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10678  410686  410692  410696  410702  410704  410708  410714  410716  410722  410728  410732  410734  410738  410744  410746  410752  410756  410758  410762  410764  410768  410770  410772  410773  410774  410776  410777  410778  410780  410782  410786  410788  410792  410794  410798  410804  410806  410812  410816  410818  410822  410828  410834  410836  410842  410846  410848  410854  410858  410864  410872  447348 

诠释学与训诂学

许嘉璐

   诠释学是西方学科,原本属于语文学,是研究对文献进行解释的规则的学科,类似于我们中国的训诂学。诠释学最初是专为解释《圣经》的,20世纪,它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哲学理论,所以我们如果搜索西方诠释学文献,一般不是在语言文字学范围,而在哲学范围之内。诠释学大师狄尔泰说:“阐释就在于对残留于著作中的人类存在的解释。这种艺术是语文学的基础,而关于这一艺术的科学就是诠释学。”狄尔泰的意思是“阐释”这种活动就是对残留于文献中的人类的存在进行解释,不是解释一字一句,而是解释一字一句背后的人,以人为本。较之于训诂学,诠释学多了几分历史的、哲学的思考。

传统的诠释学主张文献只能有一种真正的意义,只能给文献做出唯一的、绝对的“正确”解释,忽略了语境的无限性、不可复原性和语义的不可解性,也没有注意解释者的主观性。而哲学的诠释学,认为同一文献允许有不同的解释,人们有想象、恢复当时语境的可能,可以见仁见智。另外,语义不可能做到处处都解释得很清晰,权威的解释也带有猜测性。哲学诠释学还把前人的见解、权威见解和传统解释作为诠释的必要条件,强调要先理解作者的思想,然后用来解释难懂的地方。从思想上、心理上、时间上“设身处地”地体验作者的原意。哲学诠释学旨在沟通古今的做法其实也在不自觉地向传统训诂学靠拢。

哲学诠释学和传统训诂学的差异在哪儿?诠释学的大师之一伽达默尔说:任何传承物在每一新的时代都面临新的问题和具有新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重新理解,重新加以解释。传承物始终是通过不断更新的意义表现自己,这种意义就是对新问题的新回答。而诠释学的核心问题是语义,诠释学公开地、鲜明地提出“假注以述义”的宗旨,而训诂学则继承孔夫子“述而不作”的精神,标榜的是只着眼于文献文本的书面。实则每一代注家无不利用作注阐述己见,即使唐代孔颖达等人,也并非老老实实地做十足的转述家。换言之,哲学诠释学和传统训诂学骨子里是相通的,虽然“宣言”有异,一个偏重于哲理,一个偏重于历史叙事。现在的我们则应主动地、自觉地沟通二者。

诠释学的一些主张应该为训诂学所借鉴:第一是注释的多元化。第二是超越元典作者。第三是要分开来看待权威的见解和传统的见解。权威的见解有两个要素,一是合理的、被认可的。合理的不一定是被认可的,被认可的不一定是合理的。比如说“望洋兴叹”的“望洋”是一个联绵词,因为在《庄子》里是以“望”字开头,于是汉语里就有了“望楼兴叹”、“望球兴叹”,什么意思中国人全明白,被认可了,但是它并不合理。二是政权的力量。这两个要素常常是结合的。朱熹的《四书集注》被元、明、清定为科考课本,就是权威的。权威性解释也不一定是合理的,但政权力量在后,难以挑战。传统的解释就是人云亦云、代代相传的解释,传统解释不一定是权威的解释。

(选自《文史知识》2010年第3期,有删改。)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A.诠释学最初专为解释《圣经》,20世纪演变成一种哲学理论,完全脱离了语文学的范围。

B.哲学诠释学是西方学科,传统训诂学是汉学,前者偏重于历史叙事,而后者偏重于哲理。

C.哲学诠释学解释文献强调古今沟通,不自觉地向传统训诂学靠拢,二者骨子里是相通的。

D.诠释学旨在“假注以述义”,训诂学继承“述而不作”的精神,所“述”内涵并不相同。

E.虽然训诂学标榜自己只着眼于文献文本的书面,实际上没有注家满足于做纯粹的转述家。

试题详情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庄生晓梦迷蝴蝶,        。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

(2)句读之不知,        ,或师焉,或不焉,         ,吾未见其明也。

(韩愈《师说》)

(3)故木受绳则直,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4)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苏轼《赤壁赋》)

试题详情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艺术知识是对已发生过的艺术现象的理性记录,其本身是非艺术的

②因为他所知道的这些东西本身是历史的而非军事的

③但是,艺术修养的根基并不在艺术知识中

④艺术知识,只是艺术修养大题目下的一种后补性、扩展性的内容

⑤一个有高度艺术修养的人当然会有比较充分的艺术知识

⑥这正像知道欧洲战争史常识和拿破仑生平的人未必有真正的军事修养

A.④⑥②①③⑤    B.⑤③④①⑥②     C.⑤③①⑥②④     D.④⑥②③⑤①

试题详情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世界上第一艘大型专业医院船866岱山岛号日前已交付使用,该船的使用结束了中国海军没有大型制式医院船的历史。

   B.昨天下午,国家知识产权局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在科学城举行了《关于建立知识产权高层次战略合作关系议定书》仪式。

   C.《麻雀变王妃》是一部浪漫轻喜剧,无论内容结构和人物性格,都是“灰姑娘嫁白马王子”的古老爱情模式的发展而已。

   D.最近的市场调查显示,大众购买低价艺术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出于装饰家居的需要,这种消费现象值得商家重视。

试题详情

2.下列语段中画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战国时期有个名叫惠施的人,很有学问,家里藏的竹木简可以装满5辆车子,因而学富五车也就成了一句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有学问。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由于批阅各地公文,每天要看100多斤重的竹木简,让人瞠目结舌。西汉著名文学家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篇文章,竹木简竟用了3000多支,真是叠床架屋。这些故事,说明竹木简文字源远流长,应用广泛。

  A.学富五车         B.瞠目结舌        C.叠床架屋        D.源远流长

试题详情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开本 沙/伶 探/岿然 护/大有

B.编/休 依/嚣 主落 趣/齿不忘

C.信默 密/重 穿工 落/连篇

D.节/反 度/忌 游收 星宿/无色无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