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7122  217130  217136  217140  217146  217148  217152  217158  217160  217166  217172  217176  217178  217182  217188  217190  217196  217200  217202  217206  217208  217212  217214  217216  217217  217218  217220  217221  217222  217224  217226  217230  217232  217236  217238  217242  217248  217250  217256  217260  217262  217266  217272  217278  217280  217286  217290  217292  217298  217302  217308  217316  447348 

  读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图,完成13-15题。

13.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   B.台风  C.洪涝  D.寒潮

14.对图中甲、乙两区域灾害多发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7、8月

B.甲--3、4、5月  

C.乙--5、6月  

D.乙--l2、1、2月

15.图中丙区域此类灾害出现频次大于周边地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A.降水集中,多暴雨

   B.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C.喀斯特地貌的影响   .

D.气温高,蒸发量大

试题详情

12.假如暴雨发生时该流域的森林早已被砍伐,河流流量曲线及含沙量曲线应为

试题详情

11.可调节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以降低洪涝灾害发生的措施还有

  ①植树造林②人工降雨③疏浚河道④退耕还湖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右图所示的是一个为森林覆盖的河流在暴雨中呈现的河流流量曲线及含沙量曲线。据此回答12题。

试题详情

10.修建水库后

  ①河流径流量增加②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③降水量季节变化增加④旱涝灾害的发  生机率减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试题详情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如下图),回答6-9题。

6.下列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有

  ①干旱②滑坡③台风④风暴潮⑤寒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7.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d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

  A.洪涝   B.台风  C.泥石流   D.干旱

8.图中a、b、c、d四个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A.a   B.b   C.c  D.d

9.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

  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  ②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③修建“西气东输”  管道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  ⑤兴建广东大亚湾和阳江核电站⑥加固长江、黄河、  珠江大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⑥  C.①②③⑥   D.②③④⑤  

读某河流修建水库前后径流量变化示意图(如下图),回答10一11题。

试题详情

5.图中的数字符号表示的自然灾害的类型是

A.洪涝、地震、干旱、风暴潮、地震

B.风暴潮、干旱、地震、洪涝、台风

G.地震i滑坡、洪涝、台风。干早

D.干旱、洪涝、风暴潮、地震、滑坡

试题详情

  2010年伊始,全球地震较为活跃,结合下表,回答3-4题。

 
地点
发生
日期
 
震级
震源深度(km)
 
震中位置
震中距首
  都距离
  (km)
死亡
人数
 
海地
1月
12日
 
7.3
 
   13
北邻波多
黎各海沟
 
   15
约20
  万
 
智利
2月
27日
  8.8
 
   35
西邻智利海沟
 
   325
  约
800人

3.对两次地震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板块碰撞运动

B.板块张裂运动

C.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运动

D.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运动

4.由表可知,智利地震死亡人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产生的次生灾害影响小

  B.震区人口稀少 

C.震区经济落后 

D.灾后应对措施得当

试题详情

2.造成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①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  降低③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④城市化面积扩大,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汇集的速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试题详情

下图为一组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图1时期至图4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图1时期至图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据此回答l-2题。

1.图4时期图示河流断面处的河流年内径流量变化情况与图1时期相比,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少 

B.年内径流量分配趋于均匀

  C.洪峰流量和出现频率减少

  D.夏秋季流量减少,冬春季流量增大

试题详情

(三)、利用日照图来判断日出日落方位

1、太阳直射赤道

在晨线上看到的是日出,在昏线上看到的是日落。在上图中,选任意一点A,我们来分析一下A地日出日落的方位。因为纬度相同的地方,日出日落的方位也相同,所以我们首先作过A地的纬线,找到该纬线与晨线的交点B、与昏线的交点B"。只要得出太阳光线相对于B地的方向,就可知道A地日出的方位;只要得出太阳光线相对于B"地的方向,就可知道A地日落的方位。可以看出,相对于B地而言,太阳光线来自正东方向,所以在A地太阳从正东方向升起;相对于B"地而言,太阳光线来自正西方向,所以在A地太阳从正西方向落下。

总结规律为: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的日出日落方位除了南北两极点外均为从正东方向升起、从正西方向落下。

2、太阳直射北半球

我们讨论一下任意一点C地的日出日落方位,作过C地的纬线,找出该纬线与晨线的交点D、与昏线的交点D",可以看出,太阳光线相对于D地来说来自东北方向;相对于D"地来说来自西北方向,所以,在C地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从西北方向落下。

总结规律为: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太阳都是从东北方向升起、从西北方向落下,而且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接近北回归线,各地日出、日落的方位就越偏北;纬度越高的地方日出日落的方位也越偏北。

3、太阳直射南半球

在上图中找任意一点E,用上述同样的方法,可以看到,E地日出的方向是东南,日落的方向是西南。

总结规律为: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太阳都是从东南方向升起,从西南方向落下,而且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接近南回归线,各地日出、日落的方位越偏南;纬度越高的地方日出日落的方位也越偏南。

4、总结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决定了各地的日出日落方位是偏南还是偏北,以及偏南或偏北的程度。可以看出,在同一天,在全球各地观察到的日出日落的方位,偏南或偏北的方向是一致的,与所在的半球位置无关。当地纬度位置的高低,会影响到日出日落方位偏南或偏北的程度。当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时,纬度越高的地方日出日落的方位就越偏北;当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时,纬度越高的地方日出日落的方位就越偏南。

