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21939  421947  421953  421957  421963  421965  421969  421975  421977  421983  421989  421993  421995  421999  422005  422007  422013  422017  422019  422023  422025  422029  422031  422033  422034  422035  422037  422038  422039  422041  422043  422047  422049  422053  422055  422059  422065  422067  422073  422077  422079  422083  422089  422095  422097  422103  422107  422109  422115  422119  422125  422133  447348 

读短文,用文中的两个四字短语概括鲁迅讲课的特色。

进出教室都极为迅速,爱穿玄色衣服,一身的“黑”。一开始讲话,教室很快就安静下来。讲课侃侃而谈,幽默风趣,每一句话都充满感情和力量,使学生感到意味深长。有一回讲到《红楼梦》,鲁迅先生笑问学生:“诸君喜欢林妹妹否?”一位学生大胆地站起反问道:“请问,先生喜欢林妹妹否?”鲁迅先生答道:“我可不喜欢林妹妹。”“为什么?”“我嫌她爱哭哭啼啼,小心眼儿。”他知识渊博,讲课时深入浅出,旁征博引,需要时信手拈来,不用时挥之即去。

试题详情

(二)13、①C  ②A  ③D  ④B 14、明朗15、有时候到了阴历的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着;走过野人的篱落,更还看得见许多杂七杂八的秋花!一番阵雨雷鸣过后,凉冷一点;至多也只好换上一件夹衣,在闽粤之间,皮袍棉袄是绝对用不着的。16、《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17、冬日江南微雨时分的悠闲景象。

试题详情

第一单元达标卷

试题详情

(三)18、(1)指代“它是一个脾性……哪能框范住它?” (2)是指中国文化中那些“几句简单概括”之外,被“最堂皇的一脉所统摄”、被“抹煞”,而具有“丰富的生命节律”的部分。(意思相符即可)19、(1)指的是中华民族反压迫、反剥削、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斗争精神。(2)指对外抵抗异族入侵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内反抗反动统治阶级的斗争精神。20、(1)主要运用了对偶、互文和借代手法,概括而形象地说明君山岛上的文化遗迹是历史的积淀,鲜明地折射出历史长河中各种文化传统、风格流派互相包容、相安共存的状况。21、文题名为“洞庭一角”,实则借描写君山的文化遗迹来表现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元和博大深厚,这是一种以点代面、小中见大的构思方法。

试题详情

(二)13、“寻梦”: 与都市“充满漂白粉的味道”的水、“龌 得令人窒息”的空气、“钢骨水泥森林遮蔽着”的“丽日蓝天”相比,周庄成了都市人寻找慰藉的梦。 周庄的长街曲巷、黛瓦粉墙,牵出了记忆深处的印象,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使人仿佛进入了梦境。“圆梦”:被现代文明“搅扰”的人们在这个自然与历史融合得了无痕迹的水乡小镇,似乎找到了“失去的一切”。14.、“牵”字表现了水的“衣带般”的质感,表明游客的思绪不由自主地被引发,突出了水巷令人心动的魅力。15、(略)16、 周庄的妇女为圆水乡的梦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她们的奉献精神是最值得人们珍视和赞美的。17、D

试题详情

18、走进网络、拥抱自然、关注热点、研究课题、参加竞赛、服务社会、善待他人、学做家务……生活处处是课堂。这些多姿多彩的课堂能开阔视野,增长才干;能锻炼体魄,磨练意志;能使心灵得到净化,智能得到开发……请以“这也是课堂”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字数不少于600个;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试题详情

(二)江南的冬景(11分)

文/郁达夫

我生长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季节,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我也曾到过闽粤,在那里过冬天,和暖原极和暖,有时候到了阴历的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着;走过野人的篱落,更还看得见许多杂七杂八的秋花!一番阵雨雷鸣过后,凉冷一点;至多也只好换上一件夹衣,在闽粤之间,皮袍棉袄是绝对用不着的;这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时也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

说起了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予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决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我不知道德国的冬天,比起我们江浙来如何,但从许多作家的喜欢以Spaziergang一字来做他们的创造题目的一点看来,大约是德国南部地方,四季的变迁,总也和我们的江南差不多。譬如说十九世纪的那位乡土诗人洛在格(Peter Rosegger 1843-1918)罢,他用这一个“散步”做题目的文章尤其写得多,而所写的情形,却又是大半可以拿到中国江浙的山区地方来适用的。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丫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加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同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  ①  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②  ,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  ③  ,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④  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假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窗外的天气晴朗得像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上湖边散散步罢!

13、将下列诗句填在合适的横线上。(2分)

①(   )  ②(   )  ③(   )  ④(   )

A.“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B.“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C.“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14、文章第一段作者用了一个词形容江南的冬景,找出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15、文中哪些句子体现了闽粤的冬天极和暖,用曲线画出来。(2分)

16、“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这句话中暗含了一首诗,你能否将诗和作者都默写出来?(4分)

                   

17、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第五段的大意。(不超过20个字)(2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