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1.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 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水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 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打印点未画出.

(1)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打下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这个速度值填入表(要求保留2位有效数字).
VBVCVDVEVF
数值(m/s) 
 
 
0.4790.5600.640 
 
 
(2)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直角坐标系中,并在图2中画出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根据图象求出小车的加速大小为0.8m/s2

分析 根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A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利用描点法可以画出其速度-时间图象;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斜率大小等于其加速度大小.

解答 解:(1)根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有:
vB=$\frac{{x}_{AC}}{2T}$=$\frac{3.62+4.38}{2×0.1}×1{0}^{-2}$ m/s=0.40 m/s
vF=$\frac{{x}_{EG}}{2T}$=$\frac{6.80+7.62}{2×0.1}×1{0}^{-2}$ m/s=0.72m/s
(2)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如下图所示:

根据v-t图象求出图形的斜率k,所以小车加速度a=k=$\frac{0.72-0.32}{0.5}$=0.8m/s2
故答案为:(1)0.40,0.72.(2)如上图所示;0.8.

点评 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要注意单位的换算和有效数字的保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一物体以初速度vo做匀减速运动,第1s内通过位移为x1=3m,第2s内通过的位移x2=2m,此后又经过位移x3物体的速度减小为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a的大小为1m/s2B.初速度vo的大小为2.5m/s
C.位移x3的大小为1.125mD.位移x3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2.交管部门强行推出了“电子眼”,机动车擅自闯红灯的大幅度减少.现有甲、乙两汽车正沿同一平直马路同向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它们行驶的速度均为12m/s.当两车快要到一十字路口时,甲车司机看到绿灯已转换成了黄灯,于是紧急刹车(反应时间忽略不计),乙车司机为了避免与甲车相撞也紧急刹车,但乙车司机反应较慢(反应时间为0.5s).已知甲车紧急刹车时加速度大小为4m/s2,乙车紧急刹车时加速度大小为5m/s2.求:
(1)若甲司机看到黄灯时车头距警戒线20m.他采取上述措施能否避免闯红灯?
(2)为保证两车在紧急刹车过程中不相撞,甲、乙两车行驶过程中应保持多大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9.如图所示电路中,R1=3Ω,R2=6Ω,R3=1.5Ω,C=20μF,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电路稳定时,电源消耗的总功率为2W,当开关S1、S2都闭合电路稳定时,电源消耗的总功率为4W,求:
(1)电源电动势E和内阻r;
(2)当S1、S2闭合时电源的输出功率;
(3)当S1闭合,分别计算在S2闭合与断开时,电容器所带的电量各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用了6s时间经过A、B两根电杆,已知A、B间的距离为60m,车经过B时的速度为15m/s,则(  )
A.经过A杆时速度为10m/sB.车的加速度为5m/s2
C.车从出发到B杆所用时间为9sD.从出发点到A杆的距离是7.5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6.如图所示,质量为M=8kg的小车停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小车右端施加一水平恒力F,当小车向右运动速度达到v0=3m/s时,在小车的右端轻轻放置一质量m=2kg的小物块,经过t1=2s的时间,小物块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已知小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假设小车足够长,g取10m/s2,求:
(1)水平恒力F的大小;
(2)从小物块放到车上开始经过t=4s整个过程中摩擦产生的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1.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斜面,让钢球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钢球滚过桌边后便做平抛运动.在钢球抛出后经过的地方放置一块水平木板,木板由支架固定成水平,木板所在高度可通过竖直标尺读出,木板可以上下自由调节.在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该同学在完成装置安装后进行了如下步骤的实验:
A.实验前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并在线上标出a、b、c三点,且ab=bc,如图2.量出ab长度L=20.00cm.
B.让钢球从斜面上的某一位置由静止滚下,调节木板高度,使得钢球正好击中c点,记下此时木板离地面的高度h1=70cm.
C.让钢球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调节木板高度,使得钢球正好击中b点,记下此时木板离地面的高度h2=90.00cm.
D.让钢球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调节木板高度,使得钢球正好击中a点,记下此时木板离地面的高度h3=100.00cm.

则该同学由上述测量结果即可粗测出钢球的平抛初速度大小v0=2.0m/s,钢球击中b点时其竖直分速度大小为vby=1.5m/s.已知钢球的重力加速度为g=10m/s2,空气阻力不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使用电火花计时器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
(1)在下列基本步骤中,正确的排列顺序为ABDEC.
A.把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
B.安放纸带
C.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
D.接通220V交流电源
E.按下脉冲输出开关,进行打点
(2)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给出了从O点开始,每5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0、1、2、3、4、5、6都为计数点.测得x1=1.40cm,x2=1.90cm,x3=2.38cm,x4=2.88cm,x5=3.39cm,x6=3.87cm那么:在计时器打出4点时,小车的速度为0.31m/s;点2到点4这段时间的平均加速度为0.5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3.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7°的斜面上,固定着宽L=0.25m的平行金属导轨,在导轨上端接入电源和变阻器.电源电动势E=12V,内电阻r=1.0Ω.一质量m=20g的金属棒ab与两导轨垂直并接触良好,导轨与金属棒的电阻不计,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B=0.80T、垂直于斜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中.若金属导轨是光滑的,取g=10m/s2,且已知sin37°=0.60,cos37°=0.80,要保持金属棒静止在导轨上.求:
(1)金属棒ab所受的安培力;
(2)回路中电流的大小;
(3)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