例题1:11月5日,北京(40°N、116°E)当地看到太阳升落的视运动轨迹示意图为

答案:B 点拨:由于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北京应该是昼短夜长,且太阳在东南方向日出,西南方向日落。图A太阳视运动偏向错误,图B表示昼短夜长,且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例题2:下图是北纬40°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K、L、M三条曲线为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曲线。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a、b、c、d分别表示地平圈上的四个方位,其中代表南方的是                (   )

    A.a              B.b              C.c              D.d

答案:A 点拨:图中K、L、M三条曲线所处的最高位置代表当时的正午太阳高度,它们的位置都偏向于a方一侧,而该地又在40°N,其正午太阳偏于南方,所以a方应该代表南方。

  (2)有关K、L、M所对应的日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K一一天安门广场升旗时刻为一年中最迟

    B.L一一江苏白昼时间比北京长

    C.M一一此时该地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

    D.L一一长江口外海域盐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答案:A点拨:根据该地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大小可知:K、L、M分别代表的是冬至、春秋分、夏至日,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日落最早、日出最迟,随日出同步的升旗也最迟。春秋分日各地昼夜等长,北京与江苏白昼等长。夏至日,日出方向为东北方向。长江口外海域盐度夏季多雨时最低。

例题3:下图为北半球甲乙两地某日“太阳视运动路线图”,图0为地平圈,箭头为太阳视运动方向,

∠1=∠2=22°,据此,完成(1)-(4)题:

  (1)甲地的地理纬度                                                       (   )

    A.23°26′N          B.66°34′N         C.22°N            D.90°N

答案:D点拨:甲地处于极昼状态,且一天中太阳高度不变,只有极点有这种情况,又根据甲太阳视运动轨迹偏向南方,为北半球,故甲地为北极点。

  (2)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   )

    A.22°             B.44°             C.11°             D.68°

答案:B点拨:当直射点位于23°26ˊ时,北极圈正好出现极昼现象,其正午太阳高度为2倍的23°26ˊ。此时北极点正午太阳高度为22°,太阳直射点也为22°,出现极昼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为2*22°=44°,此时乙地正好出现极昼现象,所以正午太阳高度为44°。

  (3)该日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澳大利亚北部盛行西北风              B.尼罗河水泛滥

    C.巴西高原草原一片枯黄               D.北极考察的好时光

答案:A点拨: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22°N,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太阳直射点北移,澳大利亚北部盛行东南信风,故A错。尼罗河发源于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此时为湿季;南美洲的巴西高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此时为干季;北极附近为极昼,为科学考察的好季节。

  (4)悉尼该日太阳升起的方向                                                (   )

    A.东北            B.东南            C.正东            D.正北

答案:A点拨:春秋分日太阳从正东升起,而此时太阳直射点纬度22°N,太阳从东北升起来,从西北方向落下去。

例题4:下图表示某地一天中两个不同时刻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据此判断(1)-(3)题:

  (1)该地的纬度位置是                                                     (   )

    A.70°N           B.75°N            C.70°S            D.75°S

答案:B点拨:该地一天中太阳既有从正北照射,也有从正南照射,并且太阳高度都大于0度,说明该地处于极昼区内,太阳从正南照射时,太阳高度大,说明该地位于北极圈以北,从正南照射时的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此时最小太阳高度为5°,即此时太阳直射点距离正好出现极昼时的太阳直射点纬度差5°,正好出现极昼时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30°,并且正好出现极昼时,直射点纬度+该地纬度=90°,计算公式为30°=90°-(ф-(90°-ф)),计算出纬度为75°。

  (2)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                                         (   )

    A.15°N           B.20°N           C.15°S           D.20°S

答案:B点拨:该地位于75°N,正午太阳高度为35°,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通过计算可以知道此时,直射点位于20°N。

  (3)当太阳光线处在a位置时,国际标准时间是20时,则该地的经度位置是             (   )

    A.120°W          B.0°              C.60°E           D.180°

答案:C点拨:当太阳光线处于a位置时,经过a位置的经线位于夜半球正中央,为24点,此时0度经线地方时为20点,可以计算出该地经度为60°E。

例题5:下图是“40°N地区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度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三条弧线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一天是________,其数值为________,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纬线上。

(3)当图中所示地区日出时间为7:30时,其白昼时间为________小时,位于赤道上的某地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_。

(4)当图中所示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为最小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昼达一年中最长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该地位于亚欧大陆的东侧,当日出时间为4:30时,该地应该受到________季风的影响。

答案:(1)白天太阳在地平线上的视运动的轨迹(2)夏至;73°26′;北回归线(或23°26′N)(3)9  6:00(4)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南半球(5)东南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1)图中反映的是某地一天中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即白天太阳在地平线上的视运动的轨迹。(2)图中显示了夏至日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该地纬度为40°N,可以计算出正午太阳高度数值。(3)出时间为7:30,正午为12点,上午有4小时30分,白昼时间为9小时,赤道上永远6点日出。(4)图中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整个南半球白昼达一年中最大值。(5)40°N纬线的大陆东侧为温带季风气候,当日出时间为4:30时,昼长夜短,为夏季,盛行东南季风。

例题6:读某日北半球某纬线上不同经度的太阳高度。读图回答(1)-(3)题:

  (1)此刻,北京时间                                                       (   )

    A.3:20            B.9:20            C.15:20           D.21:20

答案:A点拨:该纬线上,西经110度经线经过正午位置,为12点,则东经70度为0点,东经120度经线地方时为北京时间,为3:20。

  (2)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   )

    A.0°            B.5°N           C.15°N          D.23°26′N

答案:C点拨:图中显示该纬线所有经度太阳高度都在0度以上,并且正好出现极昼,假设该纬度为α,此时直射点纬度为β,并且位于北半球,则α+β=90°,该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为30°,则30°=90°-(α-β),计算出α=75°N,β=15°N。

