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4563  214571  214577  214581  214587  214589  214593  214599  214601  214607  214613  214617  214619  214623  214629  214631  214637  214641  214643  214647  214649  214653  214655  214657  214658  214659  214661  214662  214663  214665  214667  214671  214673  214677  214679  214683  214689  214691  214697  214701  214703  214707  214713  214719  214721  214727  214731  214733  214739  214743  214749  214757  447348 

2.答案(1).A  (2)A  (3).B

解析:本题组考查了学生从图中猎获取信息,进而推断国家类别的能力。第(1)题,由图可知,a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城市化水平低,应为发展中国家。第(2) 题,考查了发展中国家平均的城市化水平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状况,属于综合分析能力要求较高的试题,④为发达国家;②所示国家城市化水平太低,仅20%左右,发展中国家平均城市化水平约为40%;③所示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太低,与发达国家差不多,所以只有①符合题意。第⑶题a为印度,曾是英国的殖民地,是通过民族政治运动取得独立的。

试题详情

1.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平面直角坐标图的判读,具体考查了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由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应不难发现其中自然增长率最高的点是③。

试题详情

26.读下图20世纪世界人口统计图(图4-11-13),回答下列问题

(1)从时间上看,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这种变化说明人口增长主要受          的制约。

(2)从地域上看,二战后人口增长的特点和带来的问题是:发达国家             ; 带来的问题是    。发展中国家         ;带来的问题是            。

(3)目前发达国家人口再生产的类型是       ,世界总体的人口再生产类型是        

(4)解决目前世界人口矛盾的途径是       

            

图4-11-13

考点11

试题详情

25.图4-11-12是我国80年代下半期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4-11-12

(1)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人口迁移日趋活跃,其特点表现为          

(2)这一时期,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方向:一是         ;二是        

(3)与以往不同,这一时期人口流动主要的是       。人口外出的目的是      

(4)原先人口净迁出地区变变为净迁入地区的省市是     

(5)人口输出最多的省是       ,人口流入最多的省是的省        。最大的人口接收地是            等工业区

(6)促使这个阶段人口大量迁移的主要原因有                        

试题详情

24.当人口的数量、质量、结构或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不相适应时就会出现各种人口问题。读图(图4-11-11)表回答:

 

图4-11-11

(1)人口增长过快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根据下列表中数据,分析我国存在的人口问题:

 
世界
中国
美国
俄罗斯
人均耕地面积(公顷/人)
0.24
0.08
0.76
0.87
1998年人均GDP(美元)
5020
775
31520
2300

(2)读“中国人口文化程度构成”图,我国人口还存在的问题是:

                   

近年来,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和高校扩招,这种现象已有显著改善。我国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

试题详情

23.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现象,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某年全国流动人口超过了1.2亿,读图4-11-10并分析:

图4-11-10

某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  

某年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构

(1)某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A. 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B. 从城市流向乡村

C.  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

D.  从东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

(2)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和直接后果。

试题详情

22.读图4-11-9,回答:

图4-11-9

(1)图示地区地形复杂,地势          

(2)PQ线的东南部属于          (地形区),该地形区的气温、降水特征是              。

(3)内力作用在图示地区的具体表现有哪些?(8分)

(4)PQ线的东南部与西北部相比,人口密度较大的是    ,造成两地人口密度不同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试题详情

人口算术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总面积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可耕地面积之比。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表1回答18-21题。

表1

国家
人口算术密度(人/km2)
人口生理密度(人/km2)
加拿大
3
35
美国
30
156
埃及
70
3503
中国
129
934
英国
241
963
印度
313
559
日本
336
3054
荷兰
432
1601
孟加拉国
910
1359

18.“地广人稀”但耕地资源缺少的国家是           

A.加拿大 B.美国      C.埃及   D.印度

19.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1/2以上的国家是            

A.美国      B.荷兰       C.孟加拉国D.加拿大

20.对比表中中国、印度两国的统计数字

A.印度的人口压力较中国为大

B.中国的人口压力较印度为大

C.中国的人口压力与印度相当

D.中、印两国的人口压力都较小

21.就国土面积而言,耕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有

A.日本、埃及        B.中国、印度   

C.美国、加拿大     D.孟加拉国、美国

试题详情

图4-11-8是某地区1950-1980年人口增长图。读图4-11-8回答16-17题。

图4-11-8

16.30年间该地区

A.乡村人口增长了2000万人

B.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人

C.总人口增长了两倍

D.乡村人口增长了两倍

17.30年间该地区城市化水平

A.大幅提高B.略有提高  C.没有变化D.略有下降

试题详情

我国的人口迁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据此回答14-15题

14.“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迁移与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比较,正确的是

A.从迁移方向上看,都是从北方迁向南方

B.从迁移原因上看,都是战争因素引起的

C.从迁移方式上看,都是自发性迁移

D.从迁移结果上看,都加强民族融合、社会经济的发展

15.新中国成立以来至20世纪80年代和80年代中期到现在两个历史阶段的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从迁移方向看都是从内地流向沿海,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

②从迁移原因看,都主要是因经济发展不平衡引起的

③从迁移量来看,都主要是以定居移民为主,迁移量小,后者以流动人口为主,流动量大

④从迁移方式上看,都是被迫性迁移为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