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4529  214537  214543  214547  214553  214555  214559  214565  214567  214573  214579  214583  214585  214589  214595  214597  214603  214607  214609  214613  214615  214619  214621  214623  214624  214625  214627  214628  214629  214631  214633  214637  214639  214643  214645  214649  214655  214657  214663  214667  214669  214673  214679  214685  214687  214693  214697  214699  214705  214709  214715  214723  447348 

11.读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设北京时间为6月22日4时,完成以下要求。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________。

(2)按地方时,进入6月22日的经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

(3)A点日出的时间是________时,日落的时间是________时。

(4)有一架飞机一直往北飞,会不会回到原地?为什么?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经纬网、昼夜长短和日期计算的有关知识。

(1)由图可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为极昼,所以可判定此时为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即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3°26′N;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即平分昼半球经线的经度,由北京时间为4时可推算出A点所在经线为120°E,再运用“查格法”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120°W。

(2)据已知条件北京时间为6月22日4时推算直射点的经纬度,同时还可推算零时经线经度为60°E,进而确定6月22日的经度范围为60°E向东至日界线(180°)间。

(3)运用“查格法”确定A点昼长为16小时,夜长为8小时。再运用公式算出日出和日落时间。公式为:

日出时间=12-昼长/2或日出时间=夜长/2;

日落时间=12+昼长/2或日落时间=24-夜长/2。

(4)把握南北方向的绝对性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答案:(1)23°26′N,120°W

(2)60°E-180°

(3)4  20

(4)不会。因为飞机一直往北飞,所以到北极点为终止,再行进,方向变为向南。

试题详情

读下图,回答7-10题。

7.图中处于两种环流影响的气候类型分布区是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②和④               D.①和③

8.④地区的植被类型为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热带荒漠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温带草原

9.⑤地区炎热干燥时

A.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                 B.蒙古高压达到最强盛时期

C.②地区正处于多雨季节                 D.我国东部地区盛行东南风

10.有关该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洲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刚石产地

B.该洲南部的居民全是黑种人

C.该洲水资源贫乏,发展农业生产缺少水源

D.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该洲独立的国家有埃及、埃塞俄比亚和利比亚三个

解析:此题考查非洲的自然环境及部分地理特征。非洲气候呈带状对称分布。①为热带雨林气候区,②为热带草原气候区,③为热带沙漠气候区,④⑤为地中海气候区;有了以上知识则不难得出7-9题的答案。非洲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和金刚石的产地,其居民南部主要是黑种人,北部多为白种人,但南部并非全为黑色人种;二战前非洲独立的国家是埃及、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

答案:7.C  8.C  9.B  10.A

试题详情

读下图,AB弧是晨线,AC弧是昏线。据此回答4-6题。

4.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全球与图中P点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是

A.12月23日2时  大于全球一半         B.12月21日6时  小于全球一半

C.6月22日2时  等于全球一半          D.6月21日10时  P点与全球处于同一日期

5.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①摩尔曼斯克可见到午夜太阳  ②好望角附近海面风浪不大,利于航行  ③尼罗河进入汛期  ④汉堡的宾馆正在举行晚宴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6.关于图中P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P点附近多次发生地震                 B.P点位于平原,这里的河流正值汛期

C.P点为该国著名的乳畜业区              D.P点附近工业属临空型工业布局类型

解析:由题意可知,此日为北半球冬至日,北极圈内的终年不冻港摩尔曼斯克有极夜现象,尼罗河河水夏季是汛期,主要受来自热带草原气候区的水源补给,南半球此时为夏季,好望角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附近海面风浪不大,利于航行。P点位于昼半球的中心,故可以判断P点所在的90°W为12时,故北京时间(120°E)为12+6+8=26,即为12月23日2时。由题意知180°经线为6时,为此从180°经线起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至地方时为24时的地方为12月22日。即占了全球的=,都属于P点所在的日期。由图中可知P点位于密西西比河平原,由于北半球此时为冬季,夏季才是汛期,美国的西部海岸城市属临空型工业布局类型,并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的火山、地震。故答案选C。