  (3)6月22日,该纬线上的最小太阳高度为                                     (   )

    A.6°34′         B.8°26′         C.21°26′        D.21°34′

答案:B点拨:该纬线为75°N,当直射点位于15°N时,正好出现极昼,最大太阳高度为30°,最小太阳高度为0°。随着直射点北移,该地持续为极昼,但太阳高度全天在

0°以上,太阳高度增加数值为太阳直射点距离15°N的纬度差,直到夏至日太阳最高,此时的最小太阳高度为0+(23°26′-15°)=8°26′,最大太阳高度即正午太阳高度为30°+(23°26′-15°)=38°26′。之后太阳高度开始减小,减小的数值为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范围,直到直射点到达15°N,该地极昼结束。

  (4)此日,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   )

    A.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运动

    B.北京日出方向为东偏北

    C.甲、乙两地太阳高度最大值为15°

    D.巴西高原呈现草类茂盛的景象

答案:B点拨:此日,75°N纬线正好出现极昼,直射点位于15°N,北半球为夏季,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运动;北京日出方向东北方向;甲、乙两地都位于75°N纬线上,只是经度不同,正午太阳高度即最大太阳高度相同,都是30°;巴西高原属于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此时为干季,草类枯黄。

  (5)此日某时刻,该纬线上的甲、乙两地的太阳高度均为15°,则甲、乙两地之间最短地面距离是(   )

    A.1650km         B.3300km         C.4950km          D.6600km

答案:B点拨:本题考查的是两地最短距离的知识,两地最短距离是经过地心和地表两地的大圆与地表的交线的长度。甲、乙两地都位于75°N纬线上圈上,此刻太阳高度相同,正好位于该纬线圈的正对面的两个点上,两地之间最短地面距离是经过北极点的经线段,跨30个纬度,长度为111千米*30=3300km。

下图表示北半球某地某日的太阳视运动路径,图中椭圆为地平圈,太阳位于正南方天空。图中∠α=23°26′,∠β=32°34′。据图完成(1)-(3)题:

  (1)若该地西侧为东半球,东侧为西半球,则此时北京时间是:                      (   )

    A.9时20分        B.21时20分       C.15时40分       D.6时40分

答案:A点拨:东西半球分界线为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其中西经20度以西为东半球,此时160°E为12点,北京时间为°。

  (2)此日是:                                                            (   )

    A.6月22日        B.12月22日       C.3月21日        D.9月23日

答案:A点拨:春秋分日太阳从正东升起,从正西落下,北半球夏半年,日出东北方向,日落西北方向,当а角为零代表春秋分日,交角越大,直射点距离赤道越远,夏至最大,为23°26′。

  (3)与该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另一地点的纬度为:                               (   )

    A.80°52′N       B.34°N         C.80°52′S       D.34°S

答案:D点拨:此时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当天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32°34′,该地距离直射点纬度为90°-32°34′=57°26′,与该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另一地点,距离直射点纬度也是57°26′,纬度为34°S。

练习题1:读我国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曲线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太阳东升西落实质上是       运动的体现。

(2)据图该地的地理纬度是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②③三条表示太阳视运动的曲线中,表示冬至日的是________,这一天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是__________。

(4)当该地太阳视运动曲线如图中③所示时,该地昼长约________小时 。

(5)当该地太阳视运动曲线如图②所示时,哈尔滨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地球自转(2)40°N_,北极星与该地地平面交角为40°。

(3)③  26°34′ (4) 9(5)昼夜等长,此时为春分日或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练习题2:某年6月22日,“网络天文爱好者协会”的四位会员图示了各自所在地的太阳

视运动状况,四幅图如下,试完成(1)-(3)题:

  (1)四位会员所在的纬度,由低到高的正确排序是:                               (   )

    A.丙 甲 乙 丁     B.乙 甲 丁 丙     C .甲 丙 丁 乙    D .甲 乙 丙 丁

答案:D点拨:甲地日出接近正东,正午太阳高度大,说明接近赤道,纬度最低;乙正好出现极昼,为北极圈;丙地出现极昼,并且纬度高于北极圈;丁为北极点。

  (2)对纬度介于甲乙之间的人们来说                                           (   )

    A.正午时,太阳位于人们的北方上中天

    B.正午时,太阳位于人们的南方上中天

    C.6月22日这一天,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到西南方向落下

    D.6月22日这一天,太阳从正东方向升起,到正西方向落下

答案:B点拨:纬度介于甲乙之间,即在赤道与北极圈之间地区,地平圈以上太阳视运动轨迹在北半球偏于南方,正午时,太阳位于人们的南方上中天。6月22日这一天,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到西北方向落下。

  (3)从正午太阳高度来看:                                                  (   )

    A.丙地与甲地可能在某一日相等

    B.丙地全年小于乙地

    C.6月22日,甲乙之间的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D.6月22日,甲以南的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答案:B点拨:丙地与甲地正午太阳高度相等,直射点必须位于二者之间,而实际不存在此种情况。乙、丙两地位于北极圈及以北地区,乙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距离全年比丙近,所以正午太阳高度丙地全年小于乙地。图中四地都位于北半球,6月22日,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练习题3:青云花园是我国某城市(36°34′N)一所集欧美建筑精华的住宅小区,小区设施齐全,环境优美,豪华典雅。完工后当地居民争相购买,然而一年后底层住户以采光条件差将开发商告上法庭。(tg30°≈0.577)

图甲为青云花园小区分布平面图,图乙为该小区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绘制的某一日内旗杆杆影轨迹示意图(O为立杆处,虚线为杆影,曲线为杆影端点轨迹)。

