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8.要利用轨道、滑块(其前端固定有挡光窄片K)、托盘、砝码、轻滑轮、轻绳、光电计时器、米尺等器材测定滑块和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滑块和托盘上分别放有若干砝码,滑块质量为M,滑块上砝码总质量为m′,托盘和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m.轨道上A、B两点处放置有光电门(图中未画出).实验中,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用游标卡尺测量窄片K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则d=2.20mm,用米尺测量轨道上A、B两点间的距离x,滑块在水平轨道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挡光窄光通过A、B两处光电门的挡光时间分别为tA、tB,根据运动学公式,可得计算滑块在轨道上加速运动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frac{(\frac{d}{{t}_{A}})^{2}-(\frac{d}{{t}_{A}})^{2}}{2x}$;
(2)该同学通过改变托盘中的砝码数量,进行了多次实验,得到的多组数据如下:
实验
次数
托盘和盘中砝码
的总质量m/(kg)
滑块的加速度
a/(m/s2
10.1000
20.1500
30.2000.39
40.2500.91
50.3001.40
60.3501.92
70.4002.38
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丙中作出a-m图象.从数据或图象可知,a是m的一次函数,这是由于采取了下列哪一项措施D.
A.每次实验的M+m′都相等  B.每次实验都保证M+m′远大于m
C.每次实验都保证M+m′远小于m  D.每次实验的m′+m都相等
(3)根据a-m图象,可知μ=0.23(请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分析 (1)游标卡尺主尺与游标尺示数之和是游标卡尺的示数;由速度公式求出滑块的速度,然后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求出加速度.
(2)应用描点法作出图象,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的表达式,然后分析答题.
(3)根据图示图象求出动摩擦因数.

解答 解:(1)由图示游标卡尺可知,其示数为:2mm+4×0.05mm=2.20mm;
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A=$\frac{d}{{t}_{A}}$,vB=$\frac{d}{{t}_{B}}$,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
v2-v02=2ax可知,加速度:a=$\frac{{v}_{B}^{2}-{v}_{A}^{2}}{2x}$=$\frac{(\frac{d}{{t}_{A}})^{2}-(\frac{d}{{t}_{A}})^{2}}{2x}$;
(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系内描出对应点,然后作出图象如图所示:
以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frac{mg-μ(M+m′)g}{M+m+m′}$=$\frac{(1+μ)g}{M+m+m′}$m-μg,
若要求a是m的一次函数必须使$\frac{(1+μ)g}{M+m+m′}$不变,即使m+m′不变,
实验过程以系统为研究对象,只要保证系统质量不变即可,
不需要控制滑块及砝码在质量远大于砝码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故选:D;
(3)图象的斜率:k=$\frac{(1+μ)g}{M+m+m′}$,
由图示图象可知:k=$\frac{{a}_{1}+μg}{{m}_{1}}$=$\frac{{a}_{2}+μg}{{m}_{2}}$,
在图象上取两点将坐标代入,解得:μ=0.23;
故答案为:(1)2.20;$\frac{(\frac{d}{{t}_{A}})^{2}-(\frac{d}{{t}_{A}})^{2}}{2x}$;(2)图象如图所示;D;(3)0.23.