答案:4.A  5.A  6.C

试题详情

读经纬线示意图,图中虚线代表晨昏线,阴影与非阴影部分代表两个不同的日期,据此回答1-3题。

1.甲地时间为

A.9时              B.12时             C.21时             D.15时

2.若图中的日期是7日和8日,则北京时间可能为

A.1月7日4时     B.1月8日11时     C.7月7日11时     D.7月8日4时

3.此时

A.安大略湖畔烈日当空                      B.泰晤士河畔曙光初现

C.巴西高原草本茂盛                    D.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解析:做第1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两点:一是新旧日期的分界线为(地方时)0时经线和180°经线,二是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的时刻为6:00(18:00),经组合讨论可知该虚线只能为昏线,故甲时刻为21:00。昏线左侧的日期分界线为180°经线,地方时为15:00,则120°E位于8日范围内,据东加西减,计算可得出11时。由上可知北半球此时昼短夜长为冬半年,结合安大略湖、泰晤士河、巴西高原的经纬度可选出正确选项。

答案:1.C  2.B  3.C

试题详情

38.(32分)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法《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02月16日正式生效,标志着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进入新阶段。

材料一

《京都议定书》的生效并实施,是人类社会第一次在大范围内针对重大环境问题提出定量和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指标,这将对促进建立全球环境管理体系和机制具有重大的、里程碑式的意义。

⑴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国际法有何重要作用?(12分)

材料二

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京都议定书》为“附件I国家”(发达家和经济转型国家)规定了具体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要求“附件I国家”在2008-2012年间总体上要比1990年水平平均减少5.2%。

⑵“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哲学依据是什么?(8分)

材料三

从总量上看,目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位居世界第二,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居世界前列。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虽然目前不承担二氧化碳的减排义务,但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严重污染,中国已无法置身其外。

⑶为了建立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以实际行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某市拟向市民发出倡议,你认为倡议中可写入哪些内容?(12分)

试题详情

37.(32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陈亮在《送叔祖主筠州高要簿序》中曾这样写道:“自科学之兴,世之为士者往往困于一日之程文,甚至于老死而或不遇。”

(1)  材料一提出的“科学”指什么?宋明时期怎样开展材料中所谓的“科学”活动?你怎样评价这种活动?(10分)

材料二

依据胡适回忆,他15岁时在上海澄衷学堂读书,就用牛顿力学来批评孟子不懂科学,因为孟子曾用水往下流的自然现象来说明人心向善。胡适批评孟子“不知道水有保持水平的道理,又不知道地心吸力的道理。”“水无上无下,只保持他的水平,却又可上可下,正像人性本无善无恶,却又可善可恶。” “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

(2)  结合史实,分析20世纪一、二十年代科学被用作批判旧思想工具的原因(12分)

材料三

在科学派看来,人生观是因知识而变的,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论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都确实使人类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人类应该以科学作为全部精神生活之基础,“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科学还是道德教化的基础,人生观只有建立在科学理性的基础上,受科学方法的支配,才有是非真伪可言;否则,人人都可以将不讲理的人生观标榜于社会,社会将不得安宁。

(3)  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科学主义的历史作用(10分)

试题详情

36.(36分)

据国家有关部门估计,我国城市每年“生产”的垃圾约有1.5亿吨。目前大多数城市处理垃圾的办法是将垃圾运到城外堆放、填埋或焚烧。随着积存垃圾的不断增加,有约2/3的城市已陷入垃圾的“包围”之中,有约1/4的城市已难以找到可供堆放垃圾的场所。

(1)试说明城市垃圾的主要来源及其危害。(10分)

(2)下图为北京市垃圾处理场示意图。位于北京西北郊的阿苏卫卫生填埋场是北京市第一座、也是最大的垃圾填埋场。试分析其位置是否合理,为什么?(8分)

  

(3)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的可持续经济增长模式。下图是根据这种观点设计的城市垃圾处理流程示意图。

 

试分析采用该图所示的垃圾处理方法比传统的垃圾处理方法有哪些优越性?(12分)图中由沼气装置送往热电厂的物质中,主要成分是______,用它部分代替煤炭、石油,有什么好处?(6分)

试题详情

34.奥运会吉祥物将给我国带来一连串的经济效益,但随之而来的是吉祥物的产权保护和市场开发问题。对吉祥物的保护有利于    

   A.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B.体现社会互济,规避各种风险

   C.杜绝假冒伪劣商品的生产和销售

   D.实施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