  (1)图乙中F、G、H、I四个杆影中最接近日出时段的是      ,该日前后小区住户客厅内的正午阳光照射面积较      

(2)该小区底层住户因采光条件差将开发商告上法庭。请你用所学知识为住户们拿出有力的证据。

(3)为保证住宅获得充足的太阳光照,在楼高相同的情况下,该城市住宅楼群的楼房间距与上海相比有何差异?对你的结论作出合理解释。

答案:(1)F   小 (2)小区位于36°34′N,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为30°;正午时,

楼的影长达34.66米,远大于楼间距20米

(3)楼房间距应比上海宽,该城市纬度比上海高,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比上海小。

点拨:(1)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冬至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正午正南,一天中日影都朝北;春秋分,日出正东,正午正南,日落正西,一天中日出日影朝西,日落日影朝东,其余时间朝北;夏至,日出东北,正午正南,日落西北,日影日出在西南方向,正午朝正北,日落朝东南方向。所以,图乙反映的是北半球夏季某天日影变化,西南方向的日影表示日出时段状况,此时正午进入屋内光照面积最小。太阳运动图见下图。

  (2)计算出冬至时,在现有楼高下,楼间距是多少即可。计算图示和过程如下:

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α=90°-(36°34′+23°26′)=30°,tg30°≈0.577,tgα=20米/L,L=20/0.577≈34.66米,在楼间距为34.66米情况下,楼最低层正午可以得到阳光照射,但是目前设计的楼间距只有20米,底层楼房得不到阳光照射。

  (3)在楼高相同的情况下,住宅楼群的楼房间距取决于正午太阳高度,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取决于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楼间距应该越大。由于该城市纬度比上海高,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比上海小,楼间距应该比上海大。

综合练习题1:读下图分析回答:

(1)A、B、C、D、E、F六处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线速度最小的是________。

(2)自A向B水平运动的物体先向________偏,越过赤道后再向________偏。

(3)如果住宅区楼顶安置太阳能热水器为了获得更多的太阳光热,要根据太阳高度的变化随季节调整倾角(即热水器集热板与楼房顶部的夹角), 6月22日C、E两地热水器的倾角大的是________。

(4)C、E两地所在国家一年之内每天举行升国旗仪式(要求与旭日同升),10月1日到12月22日这段时期C、E两国每天升旗时间早的是________。(以地方时比较)

(5)人们设计住宅区门窗时往往以多接受阳光为标准,E处住宅门窗应朝向________,A处住宅门窗应朝向________。

答案:(1)D;F  (2)左;右  (3)E  (4)C  (5)南;北

点拨:本题综合考查了地球运动基本规律、自转和公转地理意义、地球运动与人类活动等知识点。(1)地球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2)自A向B水平运动的物体先在赤道以南运动,然后向北运动,所以先向左偏转,过了赤道后向右偏转。(3)太阳能热水器为了获得更多的太阳光热,需要将热水器集热板保持与正午太阳高度垂直,太阳直射时,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或者楼顶平行,正午太阳高度越小,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夹角越大。图中为6月22日,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C位于北回归线附近,正午太阳高度大,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夹角小,E距离直射点远,正午太阳高度小,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夹角大。(4)10月1日到12月22日这段时期,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同位于北半球的C、E两地,昼短夜长,且E纬度高,白昼短,日出晚日落早,C则日出较早,日落较晚,所以C国每天升旗时间早。(5)E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总位于其南方,即太阳从南向北照射,门窗应朝向南。A位于南回归线以南,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总位于其北方,即太阳从北向南照射,门窗应朝向北。

综合练习题2: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甲、乙两箭头中,正确表示地球运动方向的是    

(2)如果以C点为起点,依次向东、向南、向西、向北各走10千米,最后到达(   )

A、原地  B、原地以东 C、原地以西  D、原地以北

  (3)图中C点在A点的    方向。

  (4)若图中A点为21时,则此时美国旧金山(西八区)为    时;图中①②两虚线为晨昏线,其中   是晨线;B点当日正午太阳高度是   

答案:(1)乙(2)C (3) 西南(4)16;①;23°26′

点拨:本题综合考查了地球运动的方向、经纬线方向和长度、自转和公转地理意义。(1)从极点附近为南极洲轮廓判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2)由于纬线圈长度不同,而经线长度相同,走同样距离,但不可能回到同一条经线上,所以不可能最后回到原来地点。(3)C比A靠近南极点,方向靠南,顺着地球自转方向,A点靠东侧,C靠西侧,所以C点在A点的西南方向。(4)图中A经度为西经45度,位于西3区中央经线上,地方时为21点,即西3区区时为21点,西8区区时为16点。A点为21时,0°经线为24点,为夜半球正中央,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即顺时针方向,从①处进入白昼,为晨线。由于晨昏线与经线重合,直射点位于赤道上,B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所以正午太阳高度为23°26′。

综合练习题3: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a)中CAB为晨昏线的一段,请将其转绘到图(b)中,并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

(3)图(b)中a、c、d三点中,地转偏向力最大的是_______点,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点。

(4)a点的昼长时间为_________小时;d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__点钟,正午太阳高度角是_________。

(5)此时地球位于_________附近,公转速度较_________。

(6)有一架飞机从b 点飞往c点,要求走最近的航线,其航向变化过程是 ______________。

答案:(1)见下图

(2)23°26′N、45°E  (3)a;d  (4);24;6;66°34′ 

(5)远日点;慢  (6)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综合练习题4: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M、N、P三条线中:______线表示夏至日全球各纬度白昼时数分布状况;______线表示春分日全球各纬度白昼时数分布状况;如果黄赤交角为0°,则______线可以表示全球任何时候各地白昼时数分布状况。

