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1.下列是生物学技术制备抗体的两个途径模式简图.

(1)在获取抗体之前,需要向健康人体注射特定抗原(如乙肝疫苗),并且每隔一周重复注射一次.免疫学细胞A在人体主要介导(参与)体液 免疫.
(2)过程①和②得到的Y细胞称为杂交瘤细胞.  得到的单克隆抗体最主要的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能大量制备.
(3)④过程需要逆转录酶,⑤过程则需要特定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4)抗体1与抗体2的氨基酸排列顺序相同,两者的空间结构是否相同?不同为什么?抗体2形成过程没有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抗体1形成过程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5)如果想用棉花产生该种抗体,则⑥过程的受体细胞通常选用农杆菌,经过筛选后再侵染棉花体细胞,转化成功后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能产抗体的转基因棉花植株.

分析 据图分析,细胞A表示效应B细胞,细胞Y表示杂交瘤细胞,①过程表示动物细胞融合,②过程动物细胞培养,③过程提取信使RNA,④过程表示逆转录,⑤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⑥表示导入受体细胞.

解答 解:(1)向健康人体注射特定抗原,提取出A浆细胞(效应B淋巴细胞),在人体参与体液免疫.
(2)过程①至②获取Y细胞称为杂交瘤细胞,得到的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能大量制备的优点.
(3)④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⑤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则需要特定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4)抗体1与抗体2相同之处是氨基酸的排列顺序,由于抗体2形成过程没有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抗体1形成过程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因此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
(5)如果想用棉花产生该种抗体,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棉花细胞中,则⑥导入受体细胞过程的受体细胞通常选用土壤农杆菌,经过筛选后再侵染棉花体细胞,转化成功后通过技术获得能产抗体的转基因棉花植株.
故答案为:
(1)体液
(2)杂交瘤细胞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能大量制备  
(3)逆转录
(4)不同  抗体2形成过程没有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抗体1形成过程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5)农杆菌            植物组织培养

点评 本题考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基因工程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图能力、信息的提取与应用能力、通过比较与综合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等.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基础.单克隆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能产生淋巴因子和抗体的细胞分别是(  )
A.吞噬细胞和T细胞B.T细胞和浆细胞C.记忆细胞和B细胞D.白细胞和红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用箭头在图1下方的长框中标出神经冲动的传递方向.
(2)图中④的名称是突触小体,是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膨大形成的.
(3)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个部分构成.
(4)图2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的位置是C.
A.a和b处      B.a、b和c处      C.b、c、d和e处      D.a、b、c、d和e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人血红蛋白由两条α链和两条β链构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β链第6位的谷氨酸替换为缬氨酸导致血红蛋白聚集为纤维状,红细胞形状随之改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构成患者体内血红蛋白的氨基酸数目发生改变
B.人血红蛋白至少有4个氨基和4个羧基
C.氨基酸序列改变影响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D.该病是蛋白质结构异常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下表列出了教材中部分实验的材料、实验条件和观察内容,请回答有关问题:
组别材料实验条件观察内容
A浸泡过的花生种子清水、苏丹Ⅳ染液、50%乙醇溶液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B玉米籽粒红墨水、刀片、酒精灯、烧杯籽粒中胚的着色
C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0.3g/mL蔗糖溶液、清水质壁分离及复原
D洋葱根尖解离液、龙胆紫溶液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E菠菜叶95%乙醇溶液、层析液滤纸条上的色素带
(1)A组实验中脂肪颗粒被染成红色.
(2)B组实验中胚的着色情况说明活细胞吸收物质具有选择性.
(3)C组实验中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之一是细胞液浓度<蔗糖溶液浓度(填“>、﹦或<”),该实验能(填“能或否”)判断细胞的死活.
(4)右图是D组实验中某同学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图象,若要在高倍镜下看清视野中处于中期的细胞,应将装片适当向左移动.
(5)E组实验中将观察到4条色素带,从下往上的第二条色素带呈蓝绿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生物的细胞呼吸过程中,需要H20参与反应的阶段是(  )
A.糖酵解B.电子传递链C.柠檬酸循环D.三个阶段都需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为DNA分子的平面结构,虚线表示碱基间的氢键.
(1)DNA的两条单链呈反向平行排列;两条单链间相应碱基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DNA和RNA在组成成分上的区别是后者有核糖和尿嘧啶成分.
(3)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片段中有240个氢键,则该DNA片段中腺嘌呤有60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甲图所示是一盆栽植株,乙图表示该植株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反应,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中F点的浓度可表示甲图②处的生长素浓度,欲使②萌发成侧枝,可采用的方法是摘掉顶芽(或摘掉①).
(2)将该植物置于左侧光照下,一段时间后,乙图中的C点的浓度可表示甲图④处的生长素浓度.
(3)当生长素浓度在10-8~10-6mol•L-1区间时,对根、芽、茎生长的作用依次是抑制、促进、促进.
(4)若将植物横放一段时间后,⑥处比⑤处生长得快,则⑤处的生长素浓度可能对应乙图的E点.
(5)已知除草剂能使杂草的茎死亡,从而导致杂草死亡,请问用除草剂除草时的生长素浓度应处于乙图的大于G点对应的生长索浓度(或大于G)状态下.
(6)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多种激素共同的调节.能促进植物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及其开花的植物激素主要是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具有促进细胞分裂,延缓衰老的作用,在特定部位合成后,由根运至其他器官发挥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蓝藻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是DNA
B.细胞学说指出,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变形虫是低等生物,其细胞生命活动较人体的任意细胞简单
D.细胞生命历程包括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