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甲型H1N1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不具有生命特征

B. 一只变形虫就是一个细胞

C. 精子不具有细胞结构,只有形成受精卵才具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D. 细胞是一切生物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培养玉米的溶液中加入某种负离子,结果发现玉米根细胞在吸收该种负离子的同时,对Cl-的主动吸收减少时,而对K+的主动吸收并没有影响,原因可能是

A. 该种负离子妨碍了能量的生成

B. 该种负离子能与K+的载体结合

C. 该种负离子使细胞膜蛋白失活

D. 该种负离子能与Cl-的载体结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三高考模拟(一)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科学家利用人的α-抗胰蛋白酶基因培育转基因羊的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获得目的基因有许多方法,图中A到B获得大量目的基因的方法___________,该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___________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___________。

(2)图中B到C的过程属于基因工程操作程序中的___________,1处表示___________,是一段特殊结构的DNA片段,位于基因首端,是___________酶识别结合的部位,有了它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

(3)C到D过程采用最多的方法是___________,受体细胞D通常是___________。

(4)D到E,E到F分别使用的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

B. 滤纸条上色素带的宽窄可反映叶绿体中各色素含量的多少

C. 用健那绿染液对解离后的细胞染色可观察其线粒体分布

D. 以H2O2溶液作为底物可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1为某蛋白质结构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二硫键,有4个,数字表示氨基酸序号),图2为由该蛋白质切下的某一片段,试判断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图1所示蛋白质含有两条肽链

B. 图2中氨基酸种类的不同取决于②④⑥

C. 该蛋白质上至少有3个游离的羧基

D. 该蛋白质在形成过程中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重庆市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图1表示基因组成为MmNn的某高等生物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图2表示该生物细胞分裂时DNA数量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图1细胞乙所处的分裂时期与图2中____段对应。图1中细胞甲含同源染色体

_____对,细胞名称为____。

(2)若图1丙中①叫X染色体,则②叫____。

(3)细胞中基因M与M间的分离发生在图2的____段,Mm与Nn两对基因间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图2中的____段。

(4)假设将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精原细胞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并供给14N的原料。则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子中,含15N标记的DNA的精子所占比例为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重庆市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32P标记了某种生物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A. 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

B. 中期20和10、后期40和20

C. 中期20和20、后期40和10

D. 中期20和10、后期40和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重庆市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原核生物的mRNA通常在转录完成之前便可启动蛋白质的翻译,但真核生物的核基因必须在mRNA形成之后才能翻译蛋白质,针对这一差异的合理解释是

A. 原核生物的tRNA合成无需基因指导

B. 真核生物tRNA呈三叶草结构

C. 真核生物的核糖体可进入细胞核

D. 原核生物的核糖体可以靠近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一下学期分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了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和步骤:取三支大小相同的试管,编号为甲、乙、丙,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加入3mL浆糊,再各加入2mL新鲜的α-淀粉酶溶液,振荡后,将甲、乙、丙三支试管分别置于0℃、35℃、100℃下约5min,取出试管,各加入2mL斐林试剂(边加边振荡),用热水浴检验,观察试管内物质颜色的变化。下列对实验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实验步骤不正确

②温度设置不合理

③不能用斐林试剂检验

A. 有一项对 B. 有两项对

C. 三项均对 D. 三项均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