(2)图中a、b段中,表示南极圈内极昼的是______。

(3)我国汕头市一年中有太阳直射现象,则图中①②③④点表示汕头冬至日白昼时数的是______。

(4)在图中①②③④点构成的方框内,表示全年白昼时数分布状况的热量带是(  )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寒带 

答案:(1)N  P(2)a(3)④  (4)A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1)夏至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昼长为24小时,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现象,昼长为0,赤道昼夜平分,白昼为12小时,故N线符合该状况。黄赤交角为0°,直射点永远位于赤道上,全球各地昼夜平分,故P线表示该状况。(2)南极圈内极昼,即昼长24小时,为a段。(3)汕头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冬至日昼短夜长,白昼短于12小时,故④正确。(4)图中①②③④点构成的方框内,一年内白昼在12小时附近摆动,即位于赤道附近,为热带范围。

综合练习题5:我国一艘海洋考察船于12月3日12时(北京时间)从上海启航,航行20天零3小时到达位于120°W、75°S的研究地点,一个月后,航经澳大利亚的悉尼,再继续航行考察,又经两个月后回到上海(如图)。问答下列问题:

(1)考察船到达研究地点时,当地是几日几时?是白天还是夜间?为什么?

(2)考察船航经悉尼时,悉尼是什么季节?为什么?

(3)考察船回到上海时,上海的昼夜长短如何?为什么?

提示:在回答“为什么”时要答出相应的时间和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答案:(1)到达时间是12月22日23时,处于白天。因为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附近,75°S有极昼现象。  (2)悉尼正值夏季。因为此时为1日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侧,南半球的悉尼正午太阳高度角大,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多,为夏季。  (3)考察船回到上海正值春分前后,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附近,所以上海昼夜等长。

点拨:(1)考察船到达研究地点时间为:船从上海出发时当地时间+航行时间。12月3日12时-16小时+20天零3小时=12月22日23时。考察船位于南极圈内,12月22日为极昼。(2)考察船航经悉尼时,悉尼当地时间为1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仍然位于南半球,所以为夏季。(3)考察船回到上海时,上海的当地时间大约为3月22日前后,即在春分附近,全球各地都昼夜平分。

综合练习题6: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于美国东部时间2006年7月4日14:38(北京时间5日凌晨3:38)成功发射升空。据此读图回答(1)-(2)题。

  (1)航天飞机发射升空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   )

    A.甲点附近        B.乙点附近        C.丙点附近        D.丁点附近

答案:C 点拨:地球中心与太阳中心连线与地球交点处,为直射点位置,甲位置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丙则在远日点附近,7月4日地球正好在远日点附近。

  (2)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甲点时                                           (   )

    A.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B.太阳黑子数达一年中最大值

    C.北半球昼短夜长

    D.我国东部广大地区盛行偏南风

答案:C 点拨:地球公转到甲点时,北半球为冬季,昼短夜长,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值,我国东部广大地区盛行偏北风。太阳活动与地球公转位置无关。

综合练习题7:读下图,完成(1)-(3)题。

  (1)图中所示节气可能为                                                    (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答案:D点拨:北极星光线正对的地点为北极点,此图为侧视图,0°为经线。甲所在的线为晨线。太阳光线显示,直射点位于南半球,节气为冬至日。

  (2)当图中α的角度由目前状况逐渐减小为0°的过程中,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   )

    A.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加快

    B.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C.极夜范围由北极圈向北极点逐渐缩小

    D.黄河出现明显的汛期

答案:C点拨:此时α角为晨昏线与经线的最大夹角,为23°26ˊ,而且此时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为12月22日附近,α角逐渐减小到0°时,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直射点位于赤道,时间为3月21日前后。从12月22日到3月21日之间,地球公转位置先接近近日点,然后远离近日点,公转速度先加快后变慢;该时间段北半球为冬季,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黄河流域为寒冷干旱季节,河流为枯水期。

  (3)若图中甲地的昼长为10小时,则该地的经度应当是                            (   )

    A.15°E        B.30°E        C.15°W       D.30°W

答案:A点拨:甲地位于晨线上,此时的昼长为10小时,日出时间为7点,图中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经度为东经90°,地方时为12点,可以计算出甲地所在经线度数为15°E。

综合练习题8:下图所示全球为同一个日期(圆圈表示纬线圈),曲线ABC上的太阳高度为0°,读图回答(1)-(2)题。

  (1)该图的比例尺约为:                                                     (   )

    A.1:111 000 000      B.1:222 000 000      C.1: 22 000 000      D.1: 11 000 000

答案:B点拨:从北极点到北纬70度之间的图上距离为1厘米,经线段长度为2220千米,即222 000 000厘米。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

    A.20°N ,180°       B.20°N ,0°          C.20°S ,180°        D.20°S ,0°

答案:B点拨:全球为同一个日期时,180度经线地方时为0点。图中ABC上的太阳高度为0°,即晨昏线,切于70°N纬线,0度经线为12点,70°N纬线到北极点范围内出现极昼,直射点位于20°N纬线和0°经线上。

综合练习题9:下图甲为某国轮廓图,读图回答(1)-(2)题。

  (1)当图甲中A旗杆正午的影子如图乙所示时,且影子处于一年中最短,图甲中①②③④地的旗杆无影子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点拨:甲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影子朝向正南,为12点时,与直射点在同一条经线上,当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时,影子最短,图中②为直射点,此时无日影。

  (2)若此时A旗杆的正午影子处于一年中最长,那么:                             (   )