点评 本题考查了游标卡尺读数、实验数据处理,游标卡尺主尺与游标尺示数之和是游标卡尺的示数,对游标卡尺读数时要注意要保持的精度;知道实验原理、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图象的函数表达式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用了6s时间经过A、B两根电杆,已知A、B间的距离为60m,车经过B时的速度为15m/s,则(  )
A.经过A杆时速度为10m/sB.车的加速度为5m/s2
C.车从出发到B杆所用时间为9sD.从出发点到A杆的距离是7.5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所示是为了检验某种防护罩承受冲击力的装置,M是半径为R=1.0m的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的$\frac{1}{4}$光滑圆弧轨道,轨道上端切线水平.N为待检验的固定曲面,该曲面在竖直面内的截面为抛物面,抛物面下端切线水平且恰好位于M轨道的圆心处,在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抛物面的方程为y=$\frac{1}{2}$x2(x、y的单位均为m),M的下端相切处放置竖直向上的弹簧枪,每次总将弹簧长度压缩到枪口下方距枪口d=0.5m处后发射质量不同的小钢珠.小钢珠的直径略小于枪管的直径,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假设某次发射的质量为m=0.01kg的小钢珠a沿轨道恰好能经过M的上端点,水平飞出后落到抛物面N的某一点上,取g=10m/s2
(1)求发射该钢珠前,弹簧的弹性势能Ep
(2)求小钢珠a落到抛物面N上时的动能Ek(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若小钢珠b的质量为m1=0.005kg,问小钢珠b能否到达M的上端点?若能,则求出此小钢珠b在最高点时对M的压力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6.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装置中,弹簧的上端O点固定在铁架台的金属杆上,旁边竖起放置一刻度尺,刻度尺的零刻线跟O点对齐,在弹簧的下部A处固定一个指针,记下不挂钩码时指针所指的位置,然后在弹簧的下面依次挂上1个、2个、3个、…钩码,分别记下指针所指的位置,算出弹簧的弹力与伸长,填在表中.
钩码个数123456
弹簧弹力F/N0.501.001.502.002.503.00
弹簧伸长x/cm1.202.403.604.766.107.10

(1)由数据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F-x图象.
(2)由此得出结论是弹簧的弹力与伸长量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如图甲所示,在某次探究弹力与弹簧长度关系的实验中,实验小组将一根水平放置的弹簧左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右端固定在力学传感器上,测得一组数据并填写在表格里,右端固定在传感器上,测得一组数据并填在表格里.


12345678
弹力(N)6.04.03.02.03.06.07.29.2
长度(cm)7.08.08.511.011.513.013.614.6
(1)请在图乙的坐标纸上画出F-x图象,根据图象可得这根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0N/m
(2)通过某次探究你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3.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7°的斜面上,固定着宽L=0.25m的平行金属导轨,在导轨上端接入电源和变阻器.电源电动势E=12V,内电阻r=1.0Ω.一质量m=20g的金属棒ab与两导轨垂直并接触良好,导轨与金属棒的电阻不计,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B=0.80T、垂直于斜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中.若金属导轨是光滑的,取g=10m/s2,且已知sin37°=0.60,cos37°=0.80,要保持金属棒静止在导轨上.求:
(1)金属棒ab所受的安培力;
(2)回路中电流的大小;
(3)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0.利用图一装置可以做力学中的许多实验,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D.
A.用此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必须设法消除小车和滑轨间的摩擦阻力的影响
B.用此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必须调整滑轮高度使连接小车的细线与滑轨平行
C.用此装置“探究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每次改变砝码及砝码盘总质量之后,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D.用此装置“探究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应使小盘和盘内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2)本装置中要用到打点计时器,如图二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两种计时器,其中甲装置用的电源要求是A.
A.交流220V     B.直流220V    C.交流4-6V     D.直流4-6V

(3)在利用此装置“探究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时,实验中按规范操作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如图三.已知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则此次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下A 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0.52m/s.(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7.我国不少省市“ETC”联网正式启动运行,“ETC”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简称.小轿车分别通过ETC通道和人工收费通道的流程如图所示.假设小轿车以正常行驶速度v1=16m/s的速度沿直线向收费站行驶,如果过“ETC”通道,需要在距收费站中心线前d=12m处正好匀减速至v2=4m/s,然后以速度v2匀速行驶至中心线,再匀加速至v1后匀速行驶;如果过人工收费通道,需要恰好在中心线处匀减速至零,经过t0=25s缴费成功后,再启动小轿车匀加速至v1后匀速行驶.设小轿车在减速和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1m/s2,和a2=2m/s2.可把小轿车视为质点,小轿车沿直线运动
(1)小轿车过‘’ETC“”通道时,求小轿车从速度v1开始减速至再次达到速度v1所需的时间; 
(2)以速度v1并排行驶的甲、乙两辆小轿车分别通过“ETC”通道和人工收费通道,在通过收费站且在速度均达到v1时,求甲、乙两小轿车之间的距离L.(可认为两小轿车是在同一直线上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从高为20m的屋檐下每隔0.2s落下一个小水滴,把这些小水滴的运动都看成是自由落体运动,则当第一个水滴恰好落地时,第3滴和第4滴水之间相距为(取g=10m/s2)(  )
A.6 mB.5 mC.4mD.3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