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将灵敏电表连接到神经纤维表面,当在P点给予足够强度的刺激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是(

A.该图所示实验可以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双向传导

B.P点处的 K+浓度膜内高于膜外

C.电流表可以检测到的电位变化是由于 Na+外流引起的

D.电表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答案】BD

【解析】

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

A、刺激P处,引起电位变化,向右传导时可通过电流计检测到,但左侧无电流计也无肌肉相连,所以无法检测兴奋是否向左传导,故不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A错误;

BK+主要存在与细胞内液中,因此K+浓度膜内高于膜外,B正确;

C、电流表可以检测到的电位变化是由于Na+内流引起的,C错误;

D、刺激P处,兴奋先传到电流表左侧,发生一次偏转,然后传到电流表右侧,发生一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正确。

故选B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科学家在研究物质运输时发现有下列四种曲线关系,在研究某种物质的运输时,发现与曲线②和④相符,最可能是下列哪一过程( )

A.葡萄糖从血浆进入人的成熟红细胞

B.Na+通过离子通道进入神经细胞

C.小肠上皮细胞从小肠内吸收氨基酸

D.组织细胞从组织液吸收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河北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河北省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生物资源丰富,因此被誉为华北物种资源库。雾灵山中的一条食物链为植物山鼠苍鹰,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的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部分结果如表所示(单位:J·hm-2a-l)。

山鼠

苍鹰

摄入量

粪便中的能量

呼吸量

摄入量

粪便中的能量

呼吸量

1.05× 109

3.00× 108

7.15× 108

2.44× 107

0.19× 107

2.18× 107

回答下列问题:

1)雾灵山中所有生物共同构成一个___________

2)苍鹰善于飞翔、视觉敏锐,山鼠善于打洞隐藏。苍鹰和山鼠在捕食关系中相互选择、________________。研究发现对于捕食关系来说,动物集群生活被捕食的概率要比单独生活被捕食的概率_________,并且捕食者一般不会将所有的猎物都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这就是“___________”策略。这一策略对人类利用资源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鼠同化的能量中只有小部分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能量从山鼠到苍鹰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雾灵山森林茂密,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和净化空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京津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____价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某研究小组探究果胶酶的用量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AB段限制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的用量

B. 在BC段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之一是反应物浓度

C. 在AC段增加反应物浓度,可以明显加快反应速率

D. 在该实验给定条件下,果胶酶的最佳用量是B点对应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VNN1基因(1542bp)与炎症相关性疾病有关,GFP基因(4735bp)控制绿色荧光蛋白的合成,该蛋白可在相应波长的紫外光激发下发出绿色荧光。某研究小组进行鼠源GFP - VNNI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其功能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l)为构建重组质粒,研究小组从数据库查找到VNNlDNA序列,并设计引物。上游引物:5-AAGCTTCCGCTGCACCATGACTACTC-3下划线为HindⅢ酶切位点),下游引物:5-GGATCCGCTCGAGCTACCAACTTAATGA-3(下划线为BamHI酶切位点),之后进行PCR扩增,PCR的原理是________。扩增后的VNNI基因要与含GFP基因的载体连接,需用________(填具体酶)切割VNNI基因和含GFP基因的载体,再用________酶处理,构建重组质粒。

2GFP基因在重组质粒中可作为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用之前相同的限制酶对GFP - VNNI重组质粒切割后,进行电泳鉴定时得到如图1所示的部分条带,结果表明________

3IL -6为体内重要的炎症因子,能与相应的受体结合,激活炎症反应。图2GFP-VNNI重组质粒对细胞分泌IL -6的影响,由此说明________________,同时发现与正常组比较,空质粒转染组IL-6的表达有轻微升高,造成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中图Ⅰ是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Ⅱ表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Ⅰ中甲和乙代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与分解者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___

(2)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__________形式进行,该物质主要通过 [ ]____________(用数字和文字表示)作用从无机环境进入甲。

(3)图Ⅱ中A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量,B代表被____________利用的能量。从图中可总结出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c,则a、b、c之间的关系是_____

A.a=b+c B. a<b+c C. a>b+c D.c=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是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简图,其中GLUT2是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载体,Na+/K+ATPase是钠钾ATP酶,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小肠上皮细胞面向肠腔的细胞膜形成较多微绒毛可以增加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数量,高效的吸收葡萄糖等营养物质

B. 图中所示的小肠上皮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的功能有催化、运输、信息交流和密封细胞间隙的作用

C. 葡萄糖通过 Na+驱动的葡萄糖同向转运载体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此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D. Na+/K+ATPase也存在神经元细胞膜上,参与了动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进行的探究实验一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图甲是探究在温度为30℃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图乙表示该植物的某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叶肉细胞CO2释放量和叶绿体O2产生总量的变化。请回答:

1)为了避免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图甲装置的灯与试管之间安置了盛水玻璃柱,目的是_____;为了改变光照强度,你认为应该釆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光照强度为b时,该叶肉细胞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呼吸作用速率;光照强度为d时,光反应产生的并能够为暗反应所利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

3)已知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若乙图中的直方柱的高度不发生改变,则c点应该向___________平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下图),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乙病遗传特点有____________

2)Ⅱ-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____________

3)Ⅱ-2____________种基因型,Ⅲ一8基因型有____________种可能

4)若Ⅲ一4与Ⅲ一5结婚,生育一患甲、乙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生育只患甲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生育不患甲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