    A.纽约曙光初现                     B.亚平宁半岛上和风细雨

    C.圣地亚哥天气干热                   D.孟买正受到西南气流的洗礼

答案:D点拨:A旗杆的正午影子处于一年中最长时,时间为夏至日12月22日12点,美国纽约位于澳大利亚以东,此时为下午或晚上;地中海沿岸的亚平宁半岛,属于地中海气候,此时为夏季炎热干旱季节;圣地亚哥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此时为冬季温和多雨季节;印度的孟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此时为夏季,盛行西南季风。

综合练习题10:读下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⑴该图表示的是每年      (节气)日的情况,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⑵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中的     线上,乙地日落时刻是   时。

⑶按图中所示的情况,北京时间是    时,我国南极中山考察站的黑夜长   小时。⑷在图中所示的这一天,下列地点中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的有                    (   )

A、北京   B、广州   C、甲地   D、乙地

答案:⑴ 夏至日   23º26′N 、 180º ⑵晨线   20  ⑶ 8   24 ⑷ A、D

点拨:⑴图中显示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为夏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经度在昼半球正中央,为180º经线。⑵晨线与经线交叉处的时间为日出时间,赤道上6点日出,乙地日出时的地方时为4点,正午为12点,日落则为20点。⑶图中经线间隔为30度,根据180度经线推断,甲地右侧第一条经线为东经120度经线,地方时为8点。⑷此时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京和图中乙地位于该范围。

综合练习题1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是某地(48°50′N)的太阳高度日变化图。此图所示日期应是_ _   _日前后。此时,北半球昼夜长短的状况是_________    ______;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值的纬度范围是______ ______。此时地球公转到_____(近、远)日点附近。

(2)乙图中阴影表示黑夜。若甲、乙两图日期相同,时刻不同时,北京时间是此日_____时,乙图中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经度范围占全球的_______(用分数表示)。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     。

答案:⑴ 6月22日前后   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  23º26′N  90ºN (或北回归线及其以北) (2)4时  3/4   23º26′N, 90ºE

点拨: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和所处纬度可以计算出太阳直射点纬度为23º26′N,得出日期为6月22日前后。乙图中极圈内为极夜现象,又是夏至日,可知该半球为南半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直射点位于23º26′N, 90ºE。0点位于西经90º,所以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经度范围占全球的3/4。

综合练习题12:读杭州(30°N,120°E)和甲地某日太阳高度日变化图,完成:

⑴这一天杭州的昼长为    小时;甲地的昼长为    小时;两地同处在白天的时间为   小时;两地的时差为    小时。

⑵甲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⑶甲地日出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        。

⑷该日下列城市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   )

A、北京              B、海口         C、新加坡             D、悉尼

答案:⑴ 14  12   3   10 ⑵  0°, 30°W  ⑶ 15°N,60°E  ⑷ B

点拨:⑴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两条曲线顶点都是正午太阳高度,之间是白天,所以两地同处在白天的时间为3小时。杭州使用的是北京时间,甲地地方时为12点时,北京时间为22点,两地时差为10小时。⑵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通过杭州计算出当天太阳直射点位于15°N,根据甲地正午太阳高度为75度,计算出当地纬度为0°。当地地方时为12点时,北京时间为22点,可以计算出当地经度为30°W。⑶一天中直射点纬度位置不变,为15°N,只是不同经度地点顺序经过该点,直射点位置地方时为12点,当甲地日出时,北京时间为16点,可以计算出直射点经度为60°E。⑷该日直射点位于15°N,下列城市中,海口位于20°N,距离直射点最近。

综合练习题13:GPS接收机能显示当地日出、日落的格林尼治(世界标准时间)时间。据此回答(1)-(2)题。

  (1)某日一外国游客在杭州时,其GPS接收机屏幕上显示的日出、日落时间分别是21:50、  10:l0,则杭州日出日落的地方时大约是                                                     (   )

    A.06:50、18:30                    B.06:10、18:30

    C.09:50、20:10                    D.05:50、18:10

答案:D点拨:杭州日出日落的地方时使用的是北京时间,比世界时间早8小时。

  (2)此日的日期最可能接近                                                  (   )

    A.3月15日        B.6月20日        C.9月15日        D.12月20日

答案:C点拨:此时杭州的日出日落时间为05:50和18:10,仍然昼长夜短,但接近昼夜平分,9月15日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接近赤道。3月15日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也接近赤道。

综合练习题14:某地1、4、7、10各月的平均昼夜长短情况如下图所示,则该地可能位于

    A.南纬5度附近     B.北纬30度附近     C.北纬55度附近    D.北纬80度附近

答案:B点拨:1月该地昼短夜长,位于北半球,7月昼长稍长于12小时,说明接近赤道,纬度比较低,故正确答案为B。

综合练习题15:北京时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某同学把当天的日历保存下来。读日历和材料回答(1)-(2)题。

  (1)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升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正在变大         B.悉尼昼夜差距继续扩大

    C.地球正在向远日点靠近            D.北印度洋洋流方向转为顺时针

答案:B点拨:10月24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且正在向南移动,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正在变小,悉尼在太阳直射赤道时昼夜差距最小,目前正在扩大,地球正在向近日点靠近,北印度洋洋流方向冬季转为逆时针。

  (2)当霜降节气来临时,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   )

    A.纽约旭日初升   B.伦敦烈日当空     C.悉尼夕阳西下     D.咸海地区夜幕深沉

答案:D点拨:霜降时刻,北京时间为10月24日3时16分,此时纽约地方时在15点左右,应在下午,伦敦在19点左右,已经日落,悉尼在5点左右,还没有日出,位于东4区的咸海,此时地方时为23点左右,为子夜附近。

