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用了6s时间经过A、B两根电杆,已知A、B间的距离为60m,车经过B时的速度为15m/s,则(  )
A.经过A杆时速度为10m/sB.车的加速度为5m/s2
C.车从出发到B杆所用时间为9sD.从出发点到A杆的距离是7.5m

分析 先解出AB之间的平均速度,即为AB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根据加速度的定义求得加速度,根据速度公式求得A点的速度和到达B所用的时间,用速度和位移的关系公式求得从出发点到A点的距离

解答 解:A、B:根据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得AB中间时刻的速度为:
vC=${v}_{\frac{t}{2}}$=$\frac{{x}_{AB}}{t}=\frac{60}{6}m/s=10m/s$.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有:$a=\frac{△v}{△t}=\frac{15-10}{3}m/{s}^{2}=\frac{5}{3}m/{s}^{2}$.故B错误.
根据速度公式有:${v}_{C}={v}_{A}+a•\frac{t}{2}$,
代入数据解得:vA=5m/s.故A错误.
C、根据速度公式有:vB=atB,代入数据解得:tB=9s,故C正确.
D、从出发点到A杆的距离为:${x}_{A}=\frac{{v}_{A}^{2}}{2a}=\frac{{5}^{2}}{2×\frac{5}{3}}m=7.5m$,故D正确.
故选:CD

点评 此题难度不大,关键是能熟练记得并理解匀变速运动的基本公式,此题的突破口是先求出加速度.此题属于中档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6.如图(甲)所示,质量m=2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做直线运动.过a点时给物体作用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并开始计时,选水平向右为速度的正方向,通过速度传感器测出物体的瞬时速度,所得vt图象如图(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为g=10m/s2.求:

(1)力F的大小和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10s后撤去拉力F,求物体再过15s离a点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在有雾霾的早晨,一辆小汽车以25m/s的速度行驶在平直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50m处有一辆大卡车以10m/s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司机紧急刹车后小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前1.5s内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  )
A.由于刹车及时,两车不会相撞B.在t=3.5s时两车会相撞
C.第3s末小汽车的速度会减到10m/sD.两车最近距离为30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如图为一升降机向上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则:
(1)升降机向上运动中的最大速度6m/s;
(2)升降机上升的总高度42m;
(3)升降机在上升过程中0~8s的平均速度大小4.88m/s(结果保留至小数后第二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阻值为10Ω的电阻接到电压波形如图所示的交流电源上.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压的有效值为10VB.通过电阻的电流有效值为$\frac{\sqrt{2}}{2}$A
C.电阻消耗电功率为5$\sqrt{2}$WD.电阻每秒种产生的热量为10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1.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 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水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 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打印点未画出.

(1)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打下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这个速度值填入表(要求保留2位有效数字).
VBVCVDVEVF
数值(m/s) 
 
 
0.4790.5600.640 
 
 
(2)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直角坐标系中,并在图2中画出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根据图象求出小车的加速大小为0.8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所示,两个可视为质点的、相同的木块a和B放在转盘上且木块a、B与转盘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两木块用长为L的细绳连接,木块与转盘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各自重力的k倍,A放在距离转轴L处,整个装置能绕通过转盘中心的转轴O1O2转动.开始时,绳恰好伸直但无弹力,现让该装置从静止转动,角速度缓慢增大,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ω>$\sqrt{\frac{2kg}{3L}}$时,A、B会相对于转盘滑动
B.当ω>$\sqrt{\frac{kg}{2L}}$时,绳子一定有弹力
C.ω在0<ω<$\sqrt{\frac{2kg}{3L}}$范围内增大时,A所受摩擦力一直变大
D.ω在$\sqrt{\frac{kg}{2L}}$<ω<$\sqrt{\frac{2kg}{3L}}$范围内增大时,B所受摩擦力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两个等量正电荷的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有m、n两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n点电场强度一定比m的大
②n点电势一定比m的高
③负电荷从m到n点电势能要增加
④负电荷从m点在电场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一段时间,还能回到m点.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8.要利用轨道、滑块(其前端固定有挡光窄片K)、托盘、砝码、轻滑轮、轻绳、光电计时器、米尺等器材测定滑块和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滑块和托盘上分别放有若干砝码,滑块质量为M,滑块上砝码总质量为m′,托盘和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m.轨道上A、B两点处放置有光电门(图中未画出).实验中,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用游标卡尺测量窄片K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则d=2.20mm,用米尺测量轨道上A、B两点间的距离x,滑块在水平轨道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挡光窄光通过A、B两处光电门的挡光时间分别为tA、tB,根据运动学公式,可得计算滑块在轨道上加速运动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frac{(\frac{d}{{t}_{A}})^{2}-(\frac{d}{{t}_{A}})^{2}}{2x}$;
(2)该同学通过改变托盘中的砝码数量,进行了多次实验,得到的多组数据如下:
实验
次数
托盘和盘中砝码
的总质量m/(kg)
滑块的加速度
a/(m/s2
10.1000
20.1500
30.2000.39
40.2500.91
50.3001.40
60.3501.92
70.4002.38
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丙中作出a-m图象.从数据或图象可知,a是m的一次函数,这是由于采取了下列哪一项措施D.
A.每次实验的M+m′都相等  B.每次实验都保证M+m′远大于m
C.每次实验都保证M+m′远小于m  D.每次实验的m′+m都相等
(3)根据a-m图象,可知μ=0.23(请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