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5.汽车甲、乙从A沿直线运动到B,甲以速度v0匀速直线运动从A到B,乙从A点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大小为a1匀加速直线运动,接着又以加速度大小为a2匀减速直线运动到B时刚好静止,且甲、乙两车从A到B的时间相同,均为t,则(  )
A.乙车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与a1、a2有关
B.A、B两点的长度为v0t
C.不论a1、a2为何值,都有$\frac{{{a_1}{a_2}}}{{{a_1}+{a_2}}}=\frac{{2{v_0}}}{t}$
D.不论a1、a2为何值,都有$\frac{{{a_1}{a_2}}}{{{a_1}+{a_2}}}=\frac{v_0}{t}$

分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推论,以及匀速运动的公式得出最大速度的表达式,从而分析判断.根据速度时间公式,结合最大速度与v0的关系得出表达式,从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设乙车的最大速度为vm,根据平均速度推论知:$\frac{{v}_{m}}{2}{t}_{1}+\frac{{v}_{m}}{2}{t}_{2}=\frac{{v}_{m}}{2}({t}_{1}+{t}_{2})=\frac{{v}_{m}}{2}t$=s,又s=v0t,解得:vm=2v0,与a1、a2无关,故A错误.
B、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知A、B两点的长度s=v0t,故B正确.
C、对乙车,有:$\frac{{v}_{m}}{{a}_{1}}+\frac{{v}_{m}}{{a}_{2}}=t$,又vm=2v0,解得:$\frac{{{a_1}{a_2}}}{{{a_1}+{a_2}}}=\frac{{2{v_0}}}{t}$,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问题更加简捷,本题也可以通过速度时间图线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5.如图所示为某种测量物体质量的装置示意图,AB为一均匀的滑动变阻器,总阻值为R,长度为L,两边分别有P1、P2 两个滑动头,P1 可在竖直绝缘光滑的固定杆MN上保持水平状态而上下自由滑动.若P1、P2间出现电压时,可通过电压传感器测量出该电压U的大小.所用弹簧受到外力的大小与形变量的比值恒为已知值k,托盘自身质量不可忽略,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现用该装置测量待测物体的质量mx
(1)简要说明测量mx的步骤.
(2)若电源内阻无法忽略,对上述方法的测量结果有何影响?
(3)在电源内阻无法忽略且未知的情况下,可如何改进实验方案,测出准确的mx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6.质量m=4.0×105kg的列车从高速铁路的某车站由静止出发,经过t=300s达到最高速度v=90m/s.设此加速过程为匀加速直线运动,求此过程中
(1)列车的加速度大小;
(2)列车受到的合力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3.如图,一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细长玻璃管竖直放置.玻璃管的下部封有长ll=25.0cm的空气柱,中间有一段长为l2=25.0cm的水银柱,上部空气柱的长度l3=40.0cm.已知大气压强为P0=75.0cmHg.现将一活塞(图中未画出)从玻璃管开口处缓缓往下推,使管下部空气柱长度变为l'1=20.0cm.假设活塞下推过程中没有漏气,求活塞下推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有一理想变压器,副线圈所接电路如图所示,灯L1、L2为规格相同的两只小灯泡.当S断开时,灯L1正常发光.S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增大B.灯L1、L2都能正常发光
C.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减小D.原、副线圈的电流比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20.一辆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m/s,经2s速度达到了6m/s.
问:(1)该汽车运动的加速度?
(2)这辆汽车在6s内发生的位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7.甲、乙两同学均设计了测动摩擦因数的实验.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1)甲同学所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一质量为M的长直木板,B为木板上放置的质量为m的物块,C为物块右端连接的一轻质弹簧测力计.实验时用力将A从B的下方抽出,通过C的读数F1即可测出动摩擦因数.则该设计能测出A与B(填“A与B”或“A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其表达式为μ=$\frac{{F}_{1}}{mg}$.
(2)乙同学的设计如图乙所示.他在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上固定有A、B两个光电门,与光电门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带有遮光片的物块在其间的运动时间,与跨过定滑轮的轻质细绳相连的轻质测力计能显示挂钩处所受的拉力.实验时,多次改变砂桶中砂的质量,每次都让物块从靠近光电门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读出多组测力计示数F及对应的物块在两光电门之间的运动时间t.在坐标系中作出F-$\frac{1}{{t}^{2}}$的图线如图(丙)所示,图线的斜率为k,与纵轴的截距为b.因乙同学不能测出小车质量,故该同学还应该测出的物理量为光电门A、B之间的距离x.根据该测量物理量及图线信息可知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表达式为μ′=$\frac{2xb}{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4.如图所示,O、A、B、C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且2AB=BC.一质点自O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B、C那三点,已知质点经过AB段所用时间为t1,通过BC段所用时间为t2,求质点由O点运动到A点所用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的乘客看到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到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到甲、乙都在向上运动,这三架电梯相对地面的可能的运动情况是(  )
A.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上B.甲向上、乙向上、丙不动
C.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D.甲向上、乙向下、丙不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