综合练习题16:下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α=23°26′,完成(1)-(3)题。

  (1)此时,国际标准时为                                                    (   )

    A.6月22日0时     B.12月22日6时    C.6月22日12时    D.12月22日8时

答案:B点拨:从昏线倾斜可以看出,赤道以北昼短夜长,而且根据条件,此时为白昼最短的一天,即12月22日,赤道上18点日落,图中180度经线为12月22日18点,国际标准时为0度经线所在的地方时,此时为6点。

  (2)此图示时间的半年后,关于右图中河流与潜水面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恒河河沿岸的潜水面为b状态         B.黄河中下游沿岸的潜水面为b状态

    C.密西西比河沿岸的潜水面为a状态       D.开普敦地区的潜水面为b状态

答案:C点拨:此时北半球为冬季,半年后,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恒河为丰水期,即潜水面为a状态;黄河中下游沿岸潜水面为a状态;密西西比河沿岸的潜水面为a状态;开普敦地区为地中海气候,此时为冬雨季节,潜水面为a状态。

  (3)在α由图示状态缩小为 0°的时段内                                       (   )

    A.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梅雨            B.东北山区河流进入主汛期

    C.华北平原开始播种小麦             D. 东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可能出现低温冻害

答案:D点拨:α由图示状态缩小为 0°的时段内,时间为由12月22日到3月21日时段内,北半球为春季初期,故D对。

综合练习题17:图甲为6月22日四地日出时刻与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据图甲判断,四地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点拨:6月22日,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故①位于北回归线,赤道永远6点日出,故②位于赤道,③地0点日出,正好出现极昼,位于北极圈,④点6点到12点之间日出,位于赤道到南极圈之间(6点日出为赤道,12点日出则为极夜)。夜长短变化幅度从赤道向南北两极增大,故C正确。

  (2)图乙为某地二至日影子的日变化示意图,最有可能对应图甲中的点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点拨:图乙中,二至日时日出和日落影子方向均为正东和正西方向,说明该地一年中太阳总是东升西落,故为赤道。

综合练习题18:下图中大圆表示夜半球范围,N表示北极点,B为北京市,OB距离约为2220Km,据此回答(1)-(3)题。

  (1)图中C点的坐标为                                                     (   )

    A.70°S, 64°W                   B.70°S,116°E

    C.20°S, 30°E                    D.70°S,150°W

答案:B点拨:OB位于同一条经线上,2220Km距离纬度差为20度,北京市纬度为北纬40度,距离北极点50度,此时O点距离北极点70度,距离赤道20度,OC之间纬度差为90度,所以C点纬度为南纬20度,经过北京的经线为东经116度,经线从北极点到南极点,NC位于同一条经线上。

  (2)此刻,太阳的直射点为:                                                (   )

    A.20°N, 64°W                    B.20°N, 116°E

    C.20°S, 64°W                    D.20°S, 116°E

答案:C点拨:太阴直射点位于夜半球正中央对面的位置,经度为64°W,此时南纬70度以南为极昼现象,直射点位于20°S。

  (3)在赤道上东半球白天的范围为:                                           (   )

    A.20°W向东至160°E                B.20°W向东至26°E

    C.26°E向东至160°E                 D.20°W向东至154°E

答案:B点拨:直射点位于昼半球正中央,赤道上昼半球经度范围是154°W向东到26°E,东半球范围是20°W向东到160°E,二者交叉范围是20°W向东至26°E。见下图。

综合练习题19:读下图,A、B位于同一纬线上,PA、PB是晨昏线的一部分,A点时间为19时20分。完成(1)-(2)题。

  (1)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可能为                                           (   )

    A.20°N , 145°W                    B.20°N , 35°E

    C.20°S , 35°E                     D.20°S , 145°W

答案:B点拨:A、B所在的纬线上,A点时间为19时20分,PA为昏线,PB为晨线,AB为夜长,P点以北出现极昼现象,直射点位于北半球,PQ位于夜半球正中央,直射点位于对面经线上,为35°E,故B对。

  (2)这一天,下列现象不可信的是                                             (   )

    A.非洲好望角阴雨连绵

    B.北冰洋考察活动繁忙

    C.北印度洋上的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D.潘帕斯草原一片嫩绿

答案:D点拨:此时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非洲好望角为地中海气候,此时为冬雨季节,北冰洋附近为极昼现象,利于科学考察活动,南亚热带季风风向为西南风,北印度洋上的洋流呈顺时针流动,潘帕斯草原属于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为少雨季节,草原景色为一片枯黄。

综合练习题20:下图中,相邻经线间的经度差相等,虚线为晨昏线,晨昏圈与极圈相切。据此回答(1)-(3)题。

  (1)甲地位于乙地的                                                       (   )

    A.西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东北方向

答案:B点拨:从10°E和10°W分布,可以分析乙所在的经线为0度经线,地区自转方向为顺时针,该图表示南半球,所以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南方向。

  (2)当图中乙地的时间为20点时                                              (   )

    A.北半球昼长夜短                 B.全球被平均分为两个日期

    C.丁地的地方时为21点20分            D.北京时间为次日4点

答案:D点拨:乙地的时间为20点,此时,晨昏线与乙所在纬线交叉点处地方时为19时20分,即日落时间为18点以后,反映昼长夜短,南半球为夏季,又晨昏圈与极圈相切,所以此时为12月22日。只有0°经线为12点(180°经线为0点或24点)时,全球被平均分为两个日期。丁地的地方时为18时40分。北京时间为次日4点。

