸的有关曲线需在什么条件下测得?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神经病理性疼痛是躯体感觉神经系统的损伤或疾病而直接造成的疼痛,是由于脊髓的SG区发生功能障碍所致,科研人员对其发病机理进行了研究。

1)图1______________是感受器(填图中字母),其受到刺激后,兴奋沿传入神经传导,传至位于SG区的神经纤维末梢,引起储存在______________内的谷氨酸(一种兴奋性递质)释放。谷氨酸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细胞膜外电位发生的改变是______________。突触后神经元受到刺激后,经一系列神经传递过程,最终在______________产生痛觉。

2SG区神经纤维末梢上分布有离子通道N(见图1),该通道与神经病理性疼痛密切相关科研人员利用通道N抑制剂处理SG区神经元,给予突触前神经元一定的电刺激,测定突触后膜的电信号变化,得到图2所示结果。据图2可知,抑制剂处理导致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信号幅度______________,突触后膜的电信号频率______________,推测通道N开放,会引起突触前神经元谷氨酸释放量增加,导致SG区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增强,出现痛觉敏感。

3SG区的神经元包括兴奋性神经元与抑制性神经元两大类。为进一步研究谷氨酸所作用的神经元类型,科研人员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了抑制性神经元,用通道N激活剂处理小鼠的SG区神经元,在突触前神经元施加刺激,分别检测有绿色荧光和无荧光的神经元细胞膜的电信号变化。若带绿色荧光的神经元电信号频率和幅度均无明显变化,不带绿色荧光的神经元电信号频率显著增加,则可判断谷氨酸作用对象为______________神经元。

4)依据本研究,开发减缓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的思路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蟑螂的脑和心侧体抽提物有促进心脏跳动的物质,请利用下列材料和器械开展这方面的验证实验:

1)实验材料和器械:

经过处理的一只腹腔打开的蟑螂(腹腔中消化管等去除,心脏器官暴露,灌有生理盐水)、心率测定仪、蟑螂脑提取物(用生理盐水配制)、蟑螂心侧体提取物(用生理盐水配制)等。

注:心率测定具体方法不做要求。

2)实验思路: _______________

3)请用柱形图形式表示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

4)实验讨论:

①已知蟑螂脑提取物中的活性物质化学本质是多肽,则在将蟑螂脑研磨获取蟑螂脑提取物过程中应保证处于_______________条件下。

②本实验中的对照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③若蟑螂脑提取物加入阿托品(一种抑制心脏跳动的物质)后做实验,实验结果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在研究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研究(已知培养用的细菌大约要20 min分裂一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若DNA复制为全保留复制,则结果C、D中应均为重链DNA和轻链DNA

B. DNA分子复制过程中需要的原料、酶分别为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C. 15N标记的DNA作为模板,用14N标记的培养基培养,第三次复制后50%的DNA分子一条链含15N一条链含14N,50%的分子只含14N

D. 复制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1999年,《科学》杂志将干细胞的研究推举为21世纪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经过近20年的努力,科学家从分子水平发现干细胞中c-Myc(原癌基因)、Klf4(抑癌基因)、Sox2Oct-3/4等基因处于活跃表达状态,其中Oct-3/4的精确表达对于维持干细胞的正常自我更新是至关重要的。科学家利用逆转录病毒,将Oct-3/4Sox2c-MyeKIf4四个关键基因转入高度分化的体细胞内,让其重新变成一个多能干细胞(iPS细胞)。转化过程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健康人体的高度分化细胞中Oct-3/4基因处于______状态。

2)依据上图所示的原理,细胞凋亡是c-MycKl4Fas等基因控制下的细胞_____的过程。体细胞癌变是______等基因异常后表达的结果。

3)经过诱导高度分化的体细胞重新变成多能干细胞(iPS细胞),若在体外培养这一批多能干细胞,需要利用一定方法使细胞群体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阶段,这样的过程称为细胞周期同步化。

①如果采用DNA合成阻断法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则需要在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DNA合成可逆抑制剂,处于__________期的细胞不受影响而继续细胞周期的运转,最终细胞会停滞在细胞周期的__________期,以达到细胞周期同步化的目的。

②如果采用秋水仙素阻断法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则需要在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秋水仙素,秋水仙素能够抑制________,使细胞周期被阻断,即可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

4)不同诱导因素使iPS细胞可以在体外分裂、分化成多种组织细胞,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不定项选择)________

A.各种组织细胞中的DNARNAiPS细胞中的相同

BiPS细胞不断增殖分化,所以比组织细胞更易衰老

CiPS细胞中的基因都不能表达时,该细胞开始凋亡

D.改变诱导因素能使iPS细胞分化形成更多类型的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羧酸酯酶(CarE)制剂,用于降解某种农药的残留,基本流程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的反应体系中需要加入逆转录酶和核糖核苷酸

B.过程②需使用限制酶和 DNA 聚合酶,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

C.过程③需要使用 NaCl 溶液制备感受态的大肠杆菌细胞

D.过程④可利用 DNA 分子杂交技术鉴定 CarE 基因是否成功导入受体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香豆素-3-羧酸是日用化学工业中重要香料之一,它可以通过水杨醛经多步反应合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水杨醛最多能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

B.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中间体A中是否混有水杨醛

C.中间体A、香豆素-3-羧酸互为同系物

D.1mol香豆素-3-羧酸最多能与2molNaOH发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