  (3)此时                                                                (   )

    A.巴西的首都附近植被枯黄            B.尼罗河的河口处海水盐度最低

    C.长江三峡的库容达一年中最大          D.美国的硅谷正值雨季

答案:D点拨:此时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巴西的首都附近为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此时植被葱绿。尼罗河的水源主要来自赤道以北的热带草原气候,此时为干季,尼罗河的河口处淡水注入少,海水盐度最高。长江三峡的水源来自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大气降水,此时降水少,库容达一年中最少。美国的硅谷位于美国西南地中海气候区,此时为冬季多雨季节。

综合练习题21:人们通常以经度0°,38°N为极点,将陆地相对集中的半球,称为“陆半球”,另一半球为“水半球”(如右图,P点为“陆半球”的极点,阴影代表“陆半球”)。据此回答(1)-(2)题。

  (1)“陆半球”极点和“水半球”极点始终相同的是                               (   )

    A.地方时          B.正午太阳高度     C.昼夜长短         D.自转线速度

答案:D点拨:图中阴影部分是“陆半球”的一半,中心点是(经度0°,38°N),“水半球”极点是(经度180°,38°S),两个极点经纬度不同,地方时不同,正午太阳高度不同,昼夜长短除了春秋分相同外,其余时间正好相反。地球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南北两极对称递减,故D对。

  (2)当夜半球与“陆半球”重叠最多时                                         (   )

    A.北京夜幕深沉                  B.全球恰好处于同一日期

    C.开普敦正值少雨季节               D.长江流域正值伏旱天气

答案:C点拨:当夜半球与“陆半球”重叠最多时,0点位于0度经线,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与180经线交点上,此时北京时间为8点,所以北京不可能是夜幕深沉;当180度经线为0点时,全球处于同一天;此时我国为冬季,长江流域为温和少雨时;开普敦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此时为夏季干旱季节。

综合练习题22:下图中大圆为晨昏线,M点纬度为70°,且在东西半球分界线上;P点线速度为0;图中阴影与非阴影部分日期不同。完成(1)-(2)题。

  (1)若图中日期为3日和4日,则北京时间是                   (   )

    A.3日2时40分     B.3日21时20分    C.4日2时40分     D.4日21时20分

答案:B点拨:P点线速度为0,为极点,阴影与非阴影部分日期不同,经线PN和PQ一条是0点所在经线,另一条是180度经线,PN位于PM正对面,而PM为东西半球分界线,所以PN或者是西经20度,或者是东经160度,由于其距离180度经线很近,所以为东经160度,PQ为180度经线,地球自转从160°E到180°,该地为北半球,P为北极点,新一天是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从0点到180°经线,所以,阴影部分为4日,北京时间位于3日范围。根据160°E为4日0点,计算出北京时间为3日21时20分。

  (2)一飞机准备从Q点起飞,M点降落,沿图中虚线所示路线飞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飞机飞行方向保持不变

    B.航线是按QM两地间最近距离飞行

    C.飞机将飞越太平洋上空

    D.此日后,北半球各地昼变短,夜变长

答案:C点拨:飞机飞行途中先向东北方向,后转为向东南方向飞行;QM两地最短距离为经过地心、Q地M地三点的大圆上的劣弧,而晨昏线正好是经过地心的大圆,并且QM两地都在该大圆上,所以QM两地最短距离是,从Q点顺时针沿着晨昏线到M地;PQ为180度经线,M点纬度为70°N,N点纬度为70°S,Q点位于南半球,飞机从南半球沿着180度经线向北飞行,经过太平洋;PN为0点,在夜半球范围,所以此时70°N到北极点之间出现极夜,直射点位于20°S,由于不能判断直射点运动方向,所以不能判断此日后,北半球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

综合练习题23:图中阴影部分与其它部分日期不同,且AB为晨昏线,A的纬度为0°,B的纬度70°。读图回答(1)-(2)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   )

    A.20°S,45°E                     B.20°N,45°E

    C.20°N,135°W                    D.20°S,135°E

答案:A点拨:图中经度范围是全球的四分之一,A位于赤道上,阴影部分两侧日期不同,即两侧经线为0点位置所在的经线和180°经线,所以A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点,甲所在经线为180°经线,B所在经线度数为135°W,地方时为0点,直射点在其正对面经线,经度为45°E。晨昏线与70°S相切,并且南半球昼长夜短,直射点位于20°S。

  (2)该日,甲地的昼长是                                                    (   )

    A.6小时          B.12小时         C.15小时         D.18小时

答案:D点拨:甲地夜长为6小时,昼长为18小时。

综合练习题24:读某区域图,一架飞机在当地时间1时30分从甲地起飞时,太阳正好在地平线上。朝正西飞行,到达乙地时看见太阳又在地平线附近。回答(1)-(2)题。

  (1)飞机飞行的时间可能是                                                  (   )

    A.7小时             B.2小时         C.3小时          D.4小时

答案:D点拨:飞机向西飞行,同时地球向东自转,当飞机到达乙地时,地球由乙位置运动到甲位置,消耗时间即飞行时间,跨60经度,时间为4小时。

  (2)此时期                                                              (   )

    A.北部沿海地区浮冰较少              B.阿尔卑斯山南坡雪线上升

    C.乙地盛行西北风                D.此时开普敦气候炎热干燥

答案:B点拨:北纬60度的地点,1时30分位于地平线上,在12点之前,肯定处于日出时刻,则北半球昼长夜短,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北冰洋沿岸此时由于温度较高,冰川融化多,落入海洋中的冰多;阿尔卑斯山南坡为向阳坡,夏季部分冰川融化,雪线升高;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